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霞
心理學家發現,人產生情緒,總是伴隨著一定肌肉群的緊張,如果這些肌肉群得到放松,就可以改變人的情緒狀態,消除人的恐懼和不安。
訓練與演唱經常是由于緊張、焦慮而失敗,許多研究證明,優異成績的出現,一定是放松的心理和肌肉融合為一體時的最佳狀態。
每個人緊張時都有不同的身體反應:有的人感覺腿在顫抖;有的人感覺頸部和肩部緊張;有的人感覺心速加快,氣浮,呼吸加快;有的人出汗,想嘔吐。這是人們可以意識的緊張信號。
加拿大心理學家彼爾西瓦利,提出一項放松訓練,叫“呼吸中的肌肉收縮與放松”。也就是把吸氣時讓肌肉放松結合起來連續做,可消除緊張。
這種心理訓練的方法,是在暗示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放松訓練,首先做出像“打盹”時的放松狀態,這時人的興奮程度大為降低,從而就有可能對支配內臟器官的植物神經系統進行意志影響。要掌握放松訓練的方法,首先必須發展自我調整的能力。即要學會:(1)控制骨骼肌的緊張程度,使其能按自己的愿望緊張和放松。(2)通過放松肌肉降低興奮性,同時自己默念一定的語詞進行自我暗示,形成身心的安靜狀態。(3)運用想象、回憶的方法(如自己經歷中最愉快的事或美麗動人的風景等),間接地影響植物神經系統的機能。這種想象、回憶的事物的細節越細致,產生的不良心理狀態就越容易得到緩解。(4)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把它集中到歌曲演唱方面來。由此可見,放松訓練也和其它技術一樣,必須認真地學習、練習、才能發揮作用。
放松訓練的過程分兩個步驟:第一步,兩臂前平舉,或兩臂曲肘側平舉,最大限度地收縮肌肉,以便引起最大限度地緊張,堅持到顫抖。與此同時,深吸一口氣,屏息盡可能久,在吸氣達到最深程度時心中默數:“一、二、三……”在肌肉達到最緊張時,心里富有感情的默念“:緊張起來了!”第二步,將隨意的沖動由大腦轉移至肌肉,在這一瞬間肢體隨自身的重力向下“落”進放松狀態,感知這一瞬間是非常重要的。與此同時深深的呼氣并伴隨肢體下落,心理默念:“放松了!”這種練習最好在睡覺前連續做幾天,直到肌肉放松的感覺已成為習慣,就可以練習不做任何動作的放松,真正做到放松時你會感到心率減慢,呼吸富于節律,耗氣量降低,注意力從緊張的意念轉移到愉快平和的心態上去,從而擺脫緊張、焦慮、消除不良心理狀態。登臺演出前如果有緊張、不安情緒產生,就可用上平時練就的放松練習。如果放松練習和暗示法結合使用,效果可能會更好。
集中注意力的訓練。從生理機制來說,一個人在注意力集中,大腦皮層一定區域產生優勢興奮中心,皮層其余樂觀域就會或深或淺地處于抵制狀態。負誘導越強,注意就越集中。人的注意越集中,就越能擺脫周圍環境的干擾。
能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很多,大體可分為身體因素,環境因素和心理因素。
身體因素方面:有疾病、失眠、疲勞等。
心理因素方面:有急躁、輕敵、氣餒、過分計較個人得失等。
環境因素方面:對變化了的場所、環境不適應,對氣溫、服裝、道具不適應,對觀眾的層次,人數的多少不適應等。
放松和集中相互間是有密切聯系的。只有做到在放松基礎上的集中才是最有效的集中。只有擺脫了緊張才能集中起自己的注意力。當然人的注意力與興趣、需要有關。
注意力集中的方法因人而異。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練習、演唱的規律的特點,設計出一套自己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有一種比較好的訓練注意力集中的方法,手中拿一塊帶秒針的手表,觀察它一分鐘的走動。假如一分鐘內注意力沒有離開過表,就延長觀察時間到二三分鐘。等到確定了注意力不離開手表的最長時間后,再以此反復三四次(每次間隔20秒鐘)如果注意力能連續集中5分鐘,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這樣的練習每天可進行數次,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就會收到明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