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家庭職業階層、學校表現及工作收入

2010-08-12 03:51:32吳紅宇黃冠
南方農村 2014年5期

吳紅宇+黃冠

摘 要:文章利用麥可思公司的畢業生調查數據,考察了不同家庭職業階層等因素對工作收入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家庭職業階層的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基本沒有差別,但是工作情況卻是差距很大,非農民子女的工作單位更好,收入更高。在人力資本積累無差異的情況下,家庭職業階層對于畢業生的工作收入存在著顯著影響,而在校期間的表現對于收入的影響并不明顯,這說明代際間的傳遞效應在目前普遍存在,從而導致社會不公。

關鍵詞:代際間傳遞;家庭職業階層;學校表現;工作收入

中圖分類號:C91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697(2014)05-0011-05

一、引言

中國有句諺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話除了說明生物學的遺傳作用外,也可以從社會學的代際間傳遞角度來解讀。在當前中國由于代際間傳遞的原因所造成的起點不公平現象,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一方面,“官二代”、“富二代”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某些極端案例甚至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另一方面,普通家庭的子女步入社會后發現,居然大多數人卻只能是成為“屌絲”的結局。也就是說,在當今社會,一個人的最終成就可能與其聰明才智或者努力程度無關,而與之相關度更高的卻往往是其出身背景。

代際間傳遞所導致的不公平,可以說已經在當今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呈現。以教育為例,農村大學生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而且越是重點大學、名牌大學這一比例越低。例如近年來考入北大清華的農村大學生只占15%左右,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均低于30%。而在上世紀80年代,無論是重點大學、名牌大學還是一般高校,農村學生都占大多數,許多大學甚至高達80%以上(曹文振,2012)。長久下去,這種“窮者越窮,富者越富”的局面將造成社會不公平程度的加劇,進一步導致社會的不穩定。社會上普遍性的“仇官”、“仇富”現象,就是民眾對這種代際間傳遞強烈不滿的表現之一。

本文將利用麥可思公司調查的數據來研究以下問題:由于家庭職業階層的差異,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會有何區別?他們畢業后的工作單位及收入是否存在差異?本文將重點研究其工作收入的差異究竟由哪些因素所決定?家庭職業階層對于收入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二、文獻綜述

關于代際間傳遞問題的研究,近年來已經引起了經濟學界的關注。研究發現父母的健康狀況、教育水平及收入對于子女的健康狀況、受教育程度,以及他們的職場表現都有著顯著影響(王海港,2006;李煜,2006;茍人民,2006;Chen and Li,2009)。

綜合現有文獻,國內外所有的實證研究都表明:代際間的收入,即父子間的收入水平存在著顯著的相關性。也就是說,如果父母是高收入者,其子女的收入也較高。然而對此現象的理論解釋卻是大相徑庭。

部分學者認為,代際間的相關性并不代表社會經濟意義上的因果關系(泰洛特,1992)。這是因為父子兩代人的工作收入可能同時受到某個因素的影響,例如:所在地區經濟發展的狀況及就業機會的多寡(邢春冰,2006);另外也有可能是父母的基因會對子女的人力資本狀況帶來影響,進而可能會影響其工作收入,但是這種因果關系并非社會經濟意義上的,而是需要從遺傳學的角度來進行解釋。

而更多學者的觀點是,父母在影響子女工作收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種作用的發揮可能是經過以下這些渠道來進行的。Becker和Tomes(1986)認為,父母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子女的人力資本水平,進而影響子女的就業機會,例如,收入高的父母在對子女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的金額上可能更高(Solon, 1992)。另外有些學者認為,父母影響子女收入的另外一個渠道,則是因為父母一輩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從而給子女帶來較高的收入,而且這一點在中國表現更為典型。李宏彬等(2012)的研究發現“官二代”學生的起薪比非“官二代”學生的起薪平均高13%(約280元/月),計量結果表明,這一差異不能被學生家庭的收入、父母的教育程度、學生的高考成績、就讀大學的質量以及學生在大學期間積累的人力資本所解釋。還有學者(楊瑞龍等,2010)發現,父親在職和黨員的交互項對子女能力和社會資本有較為顯著的影響,這意味著,父親政治身份和政治關系對子女的收入存在著明顯的相關影響,也就是說權力尋租效應在就業中普遍存在。

