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濱 邢連軍
(中國石油大學體育教學部,山東 東營 257061)
普及武德對提高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研究
王海濱 邢連軍
(中國石油大學體育教學部,山東 東營 257061)
文章通過閱讀大量文獻資料,從當前大背景出發,對武德在當代大學生素質提高中發揮的作用進行了分析,文章指出,武德的普及對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和和諧社會的發展有強大的輔助作用。對于在校大學生應大力普及武德的相關知識,習武者可以武技與武德一起提高,不習武者可以了解武德知識,提高個人道德修養。
武德 修養 提高 研究
毛澤東指出: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等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鄧小平同志也要求學校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江澤民提出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的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第一次鮮明地提出和闡述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科學命題,并把它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五項任務之一提到全黨面前。由此可見,歷屆國家領導人都從全局的角度出發,審時度勢地將德育的發展與人的發展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大學生是當今社會的知識分子,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大學生畢業后服務于社會的各個角落,大學生道德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為人民服務的質量。而高校承擔了培養大學生的主要任務,也間接的與為人民服務質量高低有關。因此,要使大學生以后為人民服務的質量越高,高校擔任的任務也越重。作為高校的體育工作者,肩負著培養高水平人才體育任務,如果體育工作在對大學生進行體育的同時也進行德育,不但分擔了學生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同時也是培養新世紀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的有效手段。
當今社會實行計劃生育,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個孩子,至多不超過兩個,孩子便成為家庭中的“寶貝”。家長更偏重孩子的智力發展,而忽視了孩子的“德育”發展,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為孩子制定各種學習計劃,報名參加各種特長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只要孩子想要的,便想方設法滿足,長此以往,孩子便養成了自私自利的不良習慣,很少為別人考慮事情。
在與學生交談過程中得知,大學過程中與道德修養有關的課程有《道德與法律》。但多數學生反映,講授形式也脫離不了“應試教育”,學生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而不是為了使用而學習,學生學習方式也是死記硬背,一個學期的課程只需要兩天就可以記住,而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大都相同,考試前在書本上劃定考試范圍,這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律,就是考試前的幾個星期突擊,等考試過后,學的什么自己也說不明白。
當代大學生大都處在青春期,其心理和生理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于是有些男生為了表現自己的“酷”開始抽煙,尤其在女生旁邊;也有些女生看別的女生穿的珠光寶氣,自己卻衣衫乎乎,于是將罪惡之手伸向了別人的錢包,甚至有些女生,為了錢甘愿成為別人的情婦,這類事件在網絡上屢見不鮮。這些事件的發生都與教師的監管不力有關。因此主持學生工作的輔導員應當加大力度,遇到此類事情應當嚴厲制止,為學生、為學校、為社會負責。
市場機制運行中導致的拜金主義盛行,是導致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發生變化的主要因素。作者在一次下課后找學生搬東西事件中深有體會。當作者問及有誰愿意幫老師搬東西的時候,有些學生的口中竟然冒出“給不給錢”這樣的問題,可見金錢至上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不給錢就不干活。這樣的學生就談不上熱愛集體,熱愛勞動了,金錢將熱愛集體和勞動全部替換了。
網絡對當代大學生來講是一個新鮮好奇的事物,尤其是剛入學的大學生,剛剛結束了緊張而又枯燥的高中生活,來到大學之后,生活方式完全自主。有些自制力不強的學生便深深陷入網絡之中不能自拔。游戲以及一些非法網站深深吸引了學生,導致學生情感淡漠,人際溝通能力退化,甚至心理畸形,最主要的是素質下降,致使校園內的不穩定因素增加。因此,一方面學生需要加強自我控制力,另一方面,教師要加強監管力度。
顧拜旦曾經說過:“體育運動不僅鍛煉一個人的體魄,它同心理學的關系與其它生理關系一樣,能夠影響人的悟性、性格和良心,因此,它是一副社會、道德的改良劑。”由此可以看出,體育是將體格、品德、性格磨煉有機融為一體的最佳教育手段之一。武術屬于體育,但高于體育,武術中的精神修養正是成為高于體育的精華所在。武德不僅涵蓋了愛國之德、處事之德,而且培養了人們遵守社會公德,見義勇為、相互團結、遵紀守法的良好品質。因此要在社會中廣泛、大力宣揚當代武德。武德的傳播與宣揚也是社會道德的改良劑。
學生學習武術,教師的一言一行,甚至著裝、發型都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學生武德修養的提高與教師武德修養水平是分不開的,作為教育者來講,教師的道德水平將直接決定受教育者的水平高低,只有道德高尚的武術教師才能教出道德高尚的學生。因此武術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技術的提高可以使學生心悅誠服,向更高的技能水平邁進;道德的提高可以使學生受到感染。教師應以樸實的儀表、認真的教態、文明的語言、端莊的行為、正確優美的示范和高尚的品德去感染教育學生。
先進的人物英雄事跡,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用這些人物事跡教育學生可以使學生直接受到教育和鞭策。古今英雄人物為國爭光、為國獻身的真實故事,是他們留給我們的高貴精神財富。
體育課程中包含了足球、籃球、排球、武術等許多專項,在這些項目中唯有武術有道德理論,并在道德理論中有豐富的道德涵義。對于習武之人來講,武德與武技共同提高,甚至武德的提高要先于武技的提高,才能彰顯武術的美麗。而對于不習武之人來講,對其進行武德教育也大有裨益,這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保障。專業院校武術學生的工作去向大多與本專業有關,無論是當教師還是社會上的其他行業,富有高尚的武德會為武術事業做出卓越貢獻。對于非專業院校學生來說,富有高尚的武德,將具備超強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就不會出現猶如“三鹿奶粉”事件中為了金錢而損害他人利益,最后導致悲慘的結果。
大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人的全面發展就是德、智、體、美的發展。把“德”放在全面發展的首位,也真正體現出了“德”的地位,“有德無才是庸才,有才無德是禍害”。在人的全面發展中,“德”和“體”占了兩個方面,對于體育工作者來說,在體育工作中發展學生的德育,可謂一舉兩得,是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一條新路。
[1]杜家海,丁潤沖.高校武術專業學生的武德教育探索[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6(2):111-113.
[2]山 華.傳統武德對當代大學生道德建設的啟事[J].搏擊·武術科學,2005(1):23-25.
[3]周家寶,劉春庭.初探武德教育與和諧社會的建設[J].體育世界,2007(12):38-39.
[4]張 謙.大學體育是培養優秀公民的重要手段[J].渝西學院學報,2003(2):91-93.
On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Morality through Military Morality Popularization
Wang HaibinXing Lianjun
(P.E.Department,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Dongying Shandong 257061)
Through studying a lot of literature,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background of Military morality role of improving today college student morality,the paper does a thorough analysis,and pointes out that the popularity of Military morality has great assistant role in building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Popularizing military morality for colleg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own knowledge of military morality and their own morality.
military morality self-cultivation improvement research
G85
A
1004—5643(2010)10—0032—02
1.王海濱(1981~),男,碩士。研究方向:武術教學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