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林
(廣東醫學院體育部,廣東 東莞 523808)
中國武術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闡釋
梁 林
(廣東醫學院體育部,廣東 東莞 523808)
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闡述了中國武術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的相關歷史背景,分析了中國武術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的歷史發展情結,展望未來中國武術文化融入奧林匹克文化可能性,旨在為后奧運時代中國武術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些思路。
武術 奧林匹克 文化
武術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遺產之一,是具有中華民族自己獨特風格和獨特思想內涵的體育運動項目,是同中華民族文明的產生同步產生的。其內容豐富多彩,形式表現千變萬化,拳種和類別各具特色,蘊含的文化性質廣大博深;就其形成、內容和方法上,全方位地體現著中國古典的哲學、美學、倫理學、兵學等豐富的傳統文化。這是如今開展的各個運動項目中所少見的文化風貌,這是武術屬于體育,又高于體育的基點所在;就運動性質而言,有增強體質,培養意志,訓練格斗技能等功能;就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價值來看,它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不斷傳播著中國歷史文化的精髓,不斷溝通調節著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統一發展。所以說,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已徹底滲透著中華民族的風格、習慣、心理、感情等因素,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沉積了廣博、深邃的民族文化思想,形成了集技擊、健身、欣賞、娛樂、教育為一體的多功能價值表現體系。雖然我國的武術運動項目散發著如此悠遠悠長的燦爛歷史文化,但是多年來還是被奧林匹克拒之于門外。鑒于此,曾有很多武術工作者為此做出過研究和分析,也給出了許多客觀的主觀的原因和條件,為武術走進奧林匹克運動會做了艱苦的努力,但還是不能如愿以償。本文就中國武術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進行分析對比,以求我國的武術運動能更快地走進奧林匹克大門。
中華民族文化是經中國歷史譜寫而成的反映中華民族智慧、各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集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它是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不僅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著巨大影響,也為中國人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中國文化歷經了大浪淘沙,也賦予了中國武術深邃的文化內涵。同時,中國武術自身的文化特征又完美了傳統文化,它們相得益彰,在中國歷史的長河里散發著璀璨的光芒。中國武術有其自身的靈魂所在,說到底,也就是滲透著中國文化歷史的烙印。武術自身隨著中國文化的發展,吸收了歷史上各族文化特征,把其與自身發展性質進行融會貫通而成為今天的形態。而作為一項優秀的傳統體育文化,中國武術又容納了各體育文化的表演、競技、健身等諸多功能,體現了中華民族在歷史隧道中不斷創新、發展和改善的聰明智慧,是一種體育文化的概括和歸納。中國傳統哲學和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他對中國武術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武術在中國傳統文化的長河系統中是一個分支,是一片綠葉,它的走向離不開中國文化這一主流,滲透著中華傳統文化的靈魂,其發展與演變過程是在中國文化的孕育中吸收著外界的空氣與陽光,融合了道家的守靜致柔,釋家的禪定參悟等諸多理論,融合了易學、哲學、兵學,美學等多種傳統文化思想和觀念,從而構成了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博大精深的武學體系分支,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武文化。所以說,中華武術的思想理論與實踐理論都深深地扎根在中國民族文化沃土之中,它比其他體育項目更富哲理性、科學性、藝術性,體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中華民族的智慧。
古希臘文化作為古典文化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占有極其重要地位,古希臘文化最主要包括了古希臘戰爭,古希臘藝術和古希臘神話。古希臘文明雖較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希伯來文明和古印度文明遲,但其影響卻更為巨大。換言之,上述文明已淘汰于歷史長河之中,而古希臘文化精神卻未被湮沒。它的燦爛程度影響力,長久的生命力似只有中華文明方可比擬。從古希臘文化土壤中崛起的古代奧林匹克,從起源就蒙上了希臘文化的特征,具備了希臘文化的戰爭、藝術和神話特色。可以說,它的產生和發展都和古希臘當時的文化和社會情況密切相關,是古希臘文化醞釀的新芽。
