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秦筠

與肖教授通電話,說想請他做雜志的封面人物,他的第一句話是:“我也不是什么名人,你們怎么找我呢?”實際上,肖教授從醫近三十年,始終以懸壺濟世為己任,為求不斷造福百姓健康,深入鉆研;為向大眾普及內分泌健康知識,孜孜不倦。如今身為廣西醫科大學一附院副院長兼代謝糖尿病中心主任的他,在當地內分泌學術界很有影響,卻如此低調、謙虛,與他處世態度有關。肖教授做事堅持“盡力而為、隨遇而安”的理念,并不會過多追求結果,也不會太在意虛名。都說他在工作中認真嚴肅、一絲不茍,而生活中的他注重過程和細節,會用心體驗生活、感悟點滴。大智大慧之人大抵如此,把工作和生活都處理得有聲有色,凡事盡力而為,取則行遠,又懂得“內重者則外拙”的道理。然要有怎樣的努力、經歷和見識,才能收獲這樣的成功、態度與大智大慧?
肖常青從小就酷愛讀書,學習成績優異,在校總是名列前茅,一心追求更高深知識的他,卻因為文革大學夢斷。高中畢業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其實就是干農活,不管是干什么他都會積極地干好,成為全公社600多知青中的四大標兵之一,兩年后被貧下中農和公社領導選送為工農兵學員上大學,但是卻因為其他原因被縣里拉了下來。
19歲那年他已經在一個國家單位做技術工作。1978年初夏的一天,單位領導李組長突然越過他當時的頂頭上司,直接下通知讓他去報名參加高考,并且破例給了兩周時間脫產復習功課。同事們稀奇,喜悅之中他也很納悶,多年之后才知道其中緣由。原來兩年前的一個春節,他被安排留守工地,大年初一呆在灰暗的工地宿舍里,想起前幾天遇到的問題,便拿起一本《工程力學》和一把計算尺,在繪圖板上琢磨起來。恰好此時李組長率隊來宿舍慰問留守人員,看到此情此景,認定他是孺子可教,是個讀書人,因此惦記著他的高考。此事令肖常青感慨良多,一個人偶然做的一些事,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都會給人留下印象,或好或壞,沒準什么時候就有可能產生某種影響,這種影響也許會決定他的一生。“慎獨”是多么的重要!
肖常青高中畢業已經五載。這五年他上山下鄉、開山鑿嶺、架橋鋪路,學過的知識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也許是上天也垂憐努力之人,這時他竟意外收到幾百里外恩師寄來的復習資料,并鼓勵他不要放棄學習、參加高考。這令他感動得要哭,也就是憑著這本資料,他獲得了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其實學醫并不是肖常青的夙愿。高中時他開始熱愛文學,成績頗突出,后來從事工程技術工作,一心想上工科。收到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時,他曾有過失落,但想起兒時對鄉鎮里德高望重的黃醫生的崇敬,加上單位里前輩的耐心開導,他最終走進了醫學院的校門。如今回首往事,他發現自己并沒有選錯,醫生這行當讓他越干越開心。
1983年,他順利獲得醫學學士學位,繼而留在原廣西醫學院附屬醫院內科工作。他涉獵各方面醫學知識,逐漸地接觸到了內分泌代謝病學,并被于志清教授在這方面的研究吸引。在那樣的年代里,于教授就開始了對糖尿病流行病學的普查工作,對胰島細胞移植進行深入的研究等,這令肖常青對她欽佩不已。就這樣,肖常青確定了他主攻內分泌的方向。
1994年肖常青赴比利時王國魯汶天主教大學留學,在那里遇到了對他影響深遠的一位國外導師。肖常青回憶說,那位導師對胰島細胞分泌調控機理研究長達25年,堅持不懈,擁有這樣的學術精神很是令人欽佩。隨后,肖常青也加入了他的研究。他認為做學術研究“只要選擇正確的方向,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回國后上任原廣西醫學院附院糖尿病研究中心副主任,碩士生導師。在政府的扶持下,肖常青在廣西開展了胰島細胞分泌調控機理研究課題,并取得可喜的成績,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從而被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聘任為全國中青年委員,確立了自己在國內的學術地位。
“職位越高、責任越大”,或者說取得的成就越大、社會責任也就越大。肖常青不僅為國內的人民健康盡力,也給萬里之外的非洲人民帶去健康。1996~1998年他受我國政府的派遣,參加援非醫療隊遠赴西非尼日爾共和國,并擔任醫療隊隊長。當時工作和生活條件都非常艱苦,他和大家一道克服重重困難開展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績,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稱贊。多年后回憶那段經歷,他覺得自己能用那段工作詮釋一個醫生的天職,為世界上最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醫療服務,實在是人生的一件快事,值得驕傲,對曾經吃過的那點苦無怨無悔。
現在的肖常青既要做科研,還要教學,還得處理醫院的行政事務,工作繁忙,但對那些堅持只侯他門診的患者也會盡力滿足。日常工作之余,他還十分重視糖尿病的教育工作,他說,如今我國糖尿病發病率很高,患者人數位居世界第一位,而知曉率僅為40%,治療率25%左右,達標率則更低,這些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教育。因此每年他都會帶領醫務人員到基層做義診,到各大社區去給百姓講課,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識,喚起社會對糖尿病的重視。每年還會做幾次對基層醫生培訓。他認為我國目前的醫改會有大量資金投入,硬件會得到改善,但軟件的達標,也就是基層醫生專業水平的提高,卻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而這也是大醫院的責任所在。他還經常在網絡上與大家分享醫學知識,普及一些內分泌的常識。他表示,在內分泌代謝病學這條道路上,任重而道遠,而作為醫生的他理應盡力而為!

專家簡介
肖常青,廣西醫科大學一附院副院長兼代謝糖尿病中心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醫院協會醫療法制專業委員會常委兼副秘書長、廣西醫學會糖尿病專科分會首任主委、名譽主委、內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內分泌學分會常委。承擔國家和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5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