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共山東省德州市委書記 雷建國
近年來,德州以太陽能為重點的新能源產業蓬勃興起,成為全市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相關企業發展到120多家,太陽能光熱生產與應用居全國領先地位。今年上半年,新能源產業銷售收入突破150億元,同比增長33%。
德州市太陽能產業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以皇明、億家能、博源、騰龍等為骨干的企業群和以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發電系統、太陽能照明系統、太陽能交通燈、節能玻璃、太陽能一體化建筑技術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制造基地和清潔能源供應商,產品品種有100多個,僅太陽能熱水器年推廣量300多萬平方米,相當于歐盟的總和,比北美多兩倍。博源熱能公司依托自主研發的無機高效熱管技術,生產出無機高效熱管壁掛式太陽能集熱器與工業換熱、余熱回收設備,并成為海爾、力諾、清華陽光太陽能系列產品的配套商。
由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中國太陽谷”,匯集了全球高端太陽能核心技術,每年有500多項新技術轉化成生產力,成為目前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研發及生產基地。根據規劃,“中國太陽谷”將被打造成世界級可再生能源的研發檢測中心、制造物流中心、科普教育示范中心、觀光旅游中心和國際會議中心。
目前,全市擁有30多位行業頂尖水平的科學家團隊,與國內中科院及多所著名大學聯合建立了科研機構。目前德州擁有太陽能產品專利589項,承擔國家“863”等太陽能科研課題20多項,建設了國家太陽能專利產業化(德州)試點基地與全國專利技術展示交易中心,自主知識產權率達95%以上。
德州市按照“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生態經濟、建設和諧德州”的總體要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特別在太陽能應用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太陽能的廣泛應用,使德州年節約超過64萬噸煤或20億千瓦時電,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71萬噸、二氧化硫1.6萬噸。
在推進太陽能產業發展上,市政府給予大力扶持,不斷健全完善配套措施。在政策、土地、環境和企業上市等各個方面傾力培植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同時通過自我膨脹、內引外聯、產業延伸、股份合作等措施推動太陽能產業群體擴張。另外,市里還專門成立“中國太陽城”戰略推進委員會,確保各項政策順利推行。
近幾年,我們加大了太陽能產品推廣利用力度。一方面實施“百萬屋頂”計劃,目前市區居住建筑全面進行建筑與太陽能一體化示范設計和施工,全市住宅小區太陽能熱水器推廣應用率達到50%,市區達到95%以上。另一方面實施“百村浴室”工程,全市已有200多個村莊安裝了太陽能浴室。這里有長達10公里的太陽能路燈大道,有完全依賴太陽能提供熱水、制冷、取暖、照明的“零排放”建筑群,還有中國第一個太陽能博物科技館。長河公園成為全國首家全部利用太陽能照明的景區。去年被國家財政部、建設部列為“國家可再生能源應用示范城市”。通過大力發展太陽能產業,德州的“太陽城”城市品牌已經享譽世界。
在太陽能產業得到長足發展的同時,超前謀劃,搶占先機,著力構建穩定、經濟、清潔、可持續發展的能源供應及產業發展體系,推動了生物質能、風電裝備制造等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取得多項突破,風電裝備制造業初具規模,被國家科技部命名為“國家火炬計劃德州新能源產業基地”。截至2009年底,全市新能源產業年銷售收入達220億元。
為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德州計劃用5年時間通過壯大龍頭企業、膨脹產業規模、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使新能源產業成為全市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到2020年,建成國內知名的新能源產業技術中心、制造中心、信息中心和國內一流的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基地、知識創新基地、高層次人才聚集基地,實現銷售收入1200億元,真正把德州打造成全國“新能源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