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9日,王某在北京市豐臺區(qū)一停車場將一枚價值4.6萬余元的鉆戒丟失。王某報警后,民警調取了停車場錄像及銀行錄像,找到了拾得鉆戒的張某。張某認可撿到鉆戒,但自稱當時認為戒指是假的,就隨手扔掉了。王某起訴至一審法院,要求張某賠償鉆戒損失4.6萬余元。張某辯稱,自己沒想到是別人丟失的,如果當時沒扔,一定返還給王某。
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現有證據,可以認定張某拾到的戒指系王某購買的價值4.6萬余元的鉆戒,張某在拾到戒指后,未將戒指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也未妥善保管,其自稱將戒指扔掉,以致戒指滅失無法返還,該行為違反了妥善保管遺失物的法定義務,且具有主觀故意,應對由此給王某造成的經濟損失承擔侵權的民事賠償責任。判決王某賠償失主鉆戒損失4.6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