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永奇
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廣播電視局,內蒙古烏拉特前旗 014400
廣播技術是一項依靠電子技術而發展起來的并用途日益廣泛的技術,而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廣播技術也在迅速發展,例如,傳統模擬廣播作為信息傳播的一種手段,以方便快捷的特性為大眾服務。伴隨著數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廣播也有了飛躍式的發展,迎來了新的轉機,迎來了數字廣播時代。
數字廣播就是通過用全程數字技術來處理廣播中的信號,數字化了的音頻信號、視頻信號,以及各種數據信號,在數字狀態下進行各種編碼、調制、傳遞等處理,使信號處理全程數字化,對于音頻廣播而言就是使音頻信號在經過制作、傳輸、發射等環節后,仍能夠重現原音,這一方面依賴于大規模數字電子電路的飛速發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數字化的好處,能夠使得信號傳輸以及處理失真最小,使得數字廣播技術不會像傳統的第一代模擬廣播,因受到各種干擾而出現失真現象。因此,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轉型、實施數字廣播是廣播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數字音頻廣播起源于德國,數字廣播技術的基礎是Eureka 147標準,即數字音頻廣播(DAB)系統標準,歐洲國家合作開發的數字音頻廣播(DAB)技術在1995年秋正式投入使用。DAB是基于數字廣播(DAB)傳輸平臺,傳輸包括音頻、視頻和數據等多媒體信息的數字廣播技術。
DAB廣播優勢在于基于數字技術,最高碼率達1.5Mbs,可以傳輸高容量內容,可以提供CD音質,及一些清晰度不錯的視頻內容。另外,DAB技術的升級版DAB+,它是構建在原有DAB的基礎上,它的效果在傳統的頻塊里面傳輸MP2可以提供9套128k的音頻廣播節目,而在aac-Plus里面可以提供28套40k外加1套32k音頻廣播節目,大大提高了利用效率。在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期間,實現了用DAB手機看奧運直播節目,最近,HD Radio試驗又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原計劃用DRM進行奧運會的短波國際廣播卻未能實現。
2004年制定的數字調幅廣播Drm(Digital radio mndiale)技術標準,是一種在原中短波頻帶內,仍占用9kHz(或l0kHz)帶寬,可提供無干擾的接近調頻立體聲質量的廣播技術。我國以實現調幅(AM)廣播數字化為目標的世界數字廣播(DRM)集團于1998年3月在我國廣州宣告成立后,10年多取得了很大的進展,2007年,國際電聯(ITU)還同意DRM可用于熱帶頻廣播。熱帶頻廣播占用3200~5900kHz頻段,采用準垂直投射天波(Near Vertical Incidence Sky wave, NVIS)發射,可以在廣大區域內進行全國(區)覆蓋,而不受起伏地形的影響。2009年1月16日,全印廣播電臺用德里的250kW短波發射機開播了對歐洲的5小時節目,而俄羅斯之聲(VoR)則開始了對印度的印地語廣播。
HD Radio(High-Definition Radio)是一種數字廣播技術,工作頻率和當前分配給AM和FM電臺的頻率一致,利用正交頻分復用(OFDM)數字技術,HD Radio基于IBOC(帶內同頻道)技術,是由iBiquity Digital公司開發的。HD Radio與傳統的模擬廣播相比較,HD Radio數字廣播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具有水晶般清晰通透的音質——它將AM廣播音質提升到了調頻立體聲的水平,將FM廣播音質提升到了CD水平。美國于1998年提出的帶內同頻(IBOC)數字音頻廣播后來發展為HD Radio(高清晰度廣播)系統, 最近幾年,美國與世界各地發展很快,我國也做了初步試驗。
HD Radio工作機制與傳統電臺相兼容,利用同樣的發射頻譜、發射儀器、廣播發射塔,可以在傳統的頻道上增加數字廣播的能力,也即在現有廣播分配信道內同時傳送模擬與數字信號。2002年HD Radio技術被美國FCC批準為美國AM與FM波段的數字廣播標準。它在不影響現有模擬廣播的前提下,使用現有模擬廣播的頻譜提供高清晰度的數字聲音廣播與數據業務。
利用廣播衛星向地面轉播電視或聲音廣播信號,供一般公眾直接接收的廣播方式。自從1963年7月美國發射成功世界上第1顆同步通信衛星“同步Ⅱ號”后,衛星通信得到很快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各國開始發射實驗用的廣播衛星。到80年代衛星廣播進入實用階段。衛星廣播系統與地面廣播系統相比,有許多優點。接收赤道同步軌道上的廣播衛星轉發的信號時,由于仰角高,電波受高山或建筑物阻擋少,所以衛星廣播能直接覆蓋全部國土,不需要在地面上再建設全國性的微波中繼節目傳送網,衛星廣播的傳輸環節少,不易受自然災害的破壞,接收的圖像不會出現重影。另外,衛星廣播增加了新聞報道的靈活性和及時性,可以利用現場已架設好的移動上行站直接把節目送往衛星。外地節目也可直接送往衛星,或由全國若干個電視中心定時輪流地把節目送上衛星向全國廣播。
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每一項新技術開發和成功應用,不但能培育一個新的消費市場,帶來巨大的利潤,而且往往還可以給所謂的“舊產業”提供再次騰飛的機會,也是許多產業進行轉型或者二次創業的機遇。當前,廣播數字化引發了一個全球范圍的發射機與接收機的大市場,全世界現有約1000臺,而我國2004年底即有中、短波、調頻發射機22691部,中、短波、調頻發射臺有17000多座,數字化是振興我國民族工業的良機。如果我國企業能夠積極地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參與到國際競爭中,而不是消極地等待,或者過分依賴于原有舊產品所取得的市場地位,一定能在數字廣播市場中開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1]盛國芳,吳智勇,曹元莉.HDRadio傳輸系統實驗室性能測試.廣播與電視技術,2009(4).
[2]徐濤.中波應用DRM技術應考慮的電波傳播因素.廣播與電視技術,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