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冉
女性產后發生腰背疼痛的癥狀比較常見。在國內,產后兩年腰部疼痛的發生率在21%[1]。由于患者經歷了妊娠分娩的過程,經常被認為是正常可出現的癥狀。但腰背疼痛的病因不是單一的,比如妊娠期腰椎向前彎曲改變了腰椎各小關節的結構,分娩時骶髂關節和恥骨聯合出現松馳,產后腹腔內臟器突然下降牽拉腹膜,產后過早勞累引起腰背肌勞損。除此之外還可能與其他疾病相關,如婦科炎癥,腰椎病變,腎臟疾病等有關。以上這些因素可單一或綜合地引起腰背部疼痛。為減輕此類患者的痛苦,有計劃的做好康復護理是非常關鍵的。
1.1 一般資料 門診及病房患者32例,其中初產婦27例,經產婦5例,平均年齡(27.15±2.69)歲。所有患者均由專科醫生進行檢查,并進行數字疼痛評分(NPRS)。在調查的患者中,伴隨婦科炎癥7例,伴隨腰椎間盤突出3例。NPRS評分為6.87±1.93。對患者綜合應用飲食、運動、物理治療等方法進行康復護理,要求兩周后復查。針對7例伴有婦科炎癥者,使用抗生素全身用藥和栓劑局部用藥治療。
1.2 結果 經過兩周一療程的合理治療和精心護理,大部分患者癥狀減輕。NPRS評分為2.34±1.38。
2.1 飲食護理 患者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主,多吃含鈣、鐵、鋅豐富的食物。飲食中注意營養均衡,每日主食以米面雜糧為主,配合肉、蛋、牛奶、豆制品、綠葉蔬菜、水果等。嚴禁抽煙喝酒,盡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通過中醫辨證,對濕熱瘀結者,飲食要清淡,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對寒凝氣滯者,以熱食為主,不可飲食生冷瓜果,以防病情加重。
2.2 康復運動
2.2.1 保持正確的體位 患者處于站立位時應盡量保持挺胸、收腹、雙眼平視前方的姿勢。處于坐位時應保持胸部腰部直立。處于臥位時取仰臥位,睡硬板床,避免促成屈曲畸形的體位。若仰臥位感覺腰背部疼痛不適時,可根據情況適當改變體位。
2.2.2 運動方法 通過指導患者加強腰背肌訓練,能有效改善疼痛癥狀。①飛燕式動作:雙臂放干身體兩側,雙腿伸直,然后將頭,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關節屈曲,要始終保持伸直,如飛燕狀,反復鍛煉20~40次,于每日睡前和晨起各做一次.。或俯臥于床,先后做雙下肢交替抬舉,雙下肢同時抬舉,上半身后伸抬起,身體兩端同時抬離于床等動作,上述動作各十余次,每日堅持;②拱橋式動作:仰臥床上,雙腿屈曲,以雙足、雙肘和后頭部為支點(五點支撐)用力將臀部抬高,如拱橋狀,隨著鍛煉的進展,可將雙臂放于胸前,僅以雙足和頭后部為支點進行練習。反復鍛煉20~40次,每日堅持;③直腿抬高,病人平臥位,膝關節伸直,腳上舉,幅度適當,漸漸增加腿抬高度數,先單腿,后雙腿。
2.2.3 運動量 每日的活動量以不加重局部癥狀,不影響第二天鍛煉為原則,不可疲勞過度。活動量從小到大,時間從短到長,次數從少到多。
2.3 物理療法 ①使用IRH-3100遠紅外線治療儀,對疼痛局部進行照射,2次/d,每次20~30 min;②由醫院內專業按摩醫師進行手法按摩,選取督脈、膀胱經和阿是穴為主,操作時在腰骶部以脊柱為中心作較大范圍按摩,每天一次[2]。
2.4 健康指導 告知患者合理飲食、均衡營養。癥狀緩解后應堅持腰背肌鍛煉半年以上,提高腰背部肌力。建議患者適當游泳,因為人在水中由于浮力的作用,可以充分放松腰部肌肉[3]。
爭取家屬和其他人的關心支持、相互交流、共同活動,鼓勵患者參與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對于伴隨腰椎間盤突出者由于病理基礎可能長期存在,應強調堅持功能鍛煉和合適體位姿態的重要性,盡可能減少癥狀復發。
[1]To WWK,Wong MWN.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ain back pain symptoms in pregnancy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ain 2 years after pregnancy.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3,82:1086-1091.
[2]吳波.運用綜合療法治療慢性腰痛病134例.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3,20(4):54.
[3]么恩蕊.妊娠期腰骶痛患者的護理研究.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z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