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財政廳副廳長周彬縣談西部大開發10年來,特別是“民生八大工程”財政的實施情況和下一步打算。
周彬縣說,這10年是我省財政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變化最大、最突出的有兩點:一是財政收支規模不斷擴大。2009年與1999年比,我省財政收入增長了近8倍,中央對我省的各類資金支持增長了16倍!二是財政對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民生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目前,我省財政用于“三農”、教育、衛生、社保等涉及民生的投入已占到財政支出的60%以上。從2008年開始實施“民生八大工程”,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
所謂民生八大工程,就是2008~2012年的5年間,擴大公共服務、改善民生的八大重點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教育、就業和再就業、公共衛生、社會保障、住房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性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等八大工程。到2012年工程全面完成后,將大大緩解上學難、就醫難、行路難、吃水難等問題,進一步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民生八大工程的財政投入多大?錢從哪里來?周副廳長介紹,該工程共有40個項目,5年共需投入1118億元資金。資金主要來自兩方面:財政投入829億元,占總投入的74.2%;社會投入289億元,占總投入的25.8%。全省人均投入3022元,其中財政人均投入將達2242元,是前五年人均投入859元的2.6倍。其投資規模,無疑是陜西省歷史上民生領域最大的。

陜西大力實施寄宿生“蛋奶工程”
民生八大工程每一項都跟群眾切身利益密切聯系,社會關注度高,像“蛋奶工程”、農村婦女免費分娩、城鎮居民醫保、縣鄉道路改造、農村數字電影放映等。下一步,陜西財政廳還要在哪些方面下工夫呢?
周彬縣說,我們要在以下五個方面下工夫:一是進一步抓資金落實。實施民生八大工程,資金是關鍵。2010年,我們要抓住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的機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爭取中央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及時安排撥付省級資金;督促市縣足額落實配套資金。同時要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財政貼息等方式,拓寬籌資渠道,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民生八大工程。
二是抓項目資金銜接。項目對接是民生工程實施的重要環節。2010年省上各部門要加強協調溝通,力爭在較短時間內,把每個項目和資金對接好,并盡早把項目建設計劃和中省補助資金下達到各市縣,確保完成全年項目建設任務。
三是加大資金整合力度。要按照項目整合要求,堅持“渠道不亂、用途不變、捆綁使用、公開透明”的原則,對專項資金進行整合使用,提高民生資金使用效益。
四是加快預算執行和項目建設進度。為了爭取時間,提高效率,財政部門要不斷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機制,改進資金撥付方式,加快預算執行和項目建設進度。如對已確定的項目,可采取限期撥付或預撥一定資金的辦法,啟動項目建設;對按進度撥款的項目,要減少撥款環節,縮短過程;各市縣要提高財政資金預算下達、執行和撥付進度,以加快民生八大工程進度。
五是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各級財政要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強對民生八大工程資金監管,組織人員對項目進展、資金使用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確保資金安全、有效使用。同時要繼續主動接受人大、審計、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提高透明度,實施民生工程陽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