除此以外,當勞動力市場不健全、工作機會的搜尋成本很高時,父母擁有的社會關系會使子女能夠以更加低廉的成本來獲得關于“某些或某類”工作的信息。一方面,父母為子女提供了與勞動力市場聯系的通道;另一方面,收入高的父母在子女找工作的過程中,能夠提供更多的融資支持(Solon, 1999),最終他們可能獲取高于勞動力市場均衡工資的收入。另外,我國勞動力市場的轉型特征以及計劃經濟下的制度特征也可能是造成代際傳遞的原因(邢春冰,2006)。

三、分析框架、數據來源及描述統計

(一)分析框架

本文將要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家庭職業階層與畢業生工作收入之間的關系。考慮到個人人力資本狀況和家庭的影響、工作收入的決定我們可以用圖1來進行簡單表達。

圖1 文章分析框架圖

如圖1所示,我們首先假設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主要由其個人人力資本和努力程度所決定,與家庭職業階層無關。于是,我們可以把學校期間的表現情況(也就是學生在校期間的各項指標),視為畢業生的人力資本積累狀況。這樣一來,畢業生的工作單位將由家庭職業階層(社會關系)和學校表現來決定。進一步,其工作收入將受到學生的個人素質和工作單位所影響。最終,畢業生的工作收入是關于個體的人力資本和家庭職業階層的函數。

用數學方程式可以這樣表達,工作收入Y的函數表達式為:

其中H(Human capital)為個體的人力資本情況,W(Working conditions)為工作單位的情況。而

其中F(The family occupation stratum)表示家庭職業階層。于是可以得到這樣的一個復合函數:

上式意味著,畢業生的工作收入由個體的人力資本和家庭職業階層所決定。另外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的所有推導過程都是建立在如下H1的假設基礎上。

H1: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由其個人人力資本所決定,而與家庭職業階層無關。關于這個假設的檢驗,我們將在本章中利用數據的描述性統計進行論證。

(二)數據來源

本文采用麥可思數據有限公司2013年度三個學院的《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年度報告》數據,根據作者掌握的數據所涉及到的學院,是均處于廣州市的三所職業技術學院(三所學院為分別NGS、GC、NZ)。麥可思公司的調查方法是,對各校向畢業半年后的2012屆高職畢業生發放答題邀請函,問卷客戶端鏈接和賬戶,由答卷人回答問卷。該調查完全是第三方行為,不受學校方的影響,所以目前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普遍的認可。本文使用的有效樣本數據量有3726份,其中家庭職業階層為“農民與農民工”的1231份(33%),我們用“農民子女”來表征;其他①的有2495份(67%),我們定義為“非農民子女”。具體計量時,有效樣本量還會減少,因為在上述有效樣本中,文章所需要選取的個別問題,有些學生并沒有進行回答,本文將在相關位置標出樣本量。

(三)描述性統計及分析

根據分析框架圖,我們把學生的答卷再分成學校表現和工作情況兩大類來進行考慮,分別選取那些可能影響工作收入的變量來進行描述統計。學校表現反映了該畢業生的人力資本積累狀況,而工作情況說明了工作單位的各項基本情況。不同家庭職業階層的各變量均值如表1所示:

表1 分組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農民子女 非農民子女

學校表現

大學成績(分,取組中值) 78.32(32.96) 77.32(43.18)

校級及以上獎勵(%) 3.36(0.43) 3.73(0.46)

入黨(%) 6.67(0.82) 5.64(0.81)

曾任學生干部(%) 6.84(0.34) 5.31(0.30)

曾任社團干部(%) 9.08(0.32) 9.04(0.35)

參加學術社團(%) 8.52(0.12) 8.04(0.07)

參加公益和社交聯誼社團(%) 20.36(0.08) 20.25(0.03)

參加文體類社團(%) 18.21(0.13) 24.37(0.15)

工作情況

收入(元) 2738.09(325.67) 3262.62(432.18)

工作與專業相關(%)) 41.54(0.14) 58.35(0.14)

有過離職經歷(%) 51.21(0.07) 39.82(0.06)

工作城市在珠三角地區(%) 78.24(0.15) 81.36(0.12)

用人單位規模(人,取組中值) 24.26(13.21) 38.48(14.53)

