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長娟,弭道彬
濟南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章丘分局,山東 章丘 25020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鄉鎮企業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迅速崛起,對增強國民經濟實力,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已成為鄉村兩級集體收入的生根來源。隨著市場競爭的壓力加大,我國主要產品已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對質量要求愈來愈高,鄉鎮企業產品質量水平差、檔次低的問題日漸突出,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影響企業經濟效益,影響整個經濟運行質量的一個突出問題。近兩年,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國家監督抽查產品質量合格率是:大型企業93%,中小型企業70%,而鄉鎮企業僅為66%。更有極個別鄉鎮企業成了制造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基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質量意識差是鄉鎮企業產品質量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2)企業質量管理基礎差,技術基礎薄弱是質量水平低的主要原因。
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增強競爭意識、風險意識力法制意識,主動面向市場,接受用戶、社會和政府的監督;積極開展“質量興業”、“質量興廠”等活動,努力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企業質量保證機制。
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很多,如原料、工藝裝備、設計原理、工藝先進性、加工技術水平、技術標準和社會協作條件等,但產品質量的優劣最終決定于是否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需要所具備的適用性、可靠性、經濟性、安全性和耐用性等產品自然屬性或質量特性。這些產品質量特性和屬性大多是可以用技術手段直接計量檢測的物理量、幾何量。對于那些由于科學技術水平的原因而暫時還不能直接用物理量、幾何量、傾瀉量來衡量的產品質量特性,一般也是盡可能用它們的模擬量、轉化量和導出量來代替,從而能科學的用計量檢測手段來定量地、客觀地評價產品質量是否合乎技術標準。評定產品質量要憑“數據說話”,實際就是要憑準確可靠一致的計量檢測的量值來評價,不僅產品質量的最終檢驗是如此,原材料、外協件、外購件以及中間半成品也是如此。從質量管理發展的實踐來看,無論是從最初的質量檢驗階段,無疑都是以完備的、科學的計量檢測體系為技術基礎,因為評定質量特性的量的可比性,即便是導出量、模擬量、轉化量,也必須領帶于測量數據的單位統一和量值準確可靠。因此,必須加強企業計量工作,要充分發揮計量檢測工作在產品生產各個工序的監督和保證作用。
原材料的質量是否符合產品設計要求,不僅決定了最終產品品質,而且也影響加工的工藝性能。要用各種計量檢測儀器進行分析化驗和測試,對原材料以及外購件、外協件進行把關,消除生產產品質量的隱患。許多產品的技術標準,都要求憑計量測試數據說話,如零件的耐磨性,用硬度值和粗糙度來表征。計量是控制生產過程工藝參數,確保加工質量的重要技術措施,生產中各工序的控制參數都要通過計量器具檢測才能顯示出來,無論是人工測量還是儀表的自動顯示,都是保證加工質量,最終生產出合格產品的主要工藝措施。
因此,企業必須加強計量管理工作,重視對計量的投入,使計量器具的配備符合要求,按周期檢定,保證量值準確可靠。積極采用計量器具分類管理、標志管理、數據管理和計算機管理等先進管理方法,完善企業內部計量保證,提高企業計量管理水平,充分發揮計量工作的重要作用,從而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
生產企業必須制定并嚴格遵守原材物料進貨驗收制度和產品出廠檢驗制度,檢驗后應有詳實的記錄。但從目前總體來看,絕大多數鄉鎮企業投資含量低,技術力量薄弱,產品質量檢驗的儀器設備普遍十分簡陋、欠缺,以至有相當數量的產品處于未檢驗檢驗即出廠的狀態,生產的產品及進廠的原材料、外購件、外協件合格與否,生產企業根本不清楚。
《產品質量法》第七條規定:“產品質量應當檢驗合格,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奔串a品出廠時應當經過檢驗,質量應當符合相應要求,不得以處理口或者劣質品作為或者充當合格品,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應當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即生產者生產的產品,在其產品或者產品的包裝上應當具有生產者出據的用于證明產品質量符合相應要求的證件。包括合格證、合格印章等。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是產品的生產者對其質量為使用者所作出的責任承諾。它只能用在經檢驗合格的產品上,未經檢驗或經過檢驗但不合格的產品不能使用。但是,現在往往有些無出廠檢驗能力的企業也將合格證與產品一起出廠。這種作法與法律規定企業的義務和責任是相違背的。
因此,企業要有長遠眼光,在檢驗環節上舍得投資,配備相應的檢測儀器設備,培訓專兼職檢測人員,具備符合環境條件及工作條件要求的實驗室,從而符合相應規定。如果確實無條件購置檢測儀器設備及無法具備相應條件的,企業應當建立委托代檢制度,以合同形式與有檢測能力的單位建立委托代檢關系,通過對產品的檢測,促進產品質量的提高。
雖然鄉鎮企業的產品質量問題突出,造成產品質量水平低的因素較多,但我認為,通過廣大鄉鎮企業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抓好基礎管理和薄弱環節,對存在的不足認真整改,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鄉鎮企業產品質量的提升并非遙不可及,鄉鎮企業產品質量的振興大有希望。
[1]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4]質量振興綱要(1996年-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