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菊
4月22日,在第20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召開之際,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隆重舉辦了主題為“市場化進程中兒童文學的價值追求”的文學論壇。
文學論壇得到了我國文學界眾多權威專家學者的高度認可。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高洪波特地發來賀信,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和秦文君精心撰寫了專題發言稿,金波、阿來、梅子涵、沈石溪以及張之路、方衛平、王泉根等當今國內一流兒童文學作家和知名文學評論家代表二十余人隆重出席論壇,共同探討市場化進程中兒童文學面臨的種種問題。
論壇采取嘉賓主題演講和自由交流相結合的方式。論壇設定了六個分議題:1.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趨勢與前景;2.當今兒童文學創作生態分析與思考;3.兒童文學的藝術取向與讀者效應;4.兒童文學原創與引進的差異化分析;5.網絡時代的兒童文學創作;6.兒童文學創作的同質化與創新。這些議題不僅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也是當今兒童文學界共同關注和探討的熱點話題。
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王建平女士在開幕辭中對我國當前兒童文學創作的繁榮景象和存在問題進行了簡潔準確的總結。她認為,我國兒童文學創作的繁榮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1.作品數量多,其中不乏充滿文學精神和藝術美感的厚重作品和深受小讀者喜愛的暢銷作品;2.作家的創作理念和藝術風格各具特色,呈現出多元共存的態勢;3.讀者的年齡分層日趨明確,少年文學、童年文學和幼年文學的定位更加清晰;4.一批具有才情和天賦、充滿朝氣和活力的文學新人正在崛起;5.兒童文學的市場占有率直線攀升,在兒童圖書的九個門類中已占到40%左右。廣大小讀者閱讀兒童文學的需求和期待催生了兒童文學的百花盛開。
對當前兒童文學創作中存在的問題,她認為有以下幾點:1.兒童文學雖然作品數量很多,但具有美學品質和藝術感染力的精品力作較少;2.題材同質化、內容單調重復,跟風模仿,缺乏創新和藝術個性;3.娛樂化、通俗化的寫作帶來快餐式的淺閱讀;4.文學樣式單一,校園小說主導文壇,其他體裁則顯冷落;5.兒童文學的藝術追求和市場價值的博弈,等等。
論壇氛圍熱烈,參會嘉賓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闡釋了各自的文學理想和審美追求,精彩的言論多次引發全場掌聲。
著名兒童文學研究專家,北師大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泉根教授對論壇做了總結講話。他說,我們就兒童文學的發展趨勢與前景,生態環境,價值追求與讀者效應,原創與出版方之間的問題,以及兒童文學與教育、與社會文化等等,展開了科學的、廣泛的、深入的思考、討論。這是一個既有理性的思考也充滿了敬意的評說。一直以來,兒童文學創作與兒童文學出版相輔相成,在我國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出版業對兒童文學創作的影響愈發深遠。出版社作為市場主體,以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迅速推動出版市場的繁榮和裂變,同時也影響著文壇創作的潮流和價值取向。令人欣慰的是,一批有社會責任感的出版社在追求市場繁榮的同時,也密切關注兒童文學創作事業的健康發展,對自身的出版選擇進行價值思考和理性自律。兒童文學創作是一項神圣而恢弘的事業,深遠地影響著廣大小讀者的精神世界。對于當下兒童文學的種種問題和現象,近幾年兒童文學評論界已提出質疑甚至批評。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舉辦的這個論壇也因此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
作為一家歷史悠久的專業少兒出版社,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始終秉承和堅守自己關于兒童文學創作和出版的理念:回歸兒童,回歸文學,堅持兒童本位和藝術品位的最佳結合。近年來,為了促進兒童文學的創作與繁榮,川少社多次召開筆會、創作研討會,組織全國知名兒童文學作家探索如何提高作品的思想厚度和藝術質量,并先后出版了陳丹燕、彭懿、張品成、沈石溪、彭學軍、殷建靈、趙靜、陳磊等一大批全國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的原創作品。自1997年至今,川少社共出版了60余個系列160多本優秀的兒童文學原創作品,其中多數作品分別榮獲中國圖書獎、冰心兒童圖書大獎、宋慶齡兒童文學金獎等獎項,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效益。此次論壇的舉辦,再次彰顯了一個文化企業自覺的責任擔當。
專家精彩言論薈萃
高洪波
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
