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衛輝,唐 妍
(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湖南長沙 410007)
藥物流產是指早期妊娠應用藥物終止妊娠的方法,適用于妊娠7周以內。臨床上常用的終止早孕的藥物為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由于藥物流產不需要宮腔內操作、無創傷性、服藥方法簡單,因此易于被患者接受。藥物流產的主要副反應是藥物流產后出血時間長和出血量多,為探討藥物流產的成功率,縮短藥物流產后陰道流血時間,筆者采用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配合中藥生化湯加味終止早孕100例,療效明顯,現報道如下:
150例患者均為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湖南中醫藥大學附一院門診患者,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100例,對照組50例。兩組患者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婦女身體健康,半年內未使用過激素類藥物,自愿要求藥物終止妊娠,服藥前均查血常規,肝功能,凝血功能,肝功能、凝血功能異常者及嚴重貧血者均不納入。
符合高等學校教材《婦產科學》[1]:停經 37~49 d;尿妊娠陽性;B超檢查證實為宮內早孕。
對照組:米非司酮片(又名息隱,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43082903),第1天早晨空腹或進餐后2 h首劑口服50 mg,12 h后再口服25 mg,以后每12小時空腹服藥25 mg,總量150 mg。第3天早晨服藥后1 h加服米索前列醇(米索前列醇 200 μg/片,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600 μg。門診觀察6 h,觀察出血情況及排出物,>6 h可自行觀察并隨診。
治療組: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服法同上,同時于第3天加服中藥湯劑生化湯加味,方藥組成:當歸10 g,川芎10 g,桃仁 10 g,炮姜 5 g,蒲黃 10 g,益母草 15 g,靈脂 10 g,炙甘草5 g,每日1劑,分2次溫服,連服5 d。
用藥后要求患者將所有陰道排出物均送醫生檢查,流血量超過患者既往月經量1倍以上者或用藥后第10天均行B超和血常規檢查,陰道流血量仍多或B超示孕囊未排出或藥流不全,即行清宮術。
完全流產:服藥后孕囊及絨毛自行排出2周內血止未經刮宮而自然轉經者;不全流產:服藥后已排出絨毛組織或未見孕囊排出,在隨診過程中出血過多,或出血時間過長而施行刮宮者;失敗:用藥后無胎囊及絨毛排出,經B超提示宮內仍有孕囊,子宮增大與停經月份相符,最終實施人工流產術。
治療組:完全流產97例(97%),不完全流產3例(3%);對照組:完全流產38例(76%),不完全流產11例(22%),失敗1例(2%)。

表2 兩組用藥后流產率比較[n(%)]

表3 兩組陰道流血時間比較(例)

表4 兩組陰道流血量比較(例)
米非司酮為受體水平抗孕激素藥,具有終止早孕,抗著床,促宮頸成熟等作用。米非司酮與孕酮的化學結構相似,其作用機制主要是與孕激素受體形成復合物進而抑制孕激素與其受體結合,引起體內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急劇下降,繼而卵巢黃體溶解,蛻膜變性引起內源性前列腺素釋放,促進宮縮及軟化宮頸,有利于妊娠物排出[3-10]。有文獻報道米非司酮通過與子宮內膜及蛻膜細胞中孕酮受體結合,阻斷孕酮對內膜及蛻膜的作用,使之變性壞死,導致出血和流產[11]。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的衍生物,可以興奮子宮肌,有抑制子宮頸膠原的合成,擴張宮口,軟化宮頸,以加強米非司酮的作用。盡管如此,臨床上使用藥物流產時,其完全流產率低,流產后出血量多及出血時間長仍是難以解決的問題。中藥生化湯[12]有補血活血,化瘀止血之效。方中當歸補血活血,化瘀生新為君;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桃仁活血祛瘀為臣;炮姜溫經散寒,收縮子宮,止痛止血為佐;炙甘草和中,調和諸藥為使。加用益母草、蒲黃、靈脂則可增加祛瘀止血之功,臨床及藥理研究證明益母草可以促進子宮收縮,祛瘀通經,用于子宮出血及促使子宮恢復,減少惡露。蒲黃為傳統的化瘀收斂止血藥,其既能擴張血管有利于瘀血的排出,又能促進凝血而縮短出血時間,動物實驗發現其對離體及在體子宮均有興奮作用,大劑量應用時則引起痙攣性收縮,因而有助于子宮復舊及惡露的排出,達到化瘀止血的目的。靈脂為散瘀止痛之藥,實驗研究發現其能緩解平滑肌痙攣而達到理氣行血止痛之效[13]。
本組臨床觀察顯示:中西結合用藥用于藥流患者,可提高完全流產率,減少流產后出血量,縮短陰道流血時間,減輕患者痛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98.
[2]潘麗琴,倪萬瑭,袁進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早期妊娠30例[J].醫藥導報,2001,20(7):425-426.
[3]代樹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妊娠300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8):19-20.
[4]袁毅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妊娠74例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9):65-66.
[5]王志玲.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丙酸睪丸酮終止10~16周妊娠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8):104-105.
[6]楊金華.中藥配合藥物流產終止瘢痕子宮合并早孕151例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6):64,73.
[7]田大形,武昕.影響藥物流產的多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149-150.
[8]王春松.異位妊娠誤行藥物流產41例臨床體會[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7):146-147.
[9]梁鳳霞,梁寶英.初孕手術流產與藥物流產對再孕影響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08,47(15):159-160.
[10]Spitz IM.Progesterone antagonists and progestrone receptor modulators:an overview[J].Steroids,2003,68(10-13):981-993.
[11]李亞,何福仙,鐘剛.RU486對子宮內膜增生的調節機制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婦產科分冊,2001,28(1):34-37.
[12]張玉珍.中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學出版社,2002:270.
[13]馬有度.醫方新解[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