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松,宋慧平,穆劍飛
(大連市中醫醫院,遼寧大連 116013)
鎮痛藥可防止劇烈疼痛引起的嚴重生理功能紊亂,在臨床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鎮痛藥分為麻醉性鎮痛藥和非麻醉性鎮痛藥[1]。麻醉性鎮痛藥主要是阿片類藥物,一般只限于中、重度急慢性疼痛和癌癥疼痛反復使用,其鎮痛作用強大,長期應用可致生理和(或)心理上的依賴,且有成癮性等不良反應,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國家衛生部對其購買、貯存和應用作了嚴格規定,為了解我院麻醉性鎮痛藥品的應用情況,筆者對我院2006~2008年麻醉性鎮痛藥的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促進合理應用。
本文資料來源于我院藥庫微機管理系統提供的2006~2008年麻醉性鎮痛藥應用數據,包括藥品名稱、規格、劑型、單價、用量和銷售金額等。
采用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限定日劑量(DDD值,是指為達到主要治療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劑量)作為測定藥物的利用單位[2-3],通過各藥的用藥頻度(DDDs,是指可反映不同年度藥品的用藥結構)和藥物利用指數(DUI,是指為指標的分析方法對應用的藥物作統計分析用藥的合理性)分析用藥情況。DDDs具有量的相加性,不同給藥途徑的同一藥物分別計算后相加,即為該藥的總DDDs。對于有極量的麻醉藥品,DUI<1.0為合理用藥。其中:DDDs=用藥總量/該藥的DDD值;DUI=DDDs/實際用藥總天數;
DDD值的確定主要依據《中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2005年版、《新編藥物學》第16版[2]規定的日劑量及我院的臨床實際應用情況(嗎啡控釋片的DDD值以我院臨床實際應用情況為依據參考)。用excel進行統計,據此進行分析。
見表1。

表1 各年度麻醉性鎮痛藥銷售金額占藥品總銷售金額的比例及增長率統計Tab.1 Proportion of narcotic analgetics in the total in terms of consumption sum and increment from 2006 to 2008
由表1可知,3年來我院藥品總銷售金額并未明顯增加,但麻醉性鎮痛藥的銷售金額卻呈逐年增長趨勢。
見表2。
由表2可知,3年中我院鹽酸布桂嗪注射液和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銷售金額及構成比排序變化不大,相對穩定。鹽酸哌替啶注射液銷售金額呈逐年下降趨勢,而硫酸嗎啡控釋片和鹽酸嗎啡注射液銷售金額則呈逐年上升趨勢。
見表3。
由表3可見,我院鹽酸哌替啶注射液的DDDs呈逐年下降趨勢,與之對應的是硫酸嗎啡控釋片和鹽酸嗎啡注射液的DDDs呈逐年上升趨勢。鹽酸嗎啡注射液的DUI等于或接近1,硫酸嗎啡控釋片的DUI略>1,表明我院臨床醫師對癌癥疼痛患者姑息鎮痛療法的用藥原則基本合理。

表2 各年度麻醉性鎮痛藥銷售金額及構成比統計Tab.2 Consumption sum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narcotic analgesics in each year

表3 各年度麻醉性鎮痛藥應用統計Tab.3 Consumption of narcotic analgesics from 2006 to 2008
我院是一所市級綜合性醫院,由于受環境因素等影響,導致各種腫瘤發病率升高,進而收治的腫瘤患者增多。故其麻醉性鎮痛藥銷售金額的增加主要表現在癌癥患者止痛的用量。疼痛是癌癥患者主要癥狀之一。藥物治療是癌痛治療的基礎,合理使用能有效地提高癌癥患者的生存質量,對晚期患者重度疼痛,WHO提倡實施 《癌癥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按時、按需、劑量個體化,還提出了“使癌癥患者不痛”的目標,預計其用量仍將穩中有升。
由表2和3可知,我院鹽酸哌替啶注射液的用量逐年減少,而嗎啡控釋片的用量逐年增加。哌替啶為合成阿片類鎮痛藥,鎮痛效果僅為嗎啡的1/10~1/8[1],對劇烈疼痛效果及止痛時間均不及嗎啡,其體內代謝產物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樞神經毒性,消除半衰期長,長期應用會蓄積中毒,可致神經中毒癥狀[4],加之其口服吸收差,多采用肌內注射給藥,而肌內注射本身會產生疼痛,患者不易接受。特別是自2007年5月1日開始施行的《處方管理辦法》規定鹽酸哌替啶處方為一次常用量,僅限于醫療機構內使用[5]。故哌替啶只可用于短時、急性疼痛,對于慢性重度疼痛患者不宜使用。臨床上主要用于各種劇痛如創傷、燒傷及燙傷引起的疼痛,內臟劇烈絞痛如膽絞痛、腎絞痛以及麻醉前給藥等。芬太尼為合成強效鎮痛藥,鎮痛作用是嗎啡的80倍,但作用時間短,一般不單獨應用于鎮痛,主要用于術前、術中、術后麻醉輔助和靜脈復合。嗎啡為純粹的阿片受體激動藥,是強阿片類鎮痛藥的代表,臨床上用于急性劇痛。嗎啡控釋片為強效鎮痛藥,口服后由胃腸道黏膜吸收,普通劑型嗎啡僅能維持2~4 h,而硫酸嗎啡控釋片可延長鎮痛作用時間,持續12 h緩慢釋放,血藥濃度達峰時間延長,峰濃度也稍低,達穩態時血藥濃度波動較小,具有服用方便,鎮痛作用強,臨床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和成癮性小等特點,方便癌癥患者長期用藥,因而硫酸嗎啡控釋片是最為理想的鎮痛藥[6]。但由于個體差異,應由醫師根據病程和耐受情況決定嗎啡劑量,合理使用。
綜上所述,我院推行《癌癥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遵循按階梯、有規律、定時、定量、劑量個體化、口服制劑盡可能達到無痛目的[7]。目前我院用藥合理,臨床醫師已理解和正在執行逐漸用嗎啡代替哌替啶用于癌痛患者止痛。在劑型種類上,注射劑4種,口服劑型1種,建議還應考慮其他劑型,如芬太尼透皮貼劑,其用量僅次于嗎啡控釋片,使用方便,作用長,避免肝臟首過效應,不良反應少等優點,具有較大的潛力,尤其對于不能口服給藥的患者,以增加止痛給藥途徑[8]。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和生物制品卷)[S].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6-110.
[2]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71.
[4]龐志成,劉小波,王景坡,等.哌替啶不宜長期用于癌痛治療[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1998,7(4):246.
[5]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試行)[S].衛醫發[2004]269號.
[6]Foley KM.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opioid therapy,Aduances in pain research and therapy:opioid analgesics in th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pain[M].New York:Raven Press,1986:11.
[7]朱麗霞,高鳳利.癌痛控制的狀況及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3):226-228.
[8]張雙捷,劉寶瑞,錢曉萍.芬太尼透皮貼劑與美施康定控制中、重度癌痛臨床療效比較[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23(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