用人單位類型是民營或個體(%) 33.56(0.11) 22.94(0.10)

注:括號內為標準差。

根據表1,我們發現不同家庭職業階層的子女在學校期間的表現基本相差不大,除了參加文體類社團的比例,非農民子女比農民子女明顯偏高外,其他的指標,農民子女還略占優勢。所以根據表1中學校表現情況來看,可以說明假設確實成立,即個人在學校期間的人力資本積累與家庭職業階層無關。

對于文體類社團非農民子女參與比例更高的可能解釋是,雖然目前在城鄉都已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但城市中有更多學習文體項目的機會,例如隨處可見的興趣班就是佐證。反過來,在鄉村則沒有這樣的師資條件。可以說,文體類項目的學習機會跟家庭經濟狀況的關聯可能并不大,而是與所處地的經濟發展狀況相關。越是大城市,小孩從小就越有可能受到較為專業的文體各類培訓。

雖然農民子女在校期間的表現并不亞于非農民子女的表現,甚至于在某些方面更為突出,也就是意味著,他們在就業中的人力資本并不存在先天的不足。然而我們卻發現兩個對比組的工作情況卻存在天壤之別,非農民子女的收入高過對比組約20%(約530元/月);他們更多的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這可能是他們報考專業時,就有明確的就業目標,或者家長早已考慮了未來的工作安排問題);工作更為穩定(因為離職率更低);用人單位規模更大,更少的人在民營或個體企業工作(這兩項起碼從另一個側面可以說明用人單位是否“正規”)。由于文章的樣本均來自廣州市的學校,所以大多數學生的工作地點均在珠三角地區。

在學校表現沒有差別的情況下(即人力資本積累無差別),那么,工作情況的差異絕大部分是不是由家庭職業階層所導致?這是我們需要進一步論證并檢驗的問題。

四、計量模型及結果

(一)計量模型

為了檢驗家庭職業階層對工作收入的影響程度究竟如何?我們構建了一個簡單的收入方程。假設畢業半年后學生的工作收入由以下半對數方程決定

其中,為畢業半年后月收入的對數,表示學生的家庭職業階層,如果是非農民子女記為1,否則賦值為0。表示學生個體特征變量,例如性別、招生口徑、黨員、學生干部等,為畢業生工作情況,包括工作單位的情況,及個人與工作之間的關系等等。為誤差項。

而且僅當獨立與誤差項的時候,普通最小二乘法對的估計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以下幾個原因,可能會與誤差項相關。

首先,工作地將對學生收入存在著顯著的影響,珠三角地區由于經濟發達,而且生活消費水平較高,所以其工資也明顯高于非珠三角地區。而學生就業地與家庭職業階層可能也存在一定的關系,因為非農民子女家庭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金融資產或者社會關系,幫助其子女在珠三角地區搜尋工作并就業。

其次,非農民子女可能能力更強(例如,由于他們大多數從小就生活在城市中,所以相對見識比較多),而收入和能力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對這個問題最簡單的處理方法是找到一個可以衡量能力的代理變量,并將其包含在回歸方程中。本文將使用大學成績作為代理變量,因為大學成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來衡量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

再次,非農民子女就業的行業可能更好,由于我國存在著巨大的行業收入差距(主要是壟斷行業收入過高,遠高于勞動力市場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說行業對月收入有促進作用,所以我們有必要對畢業生的就業行業進行控制,即對行業變量進行固定效應模型處理。

(二)估計結果

我們采用最小二乘法對上述收入方程進行估計,估計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表2的估計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家庭職業階層對于收入的影響非常顯著,即使我們控制了工作地區、大學成績和行業虛擬變量后也是同樣的結果。性別的影響也是如此,說明收入的性別歧視現象普遍存在(吳紅宇,2014)。另外,正如我們所預計的一樣,工作是否與專業相關、及工作地區對于收入存在著顯著影響。

