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雨佳 劉志剛 尹書東
隨著對EPLLR認識的深化,該病在臨床上的正確診斷率不斷提高。只要及時發現,樹立恒心與耐心,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常可獲得滿意的療效。我們醫院自2005~2008年間共收治EPLL患者23例,療效卓越,體會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共收治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齡11~78歲,中位年齡42歲。闌尾炎穿孔并彌漫性腹膜炎術后7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術后4例,膽源性胰腺炎術后3例,小腸扭轉廣泛腸壞死術后2例,腸粘連松解腸排列術后3例,升結腸癌急診根治性切除術后1例,腸套疊復位腸減壓術后2例,外傷性肝脾破裂術后1例。治療時間最長27 d,最短8 d,平均16 d。
2.2 臨床特點及診斷標準 ①必須近期有腹部手術史,常在術后1~2周起病;②具有一般腸梗阻的表現,術后早期少量排氣排便,進食即刻出現梗阻癥狀是其特點;③機械性與動力性并存的粘連性腸梗阻[1];④腹痛不顯著,腹脹對稱;⑤無胃腸型及蠕動波,無金屬音及氣過水聲,腹部有柔韌感;⑥可伴低熱,白細胞增高,但無高熱,較少發生腸絞窄[2];⑦CT示腸壁水腫、增厚、粘連以及腸腔積液積氣,腸管均勻擴張和腹腔內積液。
2.3 法療方法 ①嚴格禁食,胃腸減壓,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②應用第三代頭孢霉素類+慶大霉素抗炎;③早期開始應用生長抑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前者善寧0.1 mg皮下注射q6-12 h;后者地塞米松5 mg靜脈推注q8 h。一周左右漸減量停藥;④全腸外營養支持;⑤質子泵抑制劑:泮托拉唑40 mg靜脈滴注1次/d;⑥中期應用暢通糊<大黃30 g、芒硝20 g、枳實20 g、桃仁20 g、蒜子 30 g、醬油適量。1 劑/d。大黃、枳實研粉,桃仁浸泡二十分鐘取出與大蒜搗為泥,芒硝于醬油中烊化。五者攪拌均勻如泥,攤放備好的三層紗布上備用。>外敷于腹部,持續4 h停止1 h,如此反復直至梗阻解除。如藥糊干燥則加入適量醬油,皮膚如出現水泡則停止使用。
1.4 療效判斷標準 ①痊愈:自覺癥狀消失,完全恢復肛門排氣排便,進食后無梗阻表現。檢查腹平軟,無壓痛,腸音正常,X線檢查無梗阻表現;②好轉:自覺癥狀明顯緩解,肛門少量排氣排便,進食后癥狀加重。腹平軟,可有輕微壓痛,X線檢查有不完全性腸梗阻表現。
共治療23例,21例治愈,1例升結腸晚期癌癥患者,本病明顯好轉,但因全身慢性衰竭于術后3周死亡,1例治療9 d未見明顯效果要求轉上級醫院治療。
EPLL系指腹部手術創傷或腹腔內炎癥等原因導致腸壁水腫和滲出,形成一種機械性與動力性同時存在的粘連性腸梗阻。常發生在腹腔后早期。以往由于對本癥認識不足,絕大多數急于解除梗阻而施行手術治療,從而使病情進一步加重,甚至因此而死亡。近十年來逐漸被同道所認識,采用持久、耐心的非手術治療[3],尤其是中西醫的結合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從而降低死亡率,縮短了住院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和身心痛苦。
本病除遵循腸梗阻治療的基本原則外,還具有自身明顯的特殊性。由于我們已經認識到EPLL是一種腸壁的炎癥反應,其中以無菌性炎癥反應為主。故一旦診斷明確即早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以促進腸道炎癥和水腫的消退。又因為EPLL初期,消化液分泌量大且積聚于腸腔內,加劇了腸壁水腫、腸腔擴張和水電解質紊亂,影響腸功能的恢復,應給予生長抑素減少消化液分泌[4]。但隨著腹部變柔軟,腸鳴音日漸活躍可逐漸停用二藥。配合禁食、胃腸減壓,利于減輕腸壁水腫,改善腸道蠕動功能。抗感染治療亦不能忽視,由于營養障礙,腸壁黏膜屏障作用減弱,導致細菌異位,并且原有病變的感染仍需繼續有效控制,故要聯用以作用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的廣譜抗生素。本病病程長,長期禁食易造成嚴重營養缺乏,應盡早置腔靜脈導管進行正規的全腸道外營養支持治療。為刺激胃腸道,保護胃黏膜,幫助清除腸腔內積糞,可用溫生理鹽水洗胃和灌腸。對腹部體征明顯緩解而動力較差者可應用新斯的明。
中醫藥治療腸梗阻在我國已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筆者試以暢通糊外懯腹壁治療EPLL收到良好效果。祖國醫學認為“俯以通為用,通則不痛,痛則不通”[5]。大黃為苦寒之品,善于滌蕩胃腸實熱清除燥結積滯,為苦寒攻下要藥是主藥。芒硝味苦、咸,大寒,有軟堅瀉下之功,又可導瀉實熱,為治里熱燥結之要藥,為輔藥。桃仁辛、苦,平,有活血袪瘀、潤腸通便之力。枳實苦、辛,微酸微溫,有行氣消痞、散結作用,用治熱結便秘,腹脹滿疼痛者。醬油消腫止痛。蒜子性烈溫中,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具有殺菌解毒,治百病之效。俱藥合用具有增加胃腸道的蠕動,增加胃腸道的容積,改善胃腸道的血液循環和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緩解疼痛,并可抑制腸桿菌生長。其通過腹壁毛細血管吸收,大部分直接進入體循環發揮作用,尚有少部分可通過腸壁與腹壁粘連所形成的側枝循環直接進入腸壁而發揮作用。運用時以痞、滿、燥、實、堅俱見及脈實有力為依據,如證屬實而脈反虛者不可使用。
治療過程中應嚴密觀察病情的變化,謹防粘連絞窄性腸梗阻,一旦診斷有誤,應立即中轉手術治療。同樣,亦不能將EPLL誤診為粘連絞窄性腸梗阻,否則選擇手術治療將會加重炎性腸梗阻的病變,后果不堪設想[6]。
[1]Choi H K,chu K W,Law WL.Therapeutic value of gasu-glafinin 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af ter unsuccessful conserva tive treatment: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Ann Surg,2002,236(1):1-6.
[2]錢福永,熊茂明.闌尾切除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診斷與治療.中國綜合臨床,2006,22(7):630-632.
[3]龔劍蜂,朱維銘,李家,等.激素和營養支持聯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8,20(4):257-258.
[4]翟保平,任金祥.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81例治療體會.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0,20(8):468.
[5]朱維銘,李寧.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診治.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0,(8):456.
[6]黎介壽.認識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特性.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98,18(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