在公元前9-8世紀前后,古希臘形成了城邦制的奴隸社會,所建城邦各自為政,無統一君主統領,各城邦為各自利益不斷與周邊城邦之間產生戰爭,因為戰爭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強壯身體,為了應付戰爭,各城邦都積極訓練士兵,而體育是培養具備強壯體魄和能征善戰士兵的最有力手段,于是,產生了跑步、投擲、摔跤、混斗等體育運動項目。就此而論,是戰爭促進了希臘體育運動的開展和發展。古希臘神話是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是古希臘人集體創造的,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文學形式,大約于公元前8世紀以前,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麥錫尼文明。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麥錫尼文明,希臘歷史進入神話《荷馬史詩》描寫的荷馬時代。在荷馬時代末期,青銅器得到發展,海上貿易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于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同時,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志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使古希臘神話呈現百花齊放之勢。可見,奧林匹克文化的興起從一開始就披上了神話的外衣,它也是深深根植于古希臘燦爛文化基礎上的、不可阻擋的文化運動。
中國武術文化是同中華民族文明同步產生的,它與奧林匹克文化一樣,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并有無數的人群去前仆后繼地發揚、倡導。它們都是根植于各民族祖先智慧土壤之中的,它們有著相同的起點,即都通過在戰爭中總結出實用的動作或應有的訓練方法,再不斷的流傳和發展。它們在一定程度上都提倡宗教或訴諸于神話的文化。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促進全社會和諧發展。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理想,就是讓我們走向“更快、更高、更強”。
我們再去歷數中國武術與奧林匹克的近距離接觸(見表1),隨著我國廣大武術工作者的宏偉構想——讓武術走向世界,讓武術走進奧運。使全世界人民對我國的武術有了嶄新的認識,我們會感覺,隨著將來中國武術文化和奧林匹克文化更進一步的交流、融匯,中國武術走進奧林匹克大門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如今,在讓我們的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的號召下,武術作為優秀的體育文化,我們應把這種優秀的體育文化遺產以全新的容顏展示于世界人民的眼睛。把其承載著的歷史信息、文化象征,以及“天人合一”、“氣一元論”的哲學思想,主張“和諧,完美的體育倫理”和禮讓、平和的價值取向等等展示于世界,展示于各色膚色的人民。隨著中華武術文化交流工作的開展,使世界從文化的層面上了解了武術,將大大增加武術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影響力,不僅讓世界人民充分享受到武術文化這一寶貴的遺產,還增進了國際友誼。所以,我們要不斷弘揚我們中華民族武術文化與民族精神,使全世界都知曉武術,了解中國,讓奧林匹克敞開大門,讓我們武術運動昂首闊步地走進奧林匹克大家庭。
[1]余利斌.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審視中華武術的文化底蘊[J].體育與科學,2009(5):20-23.
[2]趙學靜.從中國文化角度解讀武術文化特征[J].搏擊·武術科學,2009(4):20-21.
[3]孫 剛,顏秉峰,朱瑞琪,等.中國武術的奧林匹克情結[J].體育文化導刊,2008(1):75-77.
[4]申國卿.世紀中國武術發展的文化學分析[J].體育科學,2007(5):88-91.
[5]劉彩平.武術教育價值與奧林匹克教育價值的比較[J].體育文化導刊,2008(8):45-47.
[6]孫 林.全球化背景下重構中國武術文化的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9(6):65-68.
On Chinese Wushu Culture and Olympic Culture
Liang Li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Medical College of Guangdong,Guangzhou Guangdong 523808)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logic analysis and so on,the paper elaborated on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and Olympic culture,analyze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onjunction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and Olympic cultural.The paper looked to the future of the possibility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integration into the Olympic culture,intended to provide some developing ideas for Wushu culture in the future.
Wushu Olympic culture
G85
A
1004—5643(2010)01—0023—02
梁 林(1980~),男,講師。研究方向:武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