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永亮 許春祥
四大檢察文化建設鑄輝煌
——棗強縣人民檢察院檢察文化建設探索與實踐
包永亮 許春祥
近年來,棗強縣檢察院按照“文化育檢、文化興檢、文化塑檢、文化強檢”工作思路,強力推進具有棗強特色的物質、行為、廉政、精神“四大檢察文化”建設,有效提升隊伍整體素質,推動檢察工作長足發展。2009年,該院被命名為市“檢察系統先進檢察院”、“實績突出領導班子集體”、“文明單位”和“河北省先進基層檢察院”。
物質文化建設是檢察文化建設的基礎。2008年,該院啟用投資500余萬元,集高標準辦公區、警務區、網控中心為一體的新技偵綜合大樓,既為開展各項檢察工作提供了完備的硬件設施保障,同時,也成為該縣縣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豐富干警業余文體生活,該院投資建成了“一房”(健身房)、“兩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四室”(圖書閱覽室、乒乓球室、臺球室、娛樂室),并購買了法律知識百科及文學藝術體育等方面書籍。為創造良好工作環境,該院在機關院落空地及大門外,種植了泡桐樹、龍爪槐、冬青等花草樹木;在各層大廳、會議室等公共場所進行盆景裝飾,并聘請專業人員負責清潔衛生、綠地維護等工作。經過精心布置,整個院落既干凈整潔、綠意盎然,又折射出文雅的文化品位。此外,人均擁有一臺名牌電腦、先進的打印機,暢通無阻的網絡,配置超前的裝備,為實現網上遠程教育,干警內網同步學習交流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該院堅持“從嚴治檢”方針,以“干部作風建設年”和“思想紀律作風教育整頓”活動為契機,切實加強對檢察隊伍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
為加強檢察干警禮儀規范教育,該院多次聘請專業人員對全院干警從言行舉止、著裝儀表等多方面進行禮儀規范培訓。并集中全院干警智慧,編輯出版了《警鐘長鳴》文化專著發放到每個干警手中。他們還制訂了《河北省棗強縣檢察院檢察禮儀規范》,要求干警將禮儀規范落實到日常工作、生活每個細小的環節中;同時高度重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社會各界反饋的干警違法違紀信息、線索,使干警做到禮儀時時放在心中、警鐘耳邊長鳴。
該院以開展“創建文化型檢察院、爭當清廉型檢察官”活動為載體,通過實施“三大工程”,激活干警廉政“細胞”,造濃廉政文化建設氛圍。
“廉政文化走廊工程”。利用辦公大樓寬敞的走廊空間,動員所有干警集思廣益、參與設計“廉政文化展示走廊”建設,使該院角角落落彌漫著濃郁的廉政文化芬芳。“廉政教育警示工程”。建成廉政文化展室,定期組織干警參觀展覽、觀看錄像。在內網上開辟了“網上廉政教育課堂”專欄,將廉政格言警句、警示教育案例等發布到工作內網中,督促干警自覺把廉政建設作為必修課,時刻繃緊清廉防腐這根“弦”。“五廉工程”。“讀廉”,利用廉政文化格言警句牌匾,時刻鞭策干警要廉潔執法、克己奉公;“寫廉”,將編撰的《警言警句廉政故事》發到每位干警手中,并定期舉辦廉政書法比賽和書畫作品展等活動;“說廉”,通過召開座談會、聘請特邀廉政監督員等形式,開展“檢察人員廉不廉,服務對象說了算”面對面述廉測評活動;“唱廉”,組織全體干警學唱有關廉政歌曲,并舉辦廉政、革命歌曲演唱比賽;“促廉”,不斷加強制度和機制建設,使廉政文化建設與制度建設相呼應,相促進。
精神文化建設是檢察文化建設的靈魂。該院通過“三個注重”,凝聚人心,增強動力,推進科學發展。
注重加強學習。以“爭創學習型檢察院,爭做學習型檢察官”活動為契機,通過舉辦業務培訓班、專題講座、案件討論會等,著力營造全員學習濃厚氛圍。2009年,該院開展為期半年的“五個一”讀書學習活動的做法,被《檢察日報》予以推廣。去年,該院在市級以上媒體發表調研文章70余篇、宣傳稿件400多篇、檢察信息100多篇。注重關愛為本。該院多方面、全方位為干警考慮,堅持做到“五必訪”。干警遇婚喪事必訪、生病住院必訪、家庭出現矛盾必訪、思想波動必訪、重大節日對老干部和遺屬必訪。此外,定期組織全院干警進行全面健康體檢,為在職干警“戴”上“護身符”。注重活動創建。利用電子顯示屏開辟“學習園地”,設置“檢察長寄語”、“讀書心得體會”等欄目。通過舉辦主題演講比賽、書畫展、趣味運動會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為廣大檢察干警展示才華提供了平臺,增強了檢察隊伍文化底蘊,提升了文化品位,營造了“幸福生活,快樂工作”的良好氛圍。
包永亮,男,(1972——),棗強縣人民檢察院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