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麗
護理質量的高低與護士長有極重要的關系,尤其是新護士長的工作需要摸索,本人是在人事制度改革中通過競聘走上護士長工作崗位的,現就擔任護士長1年來的心理調節談談自身的看法與體會。
新上崗護士長經歷了由護士到護士長,即被領導者到領導者,充當護理組織決策人和組織者的角色,如何適應這個角色轉換,首先應知曉這個角色的本身就是對自身工作的肯定,心理上一種不辜負領導和組織的培養感,有一股巨大的工作熱情,凡事講認真和完成。再者是隨著這種角色的轉換,位置的變化,周圍的人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有期望的,觀望的,嫉妒的,不平衡的,所有這些不同的心態導致了往日彼此間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使新上崗的護士長心理上產生要處理好各種關系的愿望,至于這種愿望的實現與否則要等護士長投入工作后再論。
護理事業的發展,要靠臨床護士認真的工作。這其中離不開護士長辛勤勞動與科學管理。新上崗護士長要做好工作,首先要學會管理,運用管理。管理的好壞又由于其自身的心理素質密切相關。一個優秀的護士長必須具備對護理事業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成就欲,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自知之明之心,有魄力、有謀略、善決斷、寬于待人、作風民主、富有創造性,堅持真理,克服偏見,應有用人之心,用人之眼,知人善任。新上崗護士長具備了以上良好的素質,就能學會管理,掌握管理,在管理中學會自我心理調節。
近幾年,人們逐漸重視其對心理護理的主體研究,諸如心理負荷訓練等。作為新上崗的護士長,我認為有必要進行此項訓練,以適應護理管理中的各種矛盾及醫學模式的改變,其訓練內容有:①確定信念強度,堅定從事護理事業的信心;②培養積極感情,積蓄負荷試驗;③提高護理管理智能水平,奠定負荷基礎;④培養健全的人格,增強心理耐受。護士長優良的心理品質不是天生的,而是長期護理實踐中養成的。積極主動地接受心理負荷鍛煉,有利于培養優良的心理品質,提高護士長對刺激的耐受力,避免產生負性心理狀態。
良好的心態,能夠觸發工作熱情、工作干勁,產生積極進取的思維,以此完善工作方法。一個好的護士長應該要具備穩定的心理狀態,這樣才能帶領護理組完成護理任務。
群體氛圍直接影響著新上崗護士長的心理,一個護理群體的成員包括主管護師、護師、護士等中初級人員,不同的技術層次、年齡,性格及信念形成不同的心理傾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情感需求,調整不當就會產生負性心理,我認為,首先通過正常的心理管理,促進正常心理狀態的發展,提高護理成員間心理相容水平,消除社會偏見及誤解而產生的失衡感,克服排斥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氣氛,發揮出群體功能,爭取獲得最佳的管理效應;其次,護士長注意提高自己領導藝術性,不僅做護理學科的帶頭人,還要做護理成員的貼心人,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精神,理順各成員間及其與外界人際關系的協調性,使護理組成為大家心情舒暢、團結協作、凝聚力強的穩固群體,推動護士長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