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芹
支氣管哮喘是機體對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種-支氣管變態反應性炎癥性疾病,簡稱哮喘。目前認為本病是多基因遺傳病,受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雙重影響。臨床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性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我國患病率為 1%~4%,兒童患病率高于青壯年,城市高于農村,老年患病率有增高趨勢。40%的患者有家族史。支氣管哮喘的患者護理措施是:
1.1 環境與體位 有明確過敏原者應盡快脫離。提供安靜、舒適、溫濕度適宜的環境,保持室內清潔、空氣流通。根據病情提供舒適體位,以減少體力消耗。病室不宜擺放花草、避免使用皮毛、羽絨或蠶絲織品。
1.2 飲食護理 不適當的飲食可誘發或加重哮喘,應提供清淡、易消化、足夠熱量的飲食,避免進食硬、冷、油煎食物,避免進食可誘發哮喘的魚、蝦、蟹、蛋類、奶類食物。戒煙戒酒。
2.1 補充水分 哮喘急性發作時,患者呼吸增快、出汗,常伴脫水、痰液粘稠、形成痰栓阻塞小支氣管加重呼吸困難。應鼓勵患者每天飲水 2500~3000 ml,以補充丟失的水分,稀釋痰液。重癥患者遵醫囑,及時、充分補液,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
2.2 促進排痰 痰液粘稠者定時給蒸汽或氧氣霧化吸入。指導患者有效咳嗽、協助叩背有利痰液排出。無效者用負壓吸引器吸痰。
哮喘發作時患者常有大量出汗史,應每天用溫水擦浴,勤換衣服和床單,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和舒適。協助并鼓勵患者咳嗽后用溫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哮喘新發生或重癥患者,有精神緊張、驚恐不安、煩躁焦慮等反應,應多巡視患者,耐心解釋病情和治療措施,給予心理疏導和安慰。
5.1 β受體激動劑 指導患者按醫囑用藥,不宜長期、單一、大量使用,以免產生耐藥性。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如有無心悸、骨骼肌震顫、低血鉀等。嚴重心臟病、高血壓、甲亢等慎用。
5.2 糖皮質激素 吸入藥物治療,全身不良反應少,少數患者可出現口腔念珠菌感染、聲音嘶啞或呼吸道不適,指導患者噴藥后立即用清水充分漱口以減輕局部反應和胃腸道吸收。口服用藥宜在飯后服用,以減輕對胃腸道粘膜的刺激。氣霧吸入糖皮質激素時可減少口服量,當用吸入劑替代口服劑時,需同時使用兩周后再逐步減少口服量,指導患者不可自行減量或停藥。
5.3 茶堿類 靜注時濃度不宜過高、速度不宜過快,注射時間在 10 m i n以上,以防中毒癥狀發生。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心律失常、血壓下降和興奮呼吸中樞作用,嚴重者可抽搐甚至死亡。用藥時最好監測血藥濃度,及時調整用量。發熱、妊娠、小兒或老年有心、肝、腎功能障礙及甲狀腺功能亢進者不良反應增加。合用西咪替丁、大環內酯類藥物影響茶堿代謝,使其排泄減慢,應注意觀察。茶堿緩釋片不能嚼服,必須整片吞服。
5.4 其他 色甘酸鈉,少數患者吸入后,有咽部不適、胸悶、偶見皮疹,孕婦慎用。抗膽堿藥吸入后,少數患者有口苦或口干。酮替芬有鎮靜、頭暈、口干、嗜睡等不良反應,高空作業者、駕駛員慎用。白三烯調節劑有輕微胃腸道癥狀,少數有皮疹、血管性水腫、轉氨酶增高,停藥后可恢復。
6.1 觀察哮喘發作的前驅癥狀 如鼻咽癢、噴嚏、流涕、眼癢、流淚、咳嗽等粘膜過敏癥狀。
6.2 觀察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 注意觀察意識狀態、呼吸頻率、節律、深度及呼吸等情況,監測動脈血氣分析結果,肺功能變化。評估患者臨床分期、分型及病情嚴重程度。
6.3 觀察并發癥的發生 密切觀察患者呼吸困難的程度和生命體征,及時發現自發性氣胸、肺不張、呼吸衰竭等并發癥。
向患者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料,介紹裝置的結構特點,示范和使用方法。囑患者使用前將藥液搖勻,作深呼氣至不能再呼出時,將噴嘴放在口內并閉口包含住噴嘴,經口緩慢深吸氣,在開始深吸氣時噴出藥液,繼續深吸氣至吸氣末屏氣數秒,再緩慢呼氣,休息 3mi n后再做一次。指導患者霧化吸入后及時漱口,學會清潔吸入器及保存方法。
8.1 避免誘發因素 避免攝入引起過敏的食物;避免強烈的精神刺激和劇烈運動;不養寵物;避免接觸刺激性氣體和預防呼吸道感染。
8.2 自我病情監測 指導患者識別哮喘發作的前兆表現和病情加重的征象,學會哮喘發作時進行簡單的緊急自我處理方法。做好哮喘日記,為預防和治療疾病提供參考資料。
8.3 用藥指導 正確掌握氣霧劑的吸入技術,了解使用藥物的用量、用法及副作用。
8.4 心理指導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緊張和焦慮,保證充足的睡眠及休息。根據病情適當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最大程度保持勞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