招生口徑對于收入的影響也是非常顯著,普通高中經過“3+X”考試的學生收入,明顯高于那些來源于職中、技校或中專通過“3+證”進入高職的畢業生。這與我們的預計相悖,理論上“3+證”的學生所掌握的專業技能更為熟練。例如,有大量新聞報道過這樣的事實,那些沒有進入高職,而直接步入社會參加工作的技校學生的起薪都非常高。但是這些學生經過三年的高職學習后,其收入反而低于“3+X”的學生,我們對此的解釋是,目前的高職教育仍舊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簡化版”,并沒有真正培養學生的實用技能。而“3+證”的學生由于學習基礎較差,在三年高職學習階段后,人力資本積累反而落后于“3+X”的學生,最終表現在工作后收入相對較低(莫琳等,2014)。

我們也觀察到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如是否黨員、是否學生干部、大學成績等)對收入的影響并不明顯,另外用人單位規模和單位性質對于收入也無顯著影響。

五、結語

從計量結果來看,基本結論令人感覺非常悲哀。大學畢業生的工作收入居然由家庭職業階層所決定,而在校期間的個人表現卻對收入影響甚微,這說明我們仍舊處于一個“拼爹”的時代。這種并非是人力資本差別,而主要由于代際間傳遞影響所造成的收入差異,必然導致社會的不公平程度加劇。一個普通民眾當無法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努力獲取應有的報酬時,他由于心理上的不平衡,可能會出現反社會行為,最終將可能導致整個社會的不穩定。

“中國夢”最低的要求應該是每一個國民都有“做夢”的機會,而一部分人在依靠家庭背景來獲取更高收入的同時,意味著剝奪了另一部分人公平競爭的機會,或者說他們的連“做夢”的資格都沒有。當這一事實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正常狀態的時候,意味著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種“不正常”的社會均衡態,顯然要想打破這種“壞”的均衡狀態,形成“好”的均衡,需要有足夠大的外力作用。

參考文獻:

[1]曹文振.農村大學生比例下降是個大問題[N].學習時報,

2012-09-24.

[2]王海港.中國居民家庭的收入變動及其對長期平等的影響

[J].經濟研究,2005(1).

[3]李煜.制度變遷與教育不平等的產生機制——中國城市子女

的教育獲得(1966-2003)[J].中國社會科學,2005(5).

[4]茍人民.從城鄉入學機會看高等教育公平[J].教育發展研

究,2006(5A).

[5]Chen Y and H Li.Mothers Eduucation and Child Health:

Is There a Nurturing Effect?[J].Journal of Heath

Economics,2009,28(2):413-426.

[6]泰洛特.父貴子榮——社會地位和家庭出身[M].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

[7]邢春冰.中國農村非農就業機會的代際流動[J].經濟研究,

2006(9).

[8]Becker G and Tomes N.Human Capital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Families[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Part 2:

The Famil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s Rewards,

1986,4(3):S1-S39.

[9]Solon G.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J]. A E R,1992,82(3):393-408.

[10]李宏彬,孟嶺生,施新政,等.父母的政治資本如何影響大

學生在勞動力市場中的表現——基于中國高校應屆畢業生

就業調查的經驗研究[J].經濟學,2012,11(3).

[11]楊瑞龍,王宇鋒,劉和旺.父親政治身份、政治關系和子女

收入[J].經濟學2010,9(4).

[12]Solon G.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In Orley Ashenfelter

and David Card(eds.)[M].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Elsevier,1999.

(責任編輯:郁 琤)

其次,非農民子女可能能力更強(例如,由于他們大多數從小就生活在城市中,所以相對見識比較多),而收入和能力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對這個問題最簡單的處理方法是找到一個可以衡量能力的代理變量,并將其包含在回歸方程中。本文將使用大學成績作為代理變量,因為大學成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來衡量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

再次,非農民子女就業的行業可能更好,由于我國存在著巨大的行業收入差距(主要是壟斷行業收入過高,遠高于勞動力市場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說行業對月收入有促進作用,所以我們有必要對畢業生的就業行業進行控制,即對行業變量進行固定效應模型處理。

(二)估計結果

我們采用最小二乘法對上述收入方程進行估計,估計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表2的估計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家庭職業階層對于收入的影響非常顯著,即使我們控制了工作地區、大學成績和行業虛擬變量后也是同樣的結果。性別的影響也是如此,說明收入的性別歧視現象普遍存在(吳紅宇,2014)。另外,正如我們所預計的一樣,工作是否與專業相關、及工作地區對于收入存在著顯著影響。

