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芬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患者也越來越多,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各臟器功能減低,體弱多病,心理機能也逐漸衰弱。因此,護理人員必須針對老年人感知能力降低、反應遲鈍和注意力分散等特點做好基礎護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對老年患者進行基礎護理呢,現淺談如下。
老年患者特別注意護士的儀表行為,而護士是維護人類健康、實行救死扶傷的天使,應具備高尚的醫德,熱愛本職工作,具有獻身精神,和藹可親的服務態度,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和精益求精的業務技術。以親切、科學、優美、勤快、輕柔的體態語言作為準則,給患者一種態度和藹、熱情、認真、準確及時、儀表端莊、整潔文雅、口琴手快、緊張有序、輕柔輕巧、體貼入微的良好印象,讓老年患者感到一種親切感,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一種疾病可表現出其他疾病的癥狀或體征,作為一名護士,必須認真仔細地觀察病情,精心護理,才能配合醫生診斷和治療,使患者早日康復。
老年人由于各臟器功能減退,加上疾病,脾胃虛弱,咀嚼又不方便,常常對飲食有特殊的要求。對此、老年患者的飲食應易于消化吸收,富于營養、主、副食搭配合理,一定量的粗纖維,充足的水分;并鼓勵老年患者多食酸奶、豆漿,特別是富含葉綠素、維生素的蔬菜,新鮮水果等,并根據病情需要配制特殊膳食。因為合理的膳食搭配、科學的加工制作,不僅可以喚起老年患者的食欲,增加消化系統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激發患者戰勝病魔的能力;而且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健康。
任何一種藥物有利必有弊。老年人由于機體老化與衰退,且常常患多種疾病,若用藥不當,可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殘疾或死亡。因此,護理人員必須熟悉藥物性能及配伍禁忌,合理用藥,了解藥物的作用、副作用、常用劑量、給藥目的。并結合患者的體質、心、腦、肝、腎功能,隨時觀察用藥后的反應。口服藥應看到患者服下,因老年患者常常健忘易漏服,而達不到治療目的。肌肉注射應根據患者的體型胖搜選擇合適的針頭,采用無痛注射法將藥物注入;老年患者因長期肌肉注射易形成硬結,可用熱敷、理療、按摩等方法促使其對藥物的吸收。老年患者血管脆性大,靜脈易滑動,導致給藥難度大;靜脈穿刺困難,應注意保護血管,盡量做到穿刺一次成功。對補液患者應嚴密觀察,控制滴速,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處理。
老年患者由于動脈硬化,汗腺萎縮,汗液分泌減少,常常皮膚易產生角化、干燥、有皺褶,敏感度降低。易破損干裂而引起感染。對于這類老年患者,在洗浴時,應用中性肥皂擦洗,涂潤脂油以保護皮膚。對于并不能移動軀體或癱瘓長期臥床的要勤翻身,更換床單或改變體位,局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褥瘡發生。對已發生的褥瘡,可用“速潰寧”外擦。
有一個安靜、整潔、舒適的醫療環境,對老年患者的治療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護士對老年患者住院要熱情耐心、細致,消除和減少病房的噪音、惡情刺激,讓老年患者身心保持最佳狀態。腳下稍有障礙容易跌倒,因此病房、走廊、衛生間、樓梯及拐角處要清除障礙物,并保持一定的亮度。對臥床老年患者應嚴禁吸煙,并勸其戒煙,以防火災發生。
對昏迷、癱瘓患者,應在床兩側加床欄,防止墜床;老年人怕冷,習慣用熱水袋,要注意熱水袋的溫度及袋包布厚度、防止燙傷;老年人唾液分必量少,進食或服藥時,常易哽咽喉部噎住,需給充分服藥用水,進食進藥不要太急;有假牙的患者當術后尚蘇醒,要取下假牙,以防誤咽。
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是提高醫護質量和老年患者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預防院內感染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強思想教育,提高醫護人員的管理水平,提高對老年患者的高度責任感,從思想上認識院內交叉感染的危害性。二是加強老年患者的管理,控制傳染源。做到嚴格探視制度,控制病房的人流量。三是注意病房床位的管理及消毒。四是加強無菌觀念,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規范無菌技術操作,切斷傳播途徑。把院內感染率列為科室質量考核標準之一,做到月有監控,季有分析,半年有總結。
對老年患者的康復指導,一是在精神上消除或減輕心理障礙,配合治療。二是生活中避免突然用力的動作,以防意外事故發生。三是注意季節保養,冬季注意保溫。四是飲食調養,忌暴飲暴食,晚飯不宜過飽,適當地進食一些高纖維素以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五是睡眠調養,睡前避免情緒激動,不飲刺激性濃茶、咖啡,睡前用熱水泡足以助睡眠。六是加強體育鍛煉,根據不同年齡與體質,給適量的運動,如太極拳或床上肢體鍛煉和肌肉按摩;體弱者能早晚散步。在不影響病情恢復下,做到動靜結合,改善血運。
注意飲食衛生,不暴飲暴食,禁食煙酒,生冷,腐敗或帶有刺激性食物。在可能條件下,適當加強身體素質的鍛煉。遇身體不適應,隨時來醫院檢查或定期復查。加強營養,食用高蛋白、高纖維與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總之,對老年患者的基礎護理,如果在尊敬和體諒老年患者的環境中做好基礎護理工作,使其產生親切感、舒適感、安全感和信任感,不僅對老年患者的治療康復有著重要意義;而且也符合現代老年醫學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