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曉燕
(永仁縣林業局,云南永仁 651400)
永仁縣國土面積21.5萬h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17.9萬hm2,占全縣總面積的83.1%;非林業用地面積 3.6萬hm2畝,占 16.9%;全縣森林覆蓋率81.9%,其中有林地覆蓋率65.9%,灌木林地覆蓋率16%。林業用地中,有林地面積14.2萬hm2,占林業用地的79%;灌木林面積3.5萬hm2,占林業用地的19.3%;未成林造林地面積605.9hm2,占林業用地的1.3%;疏林地面積251.9hm2,占林業用地的0.1%;荒山荒地面積1 702.7hm2,占林業用地的1%;活立木蓄積量870.09萬m3,人均占有森林面積1.4hm2。至2009年12月,全縣境內7個鄉鎮均有板栗種植,共有0.5萬hm2,投產見效0.4萬hm2,總產量達1 624t,總產值達1 059萬元。永仁縣的板栗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實現了規?;N植,基地化發展,并逐步顯示出它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出現了很多依靠板栗脫貧致富的典型,但板栗產業在發展中也存在投入少,管理差,優良品種少,科技力量不足,板栗市場營銷缺乏規范和引導,加工儲藏能力差,產后服務體系滯后等問題。
永仁縣林業科技推廣中心及林業產業辦、森林病蟲害防治站近3年對永仁縣內連片種植面積較大的大奮田、大嘎、箐頭、夜起蓮、維的縣林業局板栗園等中栗實象的生活習性、形態特征、為害癥狀和發生規律進行觀測研究在永仁縣境內栗實象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為化蛹盛期,經25d左右成蟲羽化,羽化后在土中潛伏8d左右成熟。8月上旬成蟲陸續出土,上樹啃食嫩枝、栗苞吸取營養。8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栗苞上鉆孔產卵,成蟲咬破栗苞和種皮,將卵產于栗實內。一般每個栗實產卵l粒。成蟲飛翔能力差,善爬行,有假死性。經10d左右,幼蟲孵化,蛀食栗實,蟲糞排于蛀道內。栗子采收后幼蟲繼續在果實內發育,為害期約30d。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老熟幼蟲從果實中鉆出入土,在5~15cm深處土室越冬。
可利用我國豐富的板栗資源選育球苞大,蒼刺稠密、堅硬,且高產優質的抗蟲品種。
在板栗園的管理中狠抓源頭治理,清除園地板栗以外的寄主植物,特別是不能與茅栗混栽的植物。撿拾落地殘留栗苞集中燒毀或深埋,提高栗園“衛生”條件。冬季墾復改土,深翻10~20cm,搗毀越冬幼蟲土室,減少蟲源。
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蟲出土之際,用農藥對地面實行封鎖,可噴灑5%辛硫磷粉劑、50%殺螟松乳劑500~1 000倍液、80%敵敵畏800倍液等藥劑。8月中旬成蟲上樹補充營養和交尾產卵期間,可向樹冠噴布90%晶體敵百蟲1 000倍液、25%蔬果磷1 000~2 000倍液、20%殺滅菊酯2 000倍液或40%樂果1 000倍液等藥液。樹體較大時,亦可按20%殺滅菊酯,使用柴油為1∶20的比例用煙霧劑進行防治,效果都很好。
利用成蟲的假死性,于早晨露水未干時,在樹下鋪設塑料薄膜或床單,輕擊樹枝,兜殺成蟲。及時采收,栗果成熟后及時采收,盡量做到干凈、徹底,不使幼蟲在栗園內脫果入土越冬。溫水浸燙,將新采收的栗實在50~55℃的溫水浸泡15m in或在90℃熱水中浸10~30s,殺蟲率可達90%以上。要嚴格把握水溫和處理時間。處理后的栗實晾干后即可沙藏,不影響發芽。
栗實脫粒場進行土壤藥齊處理,以消滅脫果入土越冬幼蟲。通常用3%~5%辛硫磷顆粒劑,1m2用50~100g混合10倍細土撒旗并翻耕,在幼蟲化蛹前均可進行。
將新脫粒的栗實放在密閉條件下(容器、封閉室或塑料帳篷內),用藥劑熏蒸,藥劑處理方法如下。
(1)溴甲烷。1m3栗實用藥60g,處理4h。
(2)CO2。1m3栗實用30m L,處理20h。
(3)56%磷化鋁片劑。1m3栗苞用藥21g,1m3栗口實用藥18g,處理24h。
注:本文參考引用永仁林業志及永仁縣統計局、永仁縣林業科技的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