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京海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醫藥工業的興起,和人們用藥的需求,中藥制劑在臨床用藥的數量逐步上升。中藥治療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而且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明顯低于化學成分西藥。但隨著中藥制劑的大量增多,中藥“有病治病,無病防病”和“中藥無毒副作用”等誤導性商業宣傳日益增加,致使一些人使用中藥制劑時忽視其安全性,造成中毒,甚至死亡的現象時有發生。在臨床上,某些醫生因不辨證施治或隨意加大中藥制劑的用藥劑量,使一些常用中藥制劑出現不良反應的現象也屢有報道。
藥物的不良反應就是:藥物在正常的人用劑量下,用于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調節生理功能時發生的有害的或非期望的反應[1]。中藥注射劑為中藥材經提取,純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人體的溶液,乳狀液及供臨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濃溶液的無菌制劑。不僅保留了傳統中藥的治療特點,而且具有了起效快,作用迅速的特點。隨著中藥注射劑的大量臨床應用,對其治療作用認可的同時,對不良反應的報道也急劇增多。引起了醫藥界的廣泛關注。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
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發生與患者的體質,藥物的有效成分,制劑所含輔料以及所含其他物質,臨床應用,給藥劑量,給藥數度,藥品的儲藏有關。中藥注射劑引起的不良反應類型多種多樣。可累及人體的各個系統和器官。
清開靈注射液是由中藥復方制備而成的,有關報道可引起過敏性休克,急性喉頭水腫,過敏性哮喘。雙黃連注射劑系由金銀花、黃芩、連翹制備而成,可引起嚴重過敏性休克、呼吸困難、剝脫性皮炎等。葛根素注射液臨床上用于擴張血管,可引起皮疹、過敏性哮喘、全身性過敏反應等。穿琥寧注射劑作為抗病毒藥,出現可疑的不良反應,有藥疹、血管性刺激疼痛、胃腸不適、呼吸困難、寒戰、發熱、過敏性休克、血小板減少等。參麥注射劑采用紅參、麥冬制成的,可引起過敏性休克、呼吸困難、死亡等。魚腥草注射液,臨床用于清熱、解毒、利濕、可引起過敏性休克、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莪術油可引起皮疹、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等不良反應。復方丹參注射液在臨床上大量應用。其不良反應表現為寒戰伴發燒、頭痛、惡心等過敏性反應癥狀。有關資料還有因心衰而死亡的不良反應報道。
不難看出,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已成臨床及社會中一種不容忽視的問題,應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并應采取相應的對策和措施,認真做好中藥制劑的不良反應的研究、防治、檢測及管理工作。
筆者認為從以下三個方面的努力可有效地避免和減少不良反應。①研制方面要嚴格遵守《中藥注射劑研究的技術要求》中制定的《中藥注射劑的研制應根據臨床急重癥等用藥需要及療效明顯優于其他給藥途徑》的原則。加強對藥材、提取、分離、純化、制劑全程的控制,從而提高藥品質量。嚴格做好上市前安全性評價工作以及輔料的安全性研究工作;②增強預防意識,做好用藥前的詢問工作。仔細詢問患者的藥物過敏史,以及體質情況,而且必要時進行患者用藥后留觀察 30min以防不測。加強合理用藥,保證用藥安全。醫護人員使用注射劑時應從小劑量、低深度、慢滴速開始用藥,待機體適應后,再逐步增加劑量、滴速;③加強上市后在評價,更高效的發現不良反應信號和探索不良反應發生規律,從而最大限度的預防不良反應的發生。
總之,希望廣大醫藥工作者,準確掌握藥物的各種特征以及藥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特別注意嚴格掌握中藥注射劑的適應證,劑量及配伍用藥,防止濫用,以免產生不良反應,導致藥源性疾病或中毒而死亡。應以現代的,系統的醫藥知識,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合理使用藥物,從而達到最及時,安全有效的治療目的。
[1] 吳永佩.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