招生口徑對于收入的影響也是非常顯著,普通高中經過“3+X”考試的學生收入,明顯高于那些來源于職中、技校或中專通過“3+證”進入高職的畢業生。這與我們的預計相悖,理論上“3+證”的學生所掌握的專業技能更為熟練。例如,有大量新聞報道過這樣的事實,那些沒有進入高職,而直接步入社會參加工作的技校學生的起薪都非常高。但是這些學生經過三年的高職學習后,其收入反而低于“3+X”的學生,我們對此的解釋是,目前的高職教育仍舊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簡化版”,并沒有真正培養學生的實用技能。而“3+證”的學生由于學習基礎較差,在三年高職學習階段后,人力資本積累反而落后于“3+X”的學生,最終表現在工作后收入相對較低(莫琳等,2014)。

我們也觀察到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如是否黨員、是否學生干部、大學成績等)對收入的影響并不明顯,另外用人單位規模和單位性質對于收入也無顯著影響。

五、結語

從計量結果來看,基本結論令人感覺非常悲哀。大學畢業生的工作收入居然由家庭職業階層所決定,而在校期間的個人表現卻對收入影響甚微,這說明我們仍舊處于一個“拼爹”的時代。這種并非是人力資本差別,而主要由于代際間傳遞影響所造成的收入差異,必然導致社會的不公平程度加劇。一個普通民眾當無法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努力獲取應有的報酬時,他由于心理上的不平衡,可能會出現反社會行為,最終將可能導致整個社會的不穩定。

“中國夢”最低的要求應該是每一個國民都有“做夢”的機會,而一部分人在依靠家庭背景來獲取更高收入的同時,意味著剝奪了另一部分人公平競爭的機會,或者說他們的連“做夢”的資格都沒有。當這一事實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正常狀態的時候,意味著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種“不正常”的社會均衡態,顯然要想打破這種“壞”的均衡狀態,形成“好”的均衡,需要有足夠大的外力作用。

參考文獻:

[1]曹文振.農村大學生比例下降是個大問題[N].學習時報,

2012-09-24.

[2]王海港.中國居民家庭的收入變動及其對長期平等的影響

[J].經濟研究,2005(1).

[3]李煜.制度變遷與教育不平等的產生機制——中國城市子女

的教育獲得(1966-2003)[J].中國社會科學,2005(5).

[4]茍人民.從城鄉入學機會看高等教育公平[J].教育發展研

究,2006(5A).

[5]Chen Y and H Li.Mothers Eduucation and Child Health:

Is There a Nurturing Effect?[J].Journal of Heath

Economics,2009,28(2):413-426.

[6]泰洛特.父貴子榮——社會地位和家庭出身[M].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

[7]邢春冰.中國農村非農就業機會的代際流動[J].經濟研究,

2006(9).

[8]Becker G and Tomes N.Human Capital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Families[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Part 2:

The Famil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s Rewards,

1986,4(3):S1-S39.

[9]Solon G.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J]. A E R,1992,82(3):393-408.

[10]李宏彬,孟嶺生,施新政,等.父母的政治資本如何影響大

學生在勞動力市場中的表現——基于中國高校應屆畢業生

就業調查的經驗研究[J].經濟學,2012,11(3).

[11]楊瑞龍,王宇鋒,劉和旺.父親政治身份、政治關系和子女

收入[J].經濟學2010,9(4).

[12]Solon G.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In Orley Ashenfelter

and David Card(eds.)[M].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Elsevier,1999.

(責任編輯:郁 琤)

其次,非農民子女可能能力更強(例如,由于他們大多數從小就生活在城市中,所以相對見識比較多),而收入和能力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對這個問題最簡單的處理方法是找到一個可以衡量能力的代理變量,并將其包含在回歸方程中。本文將使用大學成績作為代理變量,因為大學成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來衡量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

再次,非農民子女就業的行業可能更好,由于我國存在著巨大的行業收入差距(主要是壟斷行業收入過高,遠高于勞動力市場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說行業對月收入有促進作用,所以我們有必要對畢業生的就業行業進行控制,即對行業變量進行固定效應模型處理。

