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放
面臨國家使命,中央企業挺身而出,第一時間行動起來,這就是“國字頭”的擔當
歷史的車輪,再次將新疆推到一個新的高度。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拉開了新一輪新疆大發展的序幕。作為中國經濟的脊梁和支柱,中央企業重任在肩,將引領和帶動未來新疆經濟的復興。
古往今來,新疆的戰略地位可謂舉足輕重。新疆,166.5萬平方公里,生活著2130.8萬各族中華兒女,居住著47個民族,包括維吾爾、漢、哈薩克、回族等13個世居民族。歷朝歷代,不管中華民族的政治中心是長安還是北京,新疆在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中的戰略地位始終未變。這就是清朝邊疆大吏左宗棠所言,“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
而今,中央將舉全國之力,確保新疆跨越式的發展。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胡錦濤同志明確指出,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面臨國家使命,中央企業挺身而出,第一時間行動起來,這就是“國字頭”的擔當。
石油、電力、煤炭等能源巨頭無疑是最強勁的排頭兵,他們每一步投資布局,都將成為新疆工業快速前行的巨大動力,帶動當地的產業結構升級
不僅如此,農業、鋼鐵、電信、建工、航空、機械等領域的央企也積極新疆開發的大潮中。早年臨危受命的中糧集團,從力挽屯河危機狂瀾,到如今信心十足地實施全產業鏈戰略,步步為營。中國建工以重組新疆建工為契機,布局打造集建造、投資和境外業務于一身的“西部板塊”,見證了中央企業與地方企業共生共榮、相得益彰的和諧局面。
在擔當責任的同時,中央企業正在迎接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首先,新一輪全國支援新疆格局的形成,會為中央企業打造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減輕不少行業在當地發展所需付出的社會成本。譬如,石油石化行業向來以“大而全”、“小而全”著稱,盡管經歷了這些年主輔分離,但負擔依然不輕。目前,隨著中央對新疆投資力度的加大,19省市對口援疆,且投資和項目多向民生傾斜,可使后者逐步卸下包袱,輕裝上陣。當然,石油企業上繳的巨額資源稅,也將反哺當地改善民生,形成互利共贏。
其次,隨著新疆經濟自身造血機能的不斷增強,新疆當地的消費市場將進入一個新的繁榮期,拉動能源、農業、電信、航空等各個領域的發展。
此外,新疆的地理位置顯赫,是連接中亞與俄羅斯的咽喉,這對中央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非常便利,將推動產業集群的國際化。人們相信,在治疆新思路的引導下,中央企業將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