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丹若

LED新型節能燈管。 王非/攝
2010年3月8日,美國應用材料公司落戶西安高新區,并特意將其全球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年會安排在西安召開。據悉,這家全球赫赫有名的低碳產業公司之前已先后在西安設立了全球半導體設備技術研發中心和全球太陽能技術研發中心,總投資達3億美元。
不難看出,發達國家正加快在中國布局低碳產業,而西安市也豪情壯志地積極向低碳經濟大步前進。當日下午,西安市委書記孫清云在會見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全球董事會成員時指出,西安市正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大力建設低碳城市、綠色西安。
同時在3月舉行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長陳寶根提出在西安設立“國家低碳經濟產業示范基地”的建議,立即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令人鼓舞的是,西安日前已經啟動了“低碳城市”建設的宏偉計劃,向陜西省政府提交了《西安市申報國家低碳試點城市的請示》和《西安市建設低碳城市方案》,并正式申報“國家低碳經濟試點城市”。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實質就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其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這與近些年我們國家提倡的循環經濟有許多共同之處,兩者都是中國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內容。
基于前述目的和低碳經濟各項標準,西安市委書記孫清云在媒體公開表示,西安正處在加快發展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階段,一是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千方百計加快發展步伐,努力確保西安今后較長時期內保持較快發展勢頭;二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大力建設低碳城市、綠色西安;三是積極謀求與世界知名企業的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數據顯示,近幾年西安單位GDP能耗降幅逐年加大,由2006年的3.96%,提升至2007年的5.55%和2008年的6.53%,降幅連續位居全省第一;預計到2010年底單位GDP能耗將降低到0.773噸標煤,將居15個副省級城市前列。2008年,西安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2009年9月,西安順利通過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專家考核組的驗收。
這些成績的取得,就是得益于西安一直在堅持走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把改善城市環境、優化人居環境、建設綠色家園作為發展的重要追求,并實施了一系列生態建設工程。比如大規模拆改燃煤鍋爐、整治二次揚塵污染、治理機動車尾氣污染等措施,改善了大氣環境;啟動“綠滿長安、花映古城、三年植綠大行動”,大幅度增加園林綠地面積,使2009年西安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4.99%,城市環境有了明顯改觀;通過搞好城市水源地建設、關閉造紙企業、建設污水處理廠等措施,改善了城市水生態功能。古老的西安變得美麗、典雅,充滿生機。
2009年6月,國家批準實施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指出,10多年里西安將建成具有800平方公里主城區、上千萬人口的國際化大都市,這就要求西安必須走低碳之路。專家們說低碳城市應該成為西安的另一張名片,這是國際化大都市的必然選擇。
西安率先向國家提出設立“低碳經濟試點基地”,自身具備哪些條件呢?
西安市發改委主任王學東介紹說,最近幾年西安立足自身優勢,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旅游業、現代物流業和現代服務業,并且這些產業已經有相當的規模,這為西安低碳城市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有助于西安打造低碳示范基地和成為環保負擔最低城市。
其發展低碳城市的優勢,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西安在全國所處地域特點上,具有承東啟西、東聯西進的區位優勢,是我國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很強的國防科技工業、高新科技工業和裝備制造業基礎,在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車等眾多涉及發展低碳技術的工業領域中,具備較高的研發生產水平。
西安是科技實力最強、重點高等院校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是國家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在多年累積的雄厚科研技術基礎上,西安通過不斷整合科技資源,不斷培養和引進各類人才,已具備很強的科技創新和尖端科技突破的能力。特別是西安航天高技術產業基地,是國家發改委批準的高技術產業基地,重點培育和發展以衛星應用、大功率LED及太陽能光伏、服務外包與創意三大產業,是西安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之一。
西安還是我國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低碳經濟產業最活躍的區域之一,在環保、節能、減排及清潔能源等領域都有重大項目建設和落成,在工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已經成為中西部地區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的重要承載地。比如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和高科技技術服務企業——美國應用材料公司投資落戶西安,勢必有力地推動西安乃至陜西新興產業的發展步伐,同時也會帶動一批國內外世界領先企業落戶西安,形成了具有領先水平的、以低碳經濟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集群。
但是西安目前仍屬經濟欠發達地區,生態比較脆弱,財政實力不足,起點相比其他城市來說較低。發展低碳經濟,西安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政府又將采取什么措施呢?
王學東向記者介紹,西安建設低碳城市,主要是缺少低碳核心技術,今后在低碳核心技術引進和研發方面還要下很大工夫。“八五”以來,西安市保持了13%以上的年均經濟增速,但截至目前產業結構仍不盡合理,盡管第三產業已經占到西安經濟的半壁江山,可是西安產業發展中“一產不優、二產不強、三產不快”的問題依然突出,必須加快經濟結構調整。這些都要求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盡快探尋解決的辦法。
王學東表示,西安目前正在積極爭取,希望國家加大對西部地區發展低碳經濟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的支持,盡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并呼吁國家能夠盡快出臺《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和《支持建設西安國家低碳經濟產業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等,為低碳經濟示范基地提供政策支持。
他說,下一步西安將把推廣應用新型能源、發展壯大高技術、文化旅游產業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作為建設低碳城市的突破口。為實現這一目標,根據西安高新技術發展迅速、高校科研實力雄厚的特點,在產業升級和產業調整方面多下工夫。
他介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西安市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建立有利于低碳城市發展的體制機制,著力建立低碳經濟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形成生物質能、太陽能、燃料電池等可再生能源產品推廣機制,制定針對低碳產業的財稅優惠政策,為推動西安低碳經濟發展提供體制保障和強大的內在發展動力,并建立起初具規模的低碳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