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飛
急救物品管理包括對急救藥品及各種急救器材的管理,急救物品的管理直接影響物品的質量和患者的安全,關系到患者搶救結果的成敗,所以護理質量標準要求完好率必須達到 100%[1],而我院急救物品使用管理中存在漏洞,易造成病區搶救物品超過保質期,各類物品混放,無專人管理,未做到班班交接,基數不固定等問題,臨床工作中并未引起部分護理人員的高度重視,為了保證急救物品使用質量,確保臨床搶救患者需要,防止差錯事故和糾紛的發生,現就我院急救物品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報告如下。
1.1 急救藥品管理
1.1.1 無基數表 數量不規定,無基數表,用后不能及時補齊,造成藥品準備不足,耽誤搶救用藥,延誤搶救時間。
1.1.2 藥品過期 不能按有效期先后使用,補充藥品在盒內亂放,無近期遠期順序之分,使用時隨拿隨放,以至有些藥品過期,搶救患者時才發現,或護理部質控組檢查時才發現,有些不常用的藥品放在柜內從不查看,不及時更換,造成過期現象。
1.1.3 劑量 藥品劑量與基數不符,如鹽酸地塞米松針,急救柜內規定數是 5 mg/ml,用藥后補充回來的卻是 2 mg/ml,誤導醫生用藥,使用時極易引起差錯。
1.1.4 不熟悉藥物名稱 部分護士只對藥品別名熟悉,而對化學名稱不熟悉,或與相近名稱的藥物混淆,導致藥品核對或用藥時出現錯誤。
1.1.5 各種標識不統一 存在藥品名稱標識不清,不易找到,藥品安瓿上有的是失效期,有的是有效期,造成護士理解錯誤。
1.1.6 未做到認真查對和登記 管理人員未做到認真查對甚至不查對,為了應付檢查登記本質量弄虛作假,不查對急救物品就在登記本上寫上查對無誤,造成藥品多少不一,與基數不符。
1.1.7 未做到班班交接 平時只是周查兩次,期間有人用藥后不補充,下一班也不知道,以致于找不到責任人,造成藥品補充不及時。
1.1.8 未做到專人管理 管理人員不固定,造成責任心不強,人人都不重視,管理混亂,藥品只有人用而無人補充,即使用后補回來的藥品也不放在柜內固定地方。
1.1.9 管理人員素質差 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積極性不高,意識淡漠,對重要性認識不足,造成管理混亂。
1.1.10 有些醫生或護士只圖方便使用或進行口頭交接,用后不補充,給管理人員管理帶來困難。
1.2 急救器材
1.2.1 器材保管 做不到五定(定數量,定點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檢查維修,定期消毒滅菌),儀器生銹損壞,配備物品不完備,不清潔,放置不規范,導致使用時手忙腳亂。
1.2.2 物品不能分柜固定存放 清潔物品與一次性物品不能分開放置,物品不固定,使用后不能歸還原位。
1.2.3 補充不及時 物品種類多,尤其是小物品如棉簽、砂輪、針管等用后不能及時補齊,耽誤下次使用。
1.2.4 醫務人員對搶救儀器不熟悉 對儀器使用不熟練,功能不掌握,甚至不會使用,例如:護士對搶救包內物品不熟悉,對心電監護儀功能不掌握,不會使用,使用時出現錯誤,延誤搶救時機。
1.3 檢查過程中存在問題 有制度落實不到位,病區護士長每周查一次做不到,有時由于工作忙,檢查不及時,督促不到位,長期以往造成護士對急救物品管理意識淡漠。
2.1 固定數量規格 全院統一建立物品基數表,由各科根據急救藥品使用情況和急救柜樣式上報急救藥品、器材基數,由護理部統一審核制作急救器材和藥品管理一覽表,一覽表根據各科急救柜情況,分層使用,有上中下三層和上層、下左、下右之分,每層固定急救物品名稱、數量、規格,過塑后發放給科室,放在急救柜內,放置規范,各科不得隨意變動。檢查或交接班時查對名稱、規格、數量,以便補齊,方便使用。
2.2 建立交接班登記本和藥物使用登記本 做到班班交接,及時補充,交接班登記本和藥物使用登記本均以表格形式制成,交接班登記本內容有日期、時間、藥品名稱、數量、規格、物品名稱和數量、交班人、接班人簽名。這樣可以一項一項查對,防止交接時遺漏。每班使用藥物要登記在藥物使用登記本上,登記內容包括日期、時間、藥品名稱、劑量、用法、使用人和補充人簽字,這樣可以增加責任心,便于查找責任人,不丟失急救物品。
