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樹梅,楊忠美
(嵩明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1700)
嵩明縣2003年9月開始實施世界銀行貸款、英國贈款/日本援助結核病控制項目,自2003年1月對涂陽肺結核病人提供免費抗結核藥物治療。現將2003年~2008年全縣涂陽肺結核病人的發現、報告、登記及管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為今后嵩明縣結核病控制項目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經驗和借鑒。
資料來源于2003年~2008年嵩明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防科的季報表、年報表及每年登記的原始資料(初診病人登記本、結核病人登記本、結核病細菌學實驗室登記本)。
直接痰涂片鏡檢發現病人。病人采用《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簡稱《指南》)中統一的標準短程化療方案:初治涂陽 2H3R3E3Z3/4H3R3,復治涂陽2H3R3E3Z3S3/6H3R3E3,如鏈霉素過敏或不用鏈霉素者,采用3H3R3E3Z3/6H3R3E3。
按《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標準判斷。
按照《指南》要求實行管理。由嵩明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實施DOTS策略和管理,病人實行家庭-村醫雙重督導服藥,培訓家庭督導員,以家庭督導為主,村醫督導為輔,病人在督導員的直接面視下服藥。 病人治療期間,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每一例病人每月發放一次抗結核藥物,每例病人隨訪2次,鄉鎮防疫醫生對病人隨訪不得少于4次,村醫生對病人隨訪每周不得少于1次,確保病人按時服藥,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及時向病人及家屬進行結核病知識宣教,提高病人和家屬對結核病防治知識的認知,使病人和家屬了解結核病的危害及全程規律服藥的重要性,提高病人的依從性。
2003年~2008年共登記涂陽肺結核病人335例,初治涂陽 286例(85.37%),復治涂陽49例(14.63%),涂陽病人的登記率由2003年的9.94/10萬上升到2008年的17.88/10萬。

表1 2003年~2008年涂陽肺結核病人病例登記情況
2003年~2008年嵩明縣確診的涂陽肺結核病人來源:因癥就診155例,占46.27%;日常推薦75例,占22.39%;綜合醫院轉診79例,占23.58%;追蹤到位 3例,占0.90%;其他23例,占6.87%。

表2 2003年~2008年涂陽肺結核病人發現方式
嵩明縣登記的涂陽肺結核病人主要集中在 25歲~34歲年齡組,共99例,占29.55%,其次是35歲~44歲年齡組,74例,占22.10%。男性(235例)多于女性(100例),男女比例為2.35:1。
患者按其職業分為12類。農民占43.28%;羈押人員占23.88%;民工占17.01%;教師、醫務、干部占2.09%;個體、工人占4.77%;家務、離退休、其他占5.07%;學生占3.88%。
2003年~2008年初治涂陽肺結核病人的平均治愈率為91.61%,達到并超過了WHO技術政策要求的85%的目標。據年度統計2003年、2004年治愈率分別為81.82%、80%,較2005年~2008年每年的治愈率均超過WHO技術政策要求的 85%的目標。復治涂陽肺結核病人的平均治愈率為79.59%,其中2003年、2004年治愈率低,分別為58.33%、66.67%。
嵩明縣涂陽肺結核病人的發現方式,2003年僅有“因癥就診”,2004年后“因癥就診”、“日常推薦”、“醫院轉診”、“追蹤到位”等多種方式增加。2003年實施項目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但發現結核病人,主要通過DOTS策略,加強了各類醫務人員的培訓及非結防機構各類醫療單位結核病歸口管理的督查,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加強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結核病防治知識和國家政策的知曉率也是增加病人主動就診的一種重要方式,特別是在邊遠、貧窮的山區,開展結核病入戶線索調查和宣傳、制作永久性的墻體廣告都是較好的發現病人、提高病人早就診的方式。本次調查發現嵩明縣結核病人中青壯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農民發病突出,與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一致[1]。可能與農村經濟有關,男性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家庭負擔重,社會活動活躍,勞累等因素有關[2]。
2003年和2004年治愈率較低,初治涂陽治愈率2003年81.82%、2004年80%;復治涂陽治愈率2003年僅為58.33%、2004年66.67%,均未達到項目85%治愈率的指標。可能的原因有:(1)2003年、2004年項目開始初期未落實病人在村醫的直接面視下督導服藥,病人一次帶藥太多,服藥前的宣教不到位,病人的結核病防治知識缺乏,依從性差,對不規律服藥造成的危害認識不清,致使病人服藥不規律、因輕微胃腸反應出現斷服藥、漏服藥、甚至拒治現象,影響了治愈率。在病人的管理中應采用符合本地實際情況,根據病人的意愿,培訓家庭督導員,采取家庭-村醫雙重督導制,同時,在病人開始服藥前就診醫生應做好病人、家屬的宣教工作,提高病人、家屬的依從性,病人每月到結防科帶一次藥,醫生應及時了解病人的治療和服藥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縣、鄉、村均要加強落實各項管理措施。(2)多數病人服藥后留痰質量差,改善病人留痰方法,留取合格的痰標本,建議在整個療程中增加免費攝胸片的次數,對病人病情的判斷需結合胸片和痰檢作出結論。
針對以上問題,建議采取以下措施:(1)衛生行政部門應采取有力措施,落實結核病歸口管理,認真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和《結核病管理辦法》。(2)結核病機構要加大對病人的發現力度,通過大疫情網絡主動搜索病人,對未到防治機構就診的疑似患者進行追蹤。(3)通過多途徑加大宣傳,提高對結核病防治知識和國家政策的認識。(4)加強對結核病患者的治療管理,推行DOTS策略。不斷加強在醫務人員直接面視下服藥的管理模式。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0年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資料匯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2]王 靜,王燕生,韓 昱.北京市流動人口菌陽肺結核病控制情況分析[J].中國預防預防醫學,2008,9: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