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華
惡性腫瘤是導致人類死亡的嚴重疾病,惡性腫瘤患者幾乎都有心理障礙[1]。而心里障礙必然導致疾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的下降,心理護理貫穿于整個醫療護理和康復的全過程,因此對惡性腫瘤患者的正確的心理護理,有著重要的實用性。這要求醫護人員有熟練的護理技術,還要具備心理教育,倫理等方面知識。通過實施系統化的整體護理滿足患者要求,通過心理護理使患者的心理壓力降到最低限度[2]。
由于惡性腫瘤患者承受的精神壓力較大,且治療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易造成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形體改變,更加重了患者的不良情緒反應。根據我們的觀察主要有以下類型。
1.1 否認、回避心理 患者在未確診前往往懷疑自己是否是惡性腫瘤,而一旦被確診為惡性腫瘤,又開始否認,認為一定是醫院搞錯了,這是許多惡性腫瘤患者最初階段的心理反應。每個人活著都有很強的要生存下去的意愿,所以當患者聽到自己得了無異于死亡的惡性腫瘤時,一時間是很難接受的。出于對惡性腫瘤的恐懼,卻不愿意面對自己患惡性腫瘤這個現實,對病情以及任何事情都采取回避態度。
1.2 恐懼、憤怒心理 由于患者對癌癥的片面認識,認為“癌癥”等于死亡[3],有些患者悲觀失望、默默不語,認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癥,很快就會離開親人,離開世界去死;有些表現為:不理解,為什么命運對自己如此不公平,在痛苦的同時常常出現悲觀、失望、焦慮、厭世、抗拒等心理,對用藥產生對立態度,自暴自棄,不配合治療;還有些則表現為:憂心忡忡、心情緊張及對醫護人員的言語、態度十分敏感。或坐臥不安、唉聲嘆氣、感情十分脆弱,再加之腫瘤患者集中在一起,看到的是消瘦,晦暗,蒼白的面容,聽到的是痛苦的呻吟,這些均會給患者帶來緊張,恐懼的心理。
1.3 認可、依賴心理 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的幻想破滅,承認患惡性腫瘤的事實,為了不讓家人難過悲傷,絕口不提病情。患者非常愿意與家人呆在一起,以得到精神上的鼓勵和安慰。同時也產生較強的依賴性,依賴于藥物和其他的一些治療,表現為:性情暴躁、異常挑剔,要求醫生護士給予特殊關照,把“生”的希望全都交付給了醫護人員。
1.4 悲觀、絕望心理 當患者逐漸認識到自己的病治療無望,身體日益衰弱,死神離自己越來越近時,會出現沉默、悲傷、情緒低落。他們對死亡還是感到非常的焦慮,特別的害怕。是因為對所患惡性腫瘤無可奈何才不得已接受死亡的,此時患者不再掙扎,不再存有任何希望,完全聽命于眼前的事實,感到筋疲力盡,興趣與感受逐漸消失,甚至全無,喜歡獨自一人,不再被外界打擾,平靜的走完人生路。
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活動比一般患者復雜,而且會隨著病情的變化而發生心理演變[4]。因此根據患者不同時期的心理狀態,應采取最佳的心理護理措施,使患者從各種煩惱壓抑的情緒中解脫出來,達到最佳心態配合治療。
2.1 對抑郁悲觀的患者 對這類患者,醫護人員應給予極大的心理關注,把病情婉轉逐步地告訴患者,指出治療可能獲得的效果,爭取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同時向患者講解有關治療情況,主要展示醫院先進的設備和介紹醫生的精湛醫術,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使其安心養病。且與患者交談時,要注意傾聽患者的主訴,表示熱心、理解和深厚的同情心,用誠懇熱情、樂觀自信的情緒,嚴肅認真、輕柔敏捷的態度去感染患者,使患者獲得安全和信任。
2.2 對焦慮、恐懼的患者 惡性腫瘤患者或多或少都存在焦慮、緊張、憂郁及恐懼等心理問題,護理人員應采取保護性醫療措施來穩定患者的情緒,使其心情愉快。同時在對患者進行診治護理、輔助檢查的過程中,要態度熱情,語言謹慎,舉止穩定,操作輕柔。此外家屬是患者最親近、最相信的人,他們的關心、鼓勵和支持能使患者的心靈得到安慰[5]。所以護理人員要重視與患者家屬之間的默契配合,消除其不良心理和不穩定情緒。言行要謹慎,切忌談笑風生,對患者敏感的話題應采取巧妙的回避,鼓勵和支持其親人和朋友常來探望,使患者感到受重視,生活在溫暖之中,減輕患者的孤獨感。
2.3 情緒煩躁的患者 情緒波動大是患者在久病之后容易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當患者覺得自己的病情沒有明顯好轉時會出現煩躁、易怒,這時我們應在護理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講解治療的原理,耐心疏導、鼓勵患者,使其把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對個別患者有時將怒氣轉移到醫護人員身上,絕不能以憤怒回擊患者,我們應寬容、忍讓,委婉地與其交談,讓其合理的疏泄心中的煩惱,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同時還可適當配合一些放松治療,從而減輕焦慮、憤怒等情緒,使患者能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延長其壽命。
影響腫瘤患者生存質量的因素很多,其心理活動對患者有顯著影響,且貫穿疾病整個過程,它既是病情變化的必然反應,也是疾病轉歸的影響因素。不同心理特征的患者在心理變化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在護理中應因人而異,注意個體化差異,分清不同的心理狀態,進行個體化輔導。實踐證明,從精神上幫助患者做好心理準備,會使患者情緒穩定,積極配合治療,一定程度上減輕治療反應,使治療方案順利完成[6]。因此重視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護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是惡性腫瘤患者得到治療保障。
[1]王榮梅.婦科腫瘤病人的心理護理.中國傷殘醫學,2009,17(3):285.
[2]陳秀麗,鄒梅,索朝霞.第八屆全國腫瘤介入治療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中國鄭州,2007,445.
[3]林雪愛,林愛娥.惡性腫瘤病人圍手術期抑郁焦慮因素分析.護理研究,2007,21(2C):514-515.
[4]肖愛輝,陳素萍,時敏秀.全程心理管理程序在惡性腫瘤患者心理護理中的應用.護理學報,2007,14(6):83.
[5]陶冶.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對策.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71272.
[6]陳小梅,胡秀娟,吳志娟.個體化護理干預對癌癥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護理研究,2007,21(10):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