今天,我們在四川這片承載過錐心泣血的悲痛和無邊的大愛之上召開兒童文學會議,研討市場化進程中的兒童文學價值追求,也正是用我們的熱情和智慧為汶川的孩子,為玉樹的孩子,為全天下千千萬萬的孩子搭建一座綠色的精神家園。我希望這是一座堅固的精神家園,有同情,友愛、理解、公平、道義、寬容、感恩,這些支持我們人類賴以生存到今天的價值體系,抵御了任何的地震、颶風和海嘯的侵蝕。在這樣一個開放多遠、科技發達,物質賦予的美好時代,我們這些為孩子們寫作和出版人責無旁貸、義不容辭地把這座精神家園打造得關侖美奐,讓它成為孩子們成長的樂園和心靈的港灣,為未來補腦補氣補血,這是市場化進程中兒童文學工作者最大的追求。
金波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國際安徒生文學獎提名獎獲得者
作家的藝術取向是一個作家在每天的藝術實踐中要考慮的問題,而且它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如果一個藝術家單單考慮市場的需要的話,他仍然不是一個很成熟很豐滿的作家。所以作家的藝術追求是他的風格,形成他的標志,風格的形成是他藝術成熟的一個表現。引導讀者是非常重要的,優秀的作品培養優秀的讀者這個原則是需要我們作家不斷考慮的,這樣就可以把自己的藝術追求鑄建得更加正確,更少的發生偏差。,
王建平
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
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應該是兒童本位和藝術品位的完美結合,不僅貼近小讀者的生活和心靈,反映他們的精神取舍,而且蘊涵道德、智慧和美的力量,為他們提供文學的滋養,帶給他們深度的閱讀體驗和情感關懷。中國的兒童文學作家應該更加自覺地擔當起文化和美學的責任,更加理性地創作,為廣大小讀者的生命成長提供具有人文高度的、能惠及一生的精神營養。
張之路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兒童電影編劇、國際安徒生文學獎提名獎、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
作家在給兒童寫書,給他們提供精神食糧的同時,也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我們從事兒童文學創作是因為我們的熱愛,也是因為我們的才情。我們的精力有限。時間有限,生命有限,我們要珍惜我們的才情,寫出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對于孩子們,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富有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這是我們富有遠見的良知和藝術責任,作為作家,也許只有多一點公益之心、多一點對孩子的了解和虛懷若谷的警戒才能寫出大氣的作品。
阿來
全國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四川作家協會主席
兒童文學面臨的問題其實跟現在所謂的成人文學一樣,
即,我們要什么?誰是真正的讀者?今天的市場是非常細分的市場,雅俗共賞作為一個像共產主義、世界大同一樣的理想,我們追求一下,憧憬一下可以。但是,如果我們把它當做一個明天可以實現的東西卻是不現實的。作為一個作家,我們應該要開始意識到,我們大概是在為一些什么樣的特定的人在進行寫作,而不是為廣大讀者服務。
王泉根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著名兒童文學研究專家、評論家
兒童文學的外部生態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對兒童文學創作提出了更為嚴格的期待和要求。概括為四點,第一是“求大于供”。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之下,不但應該有進步的符合時代潮流的作品,還要有真正具有社會責任意識、文化擔當意識、道德責任感和關學品位的作品。第二是“雙軌并進”。一根軌道指向小學生的文學,具體地說它主要就是類型化、平民化的東西。另一根軌道是思想,主要針對文學層次比較高的讀者,即小學高年級以上、初中甚至高中生。具體地說,它就是典型化的作品。“雙軌并進”應該成為常態,這才是文學生產所需要的。類型化的東西,有人說低下,其實類型化的東西也有很深層次的作品,就看如何去做。第三是“定位下移”。作家要把“我要寫”的觀念轉變為“我要為誰寫”。第四是“適者生存”。只有適合這個時代,適合這個時代的文化,適合這個時代的讀者對文化的需求,我們的兒童文學才能真正繁榮。
曹文軒
北京師范大學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中國作協兒童委員會主任
我常常突然懷疑自己的文學主張,并由懷疑自己的文學主張進而懷疑自己的感覺、見識、思維方式,甚至是智力。后來我選擇了樸素的思考和論證,我開始經常性的進行原始的、常識性的,同時也是顯得有點過時的發問和訴說。
發問一:今日之世界文學的標準究竟是由誰來確立的?發問二:如果沒有那樣一些所謂的深刻作品,我們是不是會生活得更好一些呢?發問三:如果川端康成與大江健三耶兩人生活的年代顛倒一下,大江在川端時代寫大江式的作品,川端在大江的時代寫川端式的作品,這兩個日本人還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嗎?發問四:一種以犧牲民族,甚至人類的體面的文學境界是值得我們贊美和崇尚的境界嗎?
