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銀芳
癲癇持續狀態(epilepticus status)是內科常見的急癥,指癲癇連續發作之間意識尚未完全恢復又頻繁再發,或癲癇發作持續30 min以上不自行停止[1]。癲癇狀態是內科常見的急癥,若不及時治療可因高熱、循環衰竭或神經興奮毒性損傷導致永久性腦損害,致殘率和病死率很高[2]。因此做好發病期的急救護理及穩定后的綜合護理極為重要,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癲癇持續狀態患者20例,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20例癲癇持續狀態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7~66歲,平均年齡22.6歲。癲癇病史1 h至21年,原發性癲癇9例,繼發性癲癇11例(顱內感染5例,腦梗死3例,腦出血2例,腦腫瘤1例)。對所有患者現場救治成功迅速送醫院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2.1 急救護理 迅速、徹底地制止抽搐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3]。對于正在發作的患者將其頭偏向一側,迅速解開衣領和褲帶,及時清除患者口鼻腔內分泌物和口腔內食物,確保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迅速開放靜脈通路,立即根據醫囑正確使用抗癲癇藥物,控制發作時首選地西泮,給予緩慢靜脈注射,15 min無效可重復使用,必要時可加入5%葡萄糖緩慢輸注。常規應用脫水降顱內壓藥物,可用甘露醇快速靜脈輸注。甘露醇是作用較強的氧自由消除劑,可增加紅細胞變形性,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環,減輕腦神經細胞損傷,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
2.2 安全護理 ①發作時用裹好紗布的壓舌板放與于上下臼齒之間,防止唇舌咬傷;②勿用力按壓抽搐肢體,防止骨折、脫臼或損傷;③勿強行往患者嘴里灌湯喂藥,防止窒息或吸人性肺炎;④應有專人守護,床旁加護欄,必要時使用約束帶約束肢體,防止墜床;⑤抽搐停止后,在意識恢復過程中,患者可能會出現精神癥狀,也需適當的護理,防自傷或傷人。
2.3 發作后護理
2.3.1 心理護理 癲癇持續狀態具有連續多次發作、發作間期意識或神經功能水平未恢復至通常水平[4]。該病致殘率和病死率很高,患者承受著生理和心理雙重痛苦[5]。患者清醒后及時給予心理疏導,關心患者,講解癲癇病的常識,幫助其正確認識疾病,解除心理負擔,樹立信心以戰勝疾病。有學者證實,癲癇對患者心理和社會健康方面的沖擊遠遠超過對軀體方面的沖擊。外出要有人陪同,平時不宜參加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不要獨居。
2.3.2 一般護理 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呼吸變化,注意神志及兩側瞳孔的改變,以防止腦水腫和腦疝的發生。如果出現陳一施呼吸,往往會突然發生呼吸停止,需及時搶救。將患者置于安靜的小房間里,室內光線不宜過強,抽搐發作時將纏有紗布的壓舌板或開口器放在上下臼齒之間預防舌唇咬傷,有假牙者應取出。病床要安放床檔、以防墜床跌傷。
2.3.3 并發癥護理 對持續時間長的不清醒患者要注意并發癥的護理,每2 h更換一次體位,床鋪保持干燥、清潔無皺折,對大小便失禁者,要勤擦洗,更換衣褲,避免壓瘡及泌尿系統感染。
2.3.4 服藥后的護理 該類患者服用藥時間需要很長,有時可達一年,如突然停藥、更改藥物或劑量不足和服藥不及時常為誘發因素之一,甚至引起連續發作[6]。因此,應按時、按量服藥,觀察其療效。苯二氮卓與巴比妥類藥物同時大劑量應用,應注意是否有呼吸、心跳抑制現象。脫水類藥物應快速靜脈給藥,以達到利尿、脫水的作用。
該病發作最常見的原因是不適當地停用抗癲癇藥物,告知家屬及患者應按醫囑準確規律服藥,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劑量或減藥,不可隨意白行調整劑量;告知患者及家屬發作所帶來的意外傷害,在家中做好保護防范措施,減少腦部的任何傷害,及早注意及治療容易導致腦部傷害的疾病;注意生活習慣與嗜好,不可酗酒、須戒煙避免誘發因素。
綜上所述,癲癇持續狀態患者起病突然、病情兇險,致殘率、病死率高,及時正確的院前急救和護理可有效地控制病情發展與惡化,減少并發癥發生,從而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在癲癇患者整個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要了解并掌握癲癇患者的發病規律、心理特點、臨床表現及治療護理方法,做好癲癇患者的臨床護理和健康指導,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以幫助患者有效控制疾病和提高生活質量。
[1]張嵐.癲癇持續狀態病人呼吸道護理的重要性.護理研究,2008,22(8C):2184-2185.
[2]王維治.神經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4-245.
[3]李玲霞,閆紅麗,賀新生.癲癇持續狀態的護理.全科護理,2009,7(1A):53.
[4]楊莘.神經疾病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45-397.
[5]范月萍,彭鳳鳳.32例癲癇持續狀態病人的院前急救.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5,18(6):324.
[6]程春燕.護理干預對癲癇病人遵醫行為的影響.護理研究,2006,20(3):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