2.3 藥品存放 藥品要放在原盒內,并有有效期遠近之分,遠期的放在盒的左邊,近期的放在盒的右邊,讓科室人員熟悉存放方法,方便管理使用。不常用的藥品專人管理人員要認真檢查失效期,即將失效的藥品與藥房提前更換或在搶救柜內用紅筆做標識,提醒大家注意。
2.4 劑量 補充藥品時開醫囑醫生和拿藥護士共同注意劑量補充準確,如藥房沒有同劑量藥品,補充過來要做標識。
2.5 急救物品固定位置 護理部根據急救柜情況進行了分層,規定物品種類,固定放置層次,藥品按基數表固定順序,以方便快捷使用。
2.6 培養學習的積極性 利用業務學習時間,學習藥物有效期、失效期、化學名稱以及儀器功能及使用等內容。達到人人熟練掌握。教育全科醫務人員非搶救情況下不得使用搶救物品。
2.7 做到五定,專人管理,護士長要指定責任心強、素質高的護士管理,管理人員最少每周檢查兩次并登記。不得弄虛作假、敷衍了事,各種搶救器材要及時補充,及時清潔,消毒、定期檢查維修、定點存放。
2.8 病區護士長檢查落實到位,每病區護士長定期檢查每周至少一次,檢查問題要落實到位,檢查結果要及時反饋、及時整改、并跟蹤結果。
2.9 加強法制教育,定期組織醫務人員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日常工作中要有法律意識,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及時準確對急救物品檢查登記,并將各種登記本保存兩年以上,一旦發生醫療糾紛勢必造成舉證困難,甚至舉證失敗,也就是說,雖然護士在護理活動中無過失,但由于登記缺陷,就可能改變護理記錄的法律憑證作用,在醫療糾紛中護士同樣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
護士是臨床急救物品保管和使用的直接責任人,護士對物品的掌握程度,責任心的強弱,直接影響臨床急救物品的管理和使用質量,而急救物品管理中發現的問題,已不是簡單的護理工作質量問題,其潛在的護理事故,差錯或糾紛,無論是過期藥品還是保管不當效價降低的藥品,一旦用于人體重者危害生命,輕者損害患者的健康[3,4],同樣搶救器材的不足,會延誤搶救時機,將導致搶救失敗。我院經過一年的急救物品規范管理,做到了統一制定急救物品固定基數表,按照基數表使用物品及時登記及時補充,班班交接登記,急救柜內物品放置規范,固定位置,專人管理,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全體護士責任心增強,通過業務學習掌握了急救藥品有關知識和儀器功能及熟練使用,急救物品的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保證了臨床患者搶救,保障患者用藥安全,爭得了搶救時機,提升全院搶救患者質量,提高了成功率。同時也提升了我院的護理管理質量[5]。
[1]姚雪芬,李愛霞,徐芬.急救藥品與器材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中國療養醫學,2009,18(2):106.
[2]田丹生.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及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4):66-67.
[3]呂翠萍.病房藥品管理中的護理差錯隱患.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6):67.
[4]王書杰,史宇翔,蔡大偉,等.防止門診藥房醫療糾紛的有效方法.醫藥導報,2006,25(3):271-272.
[5]魯桂鳴,朱江.病區藥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護理學雜志,2008,23(1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