文學對人類文明史上的力量和功德是不言而喻的,同樣富有感染力和藝術美的兒童文學對讀者生命民成長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
秦文君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上海作協副主席、國際安徒生文學獎提名獎獲得者
在一次發言中,聽到一位評論家對當前的原創兒童文學做了一下評價,有的作品像藥物,有的作品像可樂,有的作品像蔬菜和水果,暫且這么區分的話,作為一個兒童文學作家到底應該給孩子什么才是有價值的?是藥還是可樂?可是對于孩子們,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富有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讓我們珍惜這個時代,珍惜閃光的才情,珍惜可愛的讀者,寫出無愧于這一切的好作品。
梅子涵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
文學是很高貴的東西,真正的文學應該是在這樣的一種經典的節奏中誕生的,真正的文學價值不是在今天能夠拿到多少版稅和排行榜的代名詞,而是在未來,我們能夠為五十年、一百年后的中國人和世界留下什么。作家們應放慢寫作速度,寫出更好的作品。
方衛平
浙江師范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著名兒童文學研究專家
今天的作家們,回憶一下文學史上的經典,看一下優秀的文學作品是怎樣表現一個時代的“疼痛”的?怎樣表現兒童時代表現出的光華?怎樣用兒童文學智慧進行寫作?這或許會對我們整個兒童文學界的創作面貌帶來一種很大的激勵,如我們的價值追求,我們日常的閱讀、思考、積累,還有我們每一天安靜的寫作,等等。如果我們總是急匆匆地追趕,急匆匆地希望有更大的市場和業績,忘記了文學還有另外的生活,生活還需要另外一種寧靜的話,中國兒童文學的各種獎項包括國際安徒生獎可能離我們的距離就不會很近。
朱自強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著名兒童文學專家、評論家
兒童文學也面對著教育的市場。作為語文教育的兒童文學,無論是進入教材,進入課堂教學,還是進入小學語文的課外閱讀,都需要作家在思想上有創意,在藝術上有創意,甚至在情趣上也要有創意。所以,我們的創作不僅要有思想性、藝術性,還要兼有教育性、趣味性,惟其如此,兒童文學的創作才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尤其在兒童文學進入應用時代之后,作家還應該反思的是,面對這樣的時代,我們應該提供什么樣的兒童文學作品。
沈石溪
著名動物小說作家
對于兒童文學作品創作,第一是要能夠適合孩子的閱讀心理。作品能夠讓他們真正喜歡讀,即使老師不推薦,他們也會有一種自發的興趣去閱讀。第二是“容忍”和“容納”,較年長的作家,對年輕一輩的作家要有更多的“容忍”的心態。他們的作品即使不成功,即使有矛盾,即使是一套一套地不斷地大量地在炮制或者重復生產著什么,但是它畢竟還是有閃光點的,兩代人的追求或者價值觀或許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容納”的心態對繁榮中國兒童文學的創作將很有益處、第三是“通俗”與“高雅”。兒童文學不能用“通俗”和“高雅”來區分,兒童文學作品有它的特殊性。硬要區分開的話,用大眾還是小眾來區分可能更會恰當。
張品成
海口市文聯副主席、市作協副主席、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當我們要去搞清楚什么書是好書,出版什么書有雙效益時,就說明創作生態有危機。一些作家盡管現在還很暢銷,但其實也是在重復自己,如題材的狹隘化、人物的單一化、語言的雷同化等等。如果看到別人那樣做暢銷了也跟著那樣做的話,就永遠只能跟在別人屁股后面跑,永遠不會有自己的特色。作品缺乏特色,就會影響創作生態,創作生態不好,就會影響閱讀生態,影響閱讀生態的話,我們的一些作家就得拿出很多時間精力去做非作家的工作,非理論的工作,比如梅老師、朱老師他們要用很多時間去推廣,什么是好書,什么不是好書。這就是創作生態環境不好的體現。
彭學軍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兒童文學編輯
我為什么要寫作?首先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把生命、成長、故鄉、友愛等等的體驗和感覺表達出來,表達自己的一種真情實感,這樣的寫作、這樣的生活才是有質感,有質量的。第二,為了部分的讀者寫作。真正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是成人和孩子可以共同閱讀的,這應該是一個公認的對于好的兒童文學作品的判斷。
周銳
童話文學作家
網絡對我們傳統的寫作會有一些革命性的意義,使作者和讀者之間的距離拉近了。通過網絡,讀者可以隨時隨地對我的作品,對我的新想法提意見。
李東華
中國作協創研部、中國作家協會理論處副處長、兒童文學作家
兒童文學界有一種特別可貴的品質,那就是一種自我反省的品格。我們的兒童文學作家,都很敏銳,能夠及時調整自己,及時看清楚自己所立足的時代。這是兒童文學作品能夠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的根本性原因。但我們肯定不能夠僅僅滿足于市場的勝利,否則的話,我們今天就沒有必要在這里探討市場化之下兒童文學的價值追求。當下的兒童文學一定要在消遣性、娛樂性的功能之外有更高的追求,它應該在兒童童年的精神建構中承擔更加重要的角色,應該有一種宏大的兒童文學觀,把自己放在中國兒童文學格局和世界的兒童文學格局當中來鍛造和提升自己。憑著我們兒童文學界這樣一種堅韌的、不斷反省的能力,我們的兒童文學在文學性和藝術學性上一定會有更高的提升。
伍美珍
兒童文學作家
我的創作追求就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重童年。第二句是探索童心。第三句是關注當下孩子們的精神世界。
郁雨君
兒童文學作家
我希望做一個有點偏執的寫作者,在寫作的形式上呈現越來越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