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葉榮添 攝影 · 楠楠
劉永好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今年兩會開幕的前夕,劉永好像往年一樣召集媒體座談。距開會還有半小時,北京貢院9號的會客廳內就已坐滿了各家媒體的記者,工作人員不時搬來椅子。下午4點,劉永好準時現身,媒體立即一片騷動。
與往年不同,今年劉永好不再是一人出面,他身邊多了央視主持人芮成鋼。劉永好則依舊是一身黑色西裝搭配敞口的白色襯衫,面帶微笑。善做類比,不屑套話,痛快利落是劉永好的談話風格。
此次劉帶來了六個提案,其中四個是關于三農問題,另兩個是關于災后重建及民營企業發展的問題。其中首提“新五農”概念,在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基礎上,增加了農村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劉永好認為,新“五農”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好辦法,新“五農”的探索和實踐,新希望集團已經實驗了5年。5年的時間里,他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新希望集團組建了上百個專業的“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養豬合作社”、“養雞合作社”、“養魚合作社”、“養牛合作社”,而這些合作社都是以農戶為主導的。在這個體系里,公司建立了“科技服務小分隊”來幫助農民提高科技含量,同時提出全產業鏈的概念,將產業鏈從種植延伸到養殖、飼料、屠宰、肉食品加工等等一條龍,也把這些農民組織起來,進行專業分工,在提高這個產業鏈上的價值和總體價值的同時,還提供一系列的金融、保險服務。
“過去這一年里我們已經為農民朋友提供了超過10個億的擔保,極大地支持了農民生產的發展、規模的提升、產業鏈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設。我們組建了16家農村專業金融擔保公司、地區養豬擔保公司、地區養雞擔保公司,為參與這個體系的農民朋友提供銀行貸款的擔保,讓他們能得到金融方面更多的支持。” 劉永好說。
中國新時代 2010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