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峰 王慶豐 趙興濤
肝血管瘤是肝臟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肝血管瘤治療方法很多,包括保守觀察、手術切除、肝動 脈結扎或肝動脈栓塞、微波固化、射頻等,甚至肝移植治療。目前認為手術切除是治療肝血管瘤的首選方法,許多患者因其較高的經濟費用和較大風險及副損傷而延誤治療,而對于少血供型及血管嚴重迂曲的肝血管瘤肝動脈栓塞的療效又不理想。
近年發展起來的經皮穿刺藥物注射治療肝血管瘤已被公認,注射藥物分為無水酒精、魚肝油酸鈉、乙酸等多種,療效多不理想。我們率先采用經皮肝穿刺注射博來霉素碘化油乳液治療肝血管瘤,開辟了微創治療肝血管瘤的新途徑,已取得理想療效,國內外尚未見報道。
1.1 臨床資料 肝血管瘤患者11例,男2例,女9例。年齡24~66歲,平均39.6歲。所有患者均經彩超、CT、MR及AFP診斷。其腹脹、肝區脹痛不適7例,體檢發現無癥狀4例,病灶大小5~12 cm,平均7.3 cm。
1.2 方法 取博來霉素8~16 mg溶于超液化碘油10~20 ml中備用,先經B超定位后,消毒鋪巾局麻下經B超引導以21 g無創脊柱針穿刺進入瘤體,拔出針芯回抽見血后注入藥物。再根據病灶大小選擇多點注射。治療后平臥4 h。
1.3 療效判斷標準 ①臨床自覺癥狀:如腹脹、肝區脹痛消失;②腫瘤大小變化。
1.4 治療后療效觀察 本組11例肝血管瘤在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注射博來霉素碘化油乳液成功率為100%,患者對治療比較耐受。治療前、后的最大切面面積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表明治療完成后1~3個月瘤體平均縮小52.6%,總顯效率100%,隨訪復查硬化或縮小的瘤體穩定。
經皮肝穿刺注射博來霉素碘化油乳液治療肝血管瘤與傳統療法比較,可顯著提高肝血管瘤的近期臨床治療效果,作用肯定,是目前治療肝血管瘤行之有效的辦法。遠期療效還有待于大量增加臨床病例及長期隨訪,以進一步評價其臨床治療價值。肝血腫瘤管瘤是肝臟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患者需一種創傷小、費用低、療效確切的治療辦法。本技術為患者提供了一種高效微創低費用的較理想的治療方法。此方法操作簡便,易于開展、推廣。經皮肝穿刺注射博來霉素碘化油乳液治療肝血管瘤國內外尚未見報道。
博來霉素碘化油乳液使血管瘤內小血管、血竇內皮破壞,血竇腔閉塞,血蛋白凝固變性。碘化油乳液栓子和血栓形成,使瘤組織缺血、壞死,最終達到治療目的本研究應用必將降低患者治療費用,減輕患者外科手術創傷痛苦,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