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芹
中藥湯劑是最具中醫(yī)藥特色的中藥劑型,以其隨證加減、靈活組方、吸收較快等優(yōu)點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但因調配、煎煮、攜帶不便等缺點阻礙了它的發(fā)展.改革湯劑勢在必行。中飲片顆粒劑的研制和應用是對湯劑改革的一種可喜的嘗試。
廣義的中藥顆粒飲片主要包括以下幾類:一類是“中藥顆粒型飲片”,或稱中藥“鏡片顆?!薄胺蹌薄爸笊ⅰ?。即將中藥材凈選除雜后干燥,由過去的切制規(guī)格現粉碎成一定粒度的顆?;虼帜浻谠餃缇?,然后按不同規(guī)格包裝,供臨床調配入藥。第二類為“濃縮顆粒劑”或稱“濃縮顆粒料”、“浸膏顆粒劑”。產品主要有“單味中藥濃縮顆粒劑”即由原動、植物藥材經炮制加工成飲片。經現代工業(yè)提取、濃縮、干燥、制粒而成。每味顆粒劑,作為傳統(tǒng)飲片的替代品,供臨床配伍使用。還有“復方中藥濃縮顆粒劑”,如“小青龍湯”浸膏顆粒。另外還包括“藥對”浸膏顆粒劑和經驗方和經典方浸膏顆粒劑,如石膏知母浸膏顆粒,人參黃芪浸膏顆粒。
在中藥發(fā)展過程中的第二個階段,原藥材經過粉碎成一定大小后再入藥的階段實際上就是中藥顆粒飲片的原始雛形。在中藥發(fā)展進入傳統(tǒng)飲片階段后繼續(xù)保持的“煮散”是發(fā)展中顆粒飲片的實踐基礎。近年隨著西藥的進入,眾多制劑的出現,中藥傳統(tǒng)飲片越來越暴露出它的弱點和不足。近年的調查資料顯示,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原始飲片煎煮的湯藥,全國中藥傳統(tǒng)飲片產量正以14%、28%的速度遞減。鑒于現狀,早在80年代就引起我國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領導及藥學工作者的重視,明確指示對中藥材飲片要進行研究改革。十幾年來,國內不少醫(yī)藥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中藥顆粒飲片是近些年中藥飲片改革的一個產物。
中藥顆粒飲片是在傳統(tǒng)中藥飲片的基礎上生產的。它是在中醫(yī)藥理論的指導下,采 用現代科學技術,對中藥道地藥材進行凈選、悶潤、切片、炮制、制粒、干燥、滅菌,單味定量包裝而成,生產工藝主要是根 據各類藥材的特性來確定的。中藥材的來源有植物、動物和礦物類,品種多,性質差異大,使顆粒飲片的生產工藝要考慮多種因素。首先按要求進行炮制,如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使藥材保持傳統(tǒng)性味。然后是制粒機械和制粒方法的選擇,如“萬能磨碎法”,適用于大多數根莖,全草、礦物類藥材。“拉絲切段法”適用于纖維較大、粉質多、含水量大、韌 性強及部分葉、花、果實、全草類藥材?!捌颇シā边m用于果實 類、種子類、油性、易碎類藥材?!皵D壓切斷法”適用于含粘液 質類、含糖類、軟膩動物類藥材?!扒袛嗥颇シā边m用于莖木類 藥材。各類藥材及各種方法的生產工藝通則為:選料、去雜、切片.炮制、制粒、烘干、分裝、檢驗、包裝。中藥濃縮顆粒劑是將中飲片單味或復方提取有效成分,經低溫濃縮,瞬時干燥后制成顆粒,然后真空包裝配方使用的。制作工藝通則為選料、去雜、工業(yè)提取、濃縮、干燥、制粒、分裝、檢驗、包裝。
4.1 符合中醫(yī)理論體系,療效可靠 中藥顆粒飲片以符合炮制規(guī)范的飲片為原料,在臨床使用中遵循了中醫(yī)整體觀念和辯證施治的原則,可以隨證加減,靈活運用,基本保持了湯劑的特點和功效。
4.2 制作科學,質量可靠 中藥顆粒飲片的研制采用了現代科學技術,如實行了多成份提取法,針對不同飲片的質地和性味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應用低溫濃縮、噴霧干燥、干式制粒等先進工藝,最大限度地提取藥用成份,保持飲片的原汁原味,盡可能地減少加工過程中對藥用成份的破壞,使藥品質量得到保障。
4.3 計量準確,使用方便 中藥顆粒飲片可根據臨床需要包裝成不同劑量的小包,用鋁塑復合膜包裝,防蟲防潮,便于攜帶。服用時不再需要繁瑣的煎煮,只需用開水沖服即可,這樣就大方便了患者。
中藥顆粒飲片的優(yōu)點是體積小,表面積大,有效成份煎出率高,方便貯存,并可節(jié)省藥村。
總之中藥顆粒飲片可使中藥的調劑更加快捷、準確,也可使中藥的運輸、貯藏、保管更為輕松便捷,它可以為中藥藥劑帶來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