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東升
(廣州市白云區中醫醫院內一科,廣東廣州 510470)
支氣管擴張癥(支擴)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化膿性支氣管感染性疾病,咳多量膿痰及咯血是支氣管擴張的特征性表現,大咯血可因血塊阻塞氣道而窒息致死。本文回顧性分析60例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的臨床資料,以探討支氣管擴張癥的臨床特征。
收集我院2001~2009年確診的支氣管擴張癥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14~76歲;病程3 d~60年。
全部病例均經薄層螺旋CT確診,CT診斷標準[1]:①支氣管腔逐漸變細的正常層次消失,失去Tapering征象;②支氣管內徑大于相伴行的肺動脈直徑;③胸膜下1 cm以內看到支氣管。
計算24 h痰液量,按標準[2]將痰量分為少量、中量、多量。 少量:10~50 ml;中量:51~100 ml;多量:>100 ml。 干性咳嗽:無痰及痰量<10 ml/d。
少量:<100 ml/d;中量:100~500 ml/d 且<200 ml/次;大咯血[3]:≥500 ml/d 或≥200 ml/次或≥600 ml/d。
詢問有無嬰幼兒期及兒童期麻疹、肺炎、百日咳病史,有無肺結核史。
發病年齡:11~30歲32例,31~60歲 14例,61~80歲14例。
既往有麻疹、肺炎、哮喘史者15例(25%),其中,麻疹病史者3例,幼兒肺炎史者7例,哮喘史者5例;有肺結核史者8例(33%);確診為支氣管-肺腫瘤引起者3例(5%);
無痰及少痰者32例(53%),中量痰者13例(22%),多量膿痰者 15例(25%),有咯血者 48例(80%),其中大咯血者12例(20%)。 見表 1。

表1 60例支氣管擴張癥的臨床表現[n(%)]
提示“軌道征”、蜂窩狀或卷發樣改變22例(37%),提示小片狀模糊影或大片非均勻性密度增高影24例(40%),提示雙肺彌漫性中小結節影2例(3%),未見異常12例(20%)。
60例均經CT確診,其中囊狀擴張38例、柱狀擴張12例、串珠樣擴張8例,表現為雙肺彌漫性蜂窩狀、結節狀影并誤診為彌漫性肺泡癌2例(3%)。合并有團塊狀陰影并診斷為支氣管-肺腫瘤者12例(20%)。
24例行纖支鏡檢查,發現支氣管內膜結核8例,支氣管腫瘤3例。
本文60例支氣管擴張癥有以下臨床特點:①多無嬰幼兒及兒童期麻疹、百日咳、肺炎病史;②臨床表現多為輕型;③咳大量膿痰者較少;④有咯血者48例(80%),其中大咯血者12例(20%);⑤部分病例無自覺癥狀。
支氣管擴張可分為先天性和繼發性,先天性指支氣管先天性發育不良或伴發于其他遺傳性疾病,如肺囊性纖維化、先天性軟骨缺失癥等;繼發性主要有支氣管-肺組織反復感染和支氣管阻塞,且兩者互為因果。支氣管擴張好發于左肺下葉、舌葉和右中葉,這與其感染后痰液引流不暢有關,咳多量膿痰是支氣管擴張的特征性表現;當支氣管擴張發生于雙肺上葉時,由于痰液引流通暢,可無痰或少痰,表現為干性支氣管擴張。本組干性支氣管擴張12例(20%),其中3例平素無癥狀,安靜狀態肺部無干、濕啰音,X線胸片未見異常,僅于運動后有輕度氣促、呼吸有哨笛音,聽診雙上肺有干啰音,薄層螺旋CT掃描發現雙上肺支氣管擴張。
咯血是支氣管擴張的特征性表現之一。可由咳血痰發展至大量咯血,咯血量與病變嚴重程度、病變范圍不一定平行,有的患者以咯血為唯一癥狀,伴隨擴張的支氣管動脈可產生栓塞、肥厚、擴張或扭曲,常與肺動脈終末支發生吻合,形成動靜脈瘺,易破裂造成咯血。大量咯血往往是由于壓力較高的支氣管小動脈破裂所致,血液急驟噴出,一次可達數百至數千毫升,可引起急性失血或窒息,危及患者生命,應及時給予救治,因血管出血后壓力降低而收縮,部分病例出血可自行停止。
肺結核是引起支氣管擴張的常見原因之一,且多引起遠端支氣管擴張,形成原因可分為以下幾類[4]:①胸膜粘連影響肺的發育,使支氣管屈曲、擴張;②腫大淋巴結壓迫支氣管壁,造成遠端支氣管擴張;③支氣管內膜充血水腫,干酪性分泌物及瘢痕攣縮或由于結核病本身造成支氣管結構破壞或引起繼發性炎癥,造成氣道阻塞;④支氣管管壁結構改變,彈性下降而塌陷,周圍病灶纖維化對支氣管產生牽拉作用。本組結核性支氣管擴張8例,均表現為遠端支氣管擴張。
支氣管碘油造影曾經被作為診斷支氣管擴張和確定病變范圍的金標準,但操作較復雜,患者較長時間暴露于射線下,碘油造影后可引起碘油長期留存于支氣管及潛在碘過敏等毒副作用,目前在臨床上這種檢查已經很少應用。胸部高分辨率螺旋CT操作簡單,可以發現亞段以下支氣管擴張,包括不張肺內病灶周圍的支氣管擴張,如結核球周圍的支氣管擴張[3],目前被認為是診斷支氣管擴張既敏感又特異的方法。
支氣管擴張X線胸片可表現為一側或雙側肺下葉肺紋理明顯粗亂、增多,邊緣模糊,肺紋理中可有管狀透亮區,即“軌道征”;若擴張的支氣管內有分泌物潴留,則呈柱狀增粗;囊狀支氣管擴張時,可顯示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圓形或類圓形透亮區,類似蜂窩狀或卷發樣改變;繼發肺實質性炎癥時,可見小片狀模糊影或大片非均勻性密度增高影,這些改變并非特異性。本組胸片未見異常者12例(20%),略多于文獻報道的約1/10陰性率,可能與本組的輕型病例較多有關。纖支鏡可以確定出血的肺葉或部位,必要時可以行肺泡灌洗,局部應用止血藥,可以發現支氣管內膜結核或腫瘤;肺泡灌洗加體位引流還可以預防支氣管擴張再感染與咯血[5-6]。
[1]卓宋明,胡崧,梁珊瑚.支氣管擴張癥48例臨床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04,11(7):821-822.
[2]翁心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肺原性心臟病[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4.
[3]張心中,單麗妮.支氣管擴張合并大咯血的診治[J].新醫學,2007,38(5):332.
[4]潘稚芬,陳清勇.結核性支氣管擴張40例的臨床特征[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7):887.
[5]胡章良,劉斌,陳維鈞,等.肺泡灌洗加體位引流預防支氣管擴張再感染與咯血的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07,13(2):212-215.
[6]林盪,張蘭蘭.舒利迭對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的影響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35):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