林 琳
高職會計教育一直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念。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教師是主動的施教者,是教學過程中的絕對權威。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課堂教學呆板、枯燥乏味。教師們偏重會計理論研究成果的教學,傳統的規范性的教育阻礙了教師對學生的創新精神的培養。在網絡環境下,高職會計教學應樹立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觀念,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教師則成為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輔導者。高職會計教師從“專業型”角色轉變為具有一定教育理論素養的“教學研究型”輔導者,建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教育思想。高職會計教學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體現為三個方面的轉變,即由以教師的教為主轉化為以學生的學為主;以教師對學生集體講授為主轉變為學生個性化的學習為主;以教師的知識量為上限的教轉變為以學生知識需要量為下限的學。在教師的輔導下,學生逐漸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高職會計教師精心設計課堂內容,營造民主的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向教師提問,提倡富有理性和健康人文精神的爭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為此,高職會計教師除了需要掌握新的會計理論和方法外,還需要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掌握新的現代教育技術。
高職會計專業中占統治地位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靠教師講、學生聽的班級教學模式。這種傳統的、單向式的教學方法課堂氣氛是壓抑的、沉悶的,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師生的創造力在課堂上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導致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網絡環境下為教學提供了共享的資源,延伸了課堂教學范疇;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與特長進行個體化學習和創新性自主學習;網絡的交互性,便捷通暢的交流通道為學生之間協作性學習創造條件,有利于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能力。在網絡環境下的高職會計教育可以運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將多種學習方法組合在一起,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或直接從互聯網上瀏覽或下載與會計專業有關的互動式網絡課程的網頁開展預習自學,根據需要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課堂教學可以對預習自學的問題由老師運用多媒體講解,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就某些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同學之間討論。教材和配套習題用于會計課程的學習輔導,利用在線的測試隨時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以便使學生緊跟學習進度。課后,學生可通過電子郵件、網上論壇和即時通訊等網絡信息工具進行多群體的互動學習活動。傳統的單向傳授式的學習模式正在逐漸被協作式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等新型雙項互動的學習模式所替代;傳統單一的教學課堂,正在逐漸被教學課堂、校內課外學習活動課堂、校外專業實踐課堂和網絡學習課堂相結合的新型教學課堂所替代;較為單一依賴教材的教學內容正在逐漸被以加強教科書以外的拓展知識和實踐活動所替代。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將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變革人才培養模式。在網絡環境下,網絡技術融入課程教學的方向發展,將是高職會計教育的主流。
培養高職會計學生獲取新知識、運用現代會計新思維、掌握前沿會計技能、自主創新的意識、現代理財的能力,并具備相應的知識結構,既是網絡環境下會計工作對高職會計教育實踐的要求,也是高職會計教育理念更新的核心。會計教育應把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職業能力作為教學目標,特別是要注重學生信息處理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及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隨著網絡技術的運用和進步,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逐步構建內部管理信息系統。而會計信息系統又是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一個核心子系統,這就要求高職會計專業學生掌握和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所以應該加強計算機網絡知識的教學,開設更多的計算機應用、電腦網絡使用、維護、設計等相關課程,豐富學生的計算機網絡知識,提高學生的網絡技術應用能力。
網站是知識海洋中的航標,可以引導學生進入廣闊的知識天地。提高搜索能力應從搜索相關的網站開始,培養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目的,在網上查找有前瞻性、有影響力的會計網站以及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網站。這些網站也可以由對本課程有全面了解和獨特見解的會計專業教師根據教學需要推薦引導。學習會計專業知識不再拘泥于以紙為載體的教材、書籍等形式,引導學生可以隨時登錄會計網站和公司網站查找讀取網頁上的信息,通過文字、圖形、圖像和聲音等媒介,滿足自己的學習需要。
(1)要求學生下載會計相關課件,擴大學習途徑。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網絡成為重要的學習工具,各大出版社、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精品課程網站、電大遠程教育網站、會計網絡教學資源庫都可以下載會計專業各課程的課件、講義和輔導材料,培養學生網上自助式學習能力,突出“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反映當今會計理論和實踐最新教學內容的教學課件,可以讓學生在網上獲得同一課程的不同教學內容,也可以在網上獲得某一課程最新的發展動態。
(2)培養學生從教材外獲取知識的能力。為了與西方會計制度接軌,以及社會轉型時期的需要,我國近些年會計政策變化很快。會計專業課程政策性很強,高職會計專業的教材往往滯后于最新會計制度的變化,所以要培養學生追蹤會計政策和相關文件的能力。教師在上課時對有關的會計政策不可能一一解釋,而目前許多會計政策及相關文件都會及時上網。為便于教學,可讓學生從相關會計網站上下載這些政策性文件,通過學生瀏覽、下載并預習這些文件,既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準確把握會計政策的能力。
(3)培養學生網上獲取案例素材的能力。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中期財務報告按規定要在網上披露,這樣,從網上瀏覽或下載各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成為輕而易舉的事情,讓學生從兩大證券交易公司網上下載由教師規定或他們自己感興趣的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結合該公司的背景介紹和從網上了解到的公司所屬行業信息,運用所學的財務、會計、審計等相關知識進行財務分析評價和財務預測,提高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既可以解決案例教學中的案例來源問題,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1)會計學是一門并不十分成熟的學科,且隨著經濟環境的千變萬化,會計改革永無止境,會計問題層出不窮,如網絡會計、網絡財務、會計信息化、、法務會計、反傾銷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環境會計、智力資本會計等已成為會計的焦點問題,可讓學生從相關網站上追蹤會計焦點和會計前沿問題,瀏覽或下載某一焦點問題的相關文章,并寫出不少于1000字的讀后感或觀點綜述,這樣,不僅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文獻檢索能力,同時為畢業論文的撰寫和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提高了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
(2)培養學生分享知識傳播知識的能力。在網絡環境下,網站是傳播知識的窗口,可讓學生社團自己成立的會計協會或由會計班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自行開發設計學生專題學習網站,在網站上設計網上會計論壇。例如財務會計課程和財務管理課程中共同涉及到的“衍生金融資產”就可以建立學生專題學習網站,設立相關知識的模塊,交流知識,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促進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協作式學習和自主式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與熱情,真正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提高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以及學生傳播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