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英 王玉華 魏春琴
蜂膠(Propolis)是蜜蜂采集植物幼芽中的樹脂并混入上腭腺分泌物及蜂蠟加工而成的一種天然活性物質[1],具有廣泛的生理和藥理作用,臨床用于治療皮膚病、外科創傷感染、耳鼻喉及口腔科炎癥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高血脂癥及高血壓病等。近年來,醫學界對蜂膠的藥理作用已多有研究,本文擬對有關研究作一簡要概述。
1.1 抗細菌 蜂膠是一種天然抗生素對多種細菌有抗菌作用,能抑制金葡菌、鏈球菌、沙門氏菌、變形桿菌、炭疽桿菌、出血敗血性桿菌、產氣莢膜桿菌、枯草桿菌、臘桿菌、單核細胞增多性李司式氏菌、丹毒絲菌屬、馬棒狀桿菌、大腸桿菌等20余種細菌。其中,對金葡菌、綠色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和變形桿菌的殺菌作用較青霉素、四環素等抗菌素強,對革蘭陽性細菌的抗菌作用較革蘭陰性細菌為強。蜂膠對牙周致病菌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主要致病菌產黑色素類桿菌的抑菌濃度相當于0.1%甲硝唑。
1.2 抗真菌 蜂膠中所含黃酮類化合物是其抗真菌作用的重要成分。10%的蜂膠醇溶液對毛霉、根霉、細黃鏈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對放線菌、真菌中腐生根霉毛霉酵母菌抑制作用較好,而對平菇、金針菇等食用菌都抑制作用弱。
1.3 抗病毒 體外試驗表明,蜂膠提取液對流感病毒、牛痘病毒、假狂犬病病毒、單層豬腎細胞培養病毒等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作用。其中,對脊髓灰質炎病毒繁殖的抑制作用最強,而腺病毒敏感性較差[2]。
2.1 增強免疫作用 蜂膠作為天然免疫刺激劑,能強化免疫系統,增強免疫細胞的活力。有關實驗表明,蜂膠既可促使免疫系統的中心器官胸腺產生大量T細胞,也能促進脾臟產生大量淋巴細胞,分泌特殊性抗體,對骨髓、淋巴結等整個系統產生有益的影響[3]。
2.2 心血管藥理作用 蜂膠中含有被譽為“血管清道夫”、“微循環保護神”的類黃酮。類黃酮不但能凈化血液,強化心肌細胞膜,增強細胞功能,而且對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還能活血化淤,促進血液循環。蜂膠還具有很好的降血脂功能,蜂膠中的黃酮類、萜類、酚類、不飽和脂肪酸等化合物是調節血脂的重要功能因子,其作用機制主要是與膽固醇或其轉化物膽酸結合,從而抑制其在腸內的吸收,促進降解和排泄而起到降血脂作用[4]。
除了抗病原體和抗炎鎮痛作用外,蜂膠還具有抗氧化作用和保肝作用。
3.1 抗氧化作用 蜂膠中黃酮醇類化合物高良姜素含量很高,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抑制化學藥物的生殖毒性作用。實驗表明,蜂膠既可顯著地抑制氧自由基在體外引發的小鼠肝微粒體脂質過氧化反應,也可有效的抑制四氧嘧啶引發小鼠肝臟自由基的升高,降低肝臟MDA的含量。
3.2 保肝作用 蜂膠對四氯化碳、酒精所致的肝損傷,D2半乳糖胺誘導的肝損傷以及藥物性肝損傷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保護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蜂膠阻止脂質氧化與調整體內的谷胱甘肽的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有關[5]。
總而言之,蜂膠具有顯著生理活性,是抗氧化、調節免疫、護肝解毒、延緩衰老的天然保健佳品,也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癥、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良藥。深入開展蜂膠的臨床研究,充分利用蜂膠資源,研制安全、有效的蜂膠類藥品,必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王玉芬.蜂膠的研究進展,河北醫藥,2002,24(3):227-228.
[2]張大祿,陳百泉.蜂膠的現代藥理研究.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2:39-42.
[3]李淑華,于曉紅,于英君.蜂膠對免疫功能低下模型鼠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中國藥理學報,2001,29(3):38-39.
[4]潘建國.試論蜂膠調節血脂的機理與新進展.蜜蜂雜志,2004,8:25-27.
[5]華啟云,李英華,胡福良.蜂膠護肝作用的研究進展.蜜蜂雜志,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