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瀝青設備領域,西安達剛路面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創造了很多個中國第一和世界第一,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還讓“中國創造”和中國科技在全世界近40個國家展現風采。帶領這個團隊成功創業的人,就是巾幗女杰孫建西。
1998年孫建西偶然與陜西結緣,進入西安達剛公司任總經理。12年過去了,達剛公司已經從年產值200萬增加到了2億,在這個創業過程中,孫建西吃盡了苦頭。
在孫建西的電腦資料里,有一張她褲腿沾滿黑色瀝青在廣深高速公路測試現場和工人的合影。那是2002年的夏天,孫建西身先士卒,和研發人員每天頭頂烈日,身處220℃的瀝青高溫,曾創造了在酷暑和瀝青加熱取樣連續工作27小時的記錄;她清洗使用的柴油桶里,從頭上、臉上、手臂上洗下的瀝青沉淀了半尺多;近四個月她的體重掉了20多斤。經過上千次艱辛的試驗后,他們也終于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臺全導熱油自動循環加熱、自動控制的智能型瀝青灑布車。這一技術的誕生,解決了瀝青路面的防水和路面整體強度問題,大大延長了瀝青路面使用壽命,降低了路面養護費用。
作為知識分子,孫建西艱苦樸素、執著創業的精神,在業界也是有口皆碑,即使現在,她出差仍堅持一二百元的住宿標準,2006年到印度進行技術交流時,由于住在所謂的“貧民窟”而被印度交通部部長贈以“中國來的苦行僧”的雅號。
令人為之贊嘆的是達剛創造了一系列的“第一”:2003年,達剛公司研制出世界第一臺與智能型瀝青灑布車配套使用的碎石撒布機系列產品,及改性瀝青、乳化瀝青、橡膠粉改性瀝青設備系列產品;200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無輔助發動機且無需現場標定的改性乳化瀝青稀漿封層車系列產品;2006年研制出國內唯一具有智能聯動控制瀝青和碎石功能的同步封層車系列產品,為國家科研事業填補又一項空白。每一項成果的問世,都意味著為世界節約大量的不可再生資源,為國家公路建設事業節省大量的外匯。
歷經數年的艱苦拼搏,孫建西對這個能盡情發揮才智的時代充滿了感激之情,經常向社會困難人群施以援手,僅汶川地震她就以公司和個人的名義向災區及其他困難者捐助40余萬元,多年來已累計向社會各界捐助款物200余萬元。
展望未來,她介紹,公司正忙著籌劃下一步發展計劃——上市。“現在我們的精力主要放在海外市場,希望資本的介入能彌補業務上的不足,建好總裝基地,建設世界一流的瀝青設備制造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