(二)估計結果

我們采用最小二乘法對上述收入方程進行估計,估計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表2的估計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家庭職業階層對于收入的影響非常顯著,即使我們控制了工作地區、大學成績和行業虛擬變量后也是同樣的結果。性別的影響也是如此,說明收入的性別歧視現象普遍存在(吳紅宇,2014)。另外,正如我們所預計的一樣,工作是否與專業相關、及工作地區對于收入存在著顯著影響。

招生口徑對于收入的影響也是非常顯著,普通高中經過“3+X”考試的學生收入,明顯高于那些來源于職中、技校或中專通過“3+證”進入高職的畢業生。這與我們的預計相悖,理論上“3+證”的學生所掌握的專業技能更為熟練。例如,有大量新聞報道過這樣的事實,那些沒有進入高職,而直接步入社會參加工作的技校學生的起薪都非常高。但是這些學生經過三年的高職學習后,其收入反而低于“3+X”的學生,我們對此的解釋是,目前的高職教育仍舊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簡化版”,并沒有真正培養學生的實用技能。而“3+證”的學生由于學習基礎較差,在三年高職學習階段后,人力資本積累反而落后于“3+X”的學生,最終表現在工作后收入相對較低(莫琳等,2014)。

我們也觀察到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如是否黨員、是否學生干部、大學成績等)對收入的影響并不明顯,另外用人單位規模和單位性質對于收入也無顯著影響。

五、結語

從計量結果來看,基本結論令人感覺非常悲哀。大學畢業生的工作收入居然由家庭職業階層所決定,而在校期間的個人表現卻對收入影響甚微,這說明我們仍舊處于一個“拼爹”的時代。這種并非是人力資本差別,而主要由于代際間傳遞影響所造成的收入差異,必然導致社會的不公平程度加劇。一個普通民眾當無法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努力獲取應有的報酬時,他由于心理上的不平衡,可能會出現反社會行為,最終將可能導致整個社會的不穩定。

“中國夢”最低的要求應該是每一個國民都有“做夢”的機會,而一部分人在依靠家庭背景來獲取更高收入的同時,意味著剝奪了另一部分人公平競爭的機會,或者說他們的連“做夢”的資格都沒有。當這一事實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正常狀態的時候,意味著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種“不正常”的社會均衡態,顯然要想打破這種“壞”的均衡狀態,形成“好”的均衡,需要有足夠大的外力作用。

參考文獻:

[1]曹文振.農村大學生比例下降是個大問題[N].學習時報,

2012-09-24.

[2]王海港.中國居民家庭的收入變動及其對長期平等的影響

[J].經濟研究,2005(1).

[3]李煜.制度變遷與教育不平等的產生機制——中國城市子女

的教育獲得(1966-2003)[J].中國社會科學,2005(5).

[4]茍人民.從城鄉入學機會看高等教育公平[J].教育發展研

究,2006(5A).

[5]Chen Y and H Li.Mothers Eduucation and Child Health:

Is There a Nurturing Effect?[J].Journal of Heath

Economics,2009,28(2):413-426.

[6]泰洛特.父貴子榮——社會地位和家庭出身[M].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

[7]邢春冰.中國農村非農就業機會的代際流動[J].經濟研究,

2006(9).

[8]Becker G and Tomes N.Human Capital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Families[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Part 2:

The Famil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s Rewards,

1986,4(3):S1-S39.

[9]Solon G.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J]. A E R,1992,82(3):393-408.

[10]李宏彬,孟嶺生,施新政,等.父母的政治資本如何影響大

學生在勞動力市場中的表現——基于中國高校應屆畢業生

就業調查的經驗研究[J].經濟學,2012,11(3).

[11]楊瑞龍,王宇鋒,劉和旺.父親政治身份、政治關系和子女

收入[J].經濟學2010,9(4).

[12]Solon G.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In Orley Ashenfelter

and David Card(eds.)[M].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Elsevier,1999.

(責任編輯:郁 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色在线|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第五页|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亚洲香蕉在线|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三区在线视频|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精品三级在线|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日本91在线|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性视频网站|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色悠久久综合|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2021国产精品自拍|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99热亚洲精品6码|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影院|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九九九国产| 精品视频福利|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视频一区亚洲| 伊人查蕉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综合成人国产|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日本日韩欧美| 嫩草国产在线|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va免费精品| 亚洲天堂首页| 午夜不卡视频|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成人午夜久久| 91国语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激情|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成人午夜久久|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狠狠色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