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杰 劉艷麗
羥基磷灰石(HA)作為一種新型眶內植入體,已廣泛應用于眼球摘除后矯治眼窩畸形。由于羥基磷灰石無毒、不刺激、對宿主無致敏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無明顯的排異反應,是目前最好的人工生物合成材料。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我院收治的植入羥基磷灰石義眼臺患者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齡最小29歲,最大56歲,左眼19例,右眼8例,植入時間9~17 d。主要癥狀表現為眼窩凹陷、上瞼塌陷、下瞼松弛、結膜囊狹窄、上瞼下垂。
1.2 材料 國產天然HA義眼臺,球體直徑分別為:22 mm、20 mm、18 mm、內聯孔徑為200 μm 和300 μm,術中根據眼窩大小選用。
1.3 手術方法 常規消毒鋪巾,開瞼器開瞼,局麻后沿水平方向剪開球結膜后,分離眼球筋膜囊。仔細清除眼內容物及葡萄膜,2%碘酒燒灼,75%酒精脫碘,沖洗干凈,環狀切除視乳頭,分別于鼻上、鼻下、顳上、顳下側剪開鞏膜全層,使鞏膜囊后部呈四片張開,將大小適中的羥基磷灰石義眼臺植入鞏膜腔內,間斷縫合鞏膜[1],將義眼臺上的四條縫線與眼肌縫扎線相連并打結,分層縫合筋膜囊、結膜囊,加壓包扎5 d。5 d后拆除結膜縫線,仍配戴眼模,術后1個月取模定制義眼,部分患者于術后6個月義眼臺鉆孔置入鈦釘。
27例羥基磷灰石復合體眶骨膜下植入者配戴原義眼片效果良好。術后隨訪3個月~1年,患者無不適,無排斥反應及義眼座外露,無上瞼下垂,義眼臺及HA復合體移位,感染等并發癥,眼窩形成良好,所配帶的義眼活動度15°以上,眼眶飽滿。
羥基磷灰石是一種新型的生物陶瓷,無毒、無刺激、質輕;生物組織相容性極好,羥基磷灰石義眼臺主要用于眼球摘除或眼內容物剜出術后眼窩塌陷畸形矯正,填補眼球所占空間。植入物充填,可避免單純眼球摘除后產生的各種畸形或美容方面的缺陷,增加義眼的活動度。羥基磷灰石是類似人體的構質骨,呈海綿狀,有利于纖維組織及新生血管生長,能與眶內軟組織形成一個由纖維血管組織內聯的相容整體。其規格有18 mm、20 mm、22 mm的球體。與眶內軟組織形成一個由纖維血管組織內聯的相容整體多孔性為纖維血管軟組織提供生長支架,有利于免疫防御功能,不易感染。
手術時選擇適當大小的義眼臺,剪開后鞏膜、將羥基磷灰石義眼臺植入眶尖深部。分兩層縫合前后鞏膜,這樣就減少了義眼臺對筋膜和球結膜的壓力和摩擦,有利傷口的愈合[2]。羊膜是具有高效的生物膜,作為“底物移植”可提供一個含有基底膜和基質成分的膠原支架,以使受體的上皮組織擴展移行其表面,并分化增生,完成上皮化。因羊膜無抗原性,且具有很強的抗粘附效果,有利于結膜囊的成形,防止瞼球粘連發生,術后義眼安裝便利,效果較好。
羥基磷灰石義眼臺植入矯治的并發癥主要有結膜水腫、結膜切口裂開,即用藥時注意觀察結膜有無水腫、縫線是否脫落、結膜切口有無裂開。早期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和加壓包扎。較小結膜裂口,可采取貝復舒眼藥水滴眼刺激結膜,可增強血液、淋巴循環,增進新陳代謝促進傷口愈合。同時可采用50%硫酸鎂濕敷[2],使結膜消腫,減輕結膜脫出,以減輕創口張力,利于創口愈合。手術操作不當,如植入物過大,眼臺植入不夠深入眼球結膜裹,造成前面組織菲薄,術中眼球結膜囊分離不充分,術后加壓不夠,容易出現血腫,推擠HA眼臺前移或組織自溶,術后感染未控制或術后發生感染;過早配戴義眼片和義眼片不合適。義眼臺暴露常發生在術后7 d~6個月,是手術最常見的并發癥。應注意觀察球結膜情況,一旦發現結膜變薄或出現義眼臺暴露,立即報告醫生,盡早處理,小于5 mm藥物保守治療,讓其自行愈合。暴露范圍在6~10 mm的,藥物治療不好的則應手術修補,觀察1~2個月,使義眼臺充分血管化。>10 mm應盡早修補。義眼臺感染可能與義眼臺暴露有關。如果患者出現持續眼眶不適,分泌物增多,以及膿性肉芽腫均提示義眼臺存在潛在的感染。膿性結膜肉芽腫可能與義眼摩擦、結膜受損引起局部感染有關。術后注意觀察局部病變及全身有無發熱反應,發現異常及時報告處理。
羥基磷灰石義眼臺植入是目前首選的矯正眼球摘除術后眼窩凹陷的手術方法,手術操作相對簡單、手術時間短。為安全、可靠的手術方法,其手術簡單,術后反應小,血管化迅速完全,義眼臺活動好,矯正因眼球摘除而造成眼眶區畸形效果良好,患者愿意接受。由于義眼臺預制縫線與眼外肌縫線對位打結,眼外肌有了固定點,增加了義眼臺活動度,改善了患者術后的容貌。
[1]宋琛.手術學全集:眼科卷.人民軍醫出版社,1994:745.
[2]趙光喜.眼部成形術.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