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秀秀
腦血管意外是指供應腦的動脈、靜脈系統病變而引起的腦損害。該病是急診最常見的危重癥,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1]。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常表現為突然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意識障礙甚至昏迷,此類疾病來勢兇猛、病情急驟,涉及現代醫學的腦出血、腦血栓、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血管等疾病[2]。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對患者的急救護理相當重要,有效及時的搶救護理,可有效控制病情,延長患者生命,為患者的康復創造有利條件,其急救護理措施如下。
選擇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的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178例。全部入選病例均符合2005年全國第4屆腦血管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3],并經頭顱 CT或 MRI證實。其中男性125例,女性53例,患者平均年齡(61.7±9.8)歲。疾病類型:腦出血69例,腦梗死109例。所有患者均在發病72 h內入院。
2.1 一般護理 首先應迅速而果斷地處理直接威脅患者生命的癥狀,同時迅速對患者進行檢查,主要包括六大生命體征:意識,體溫,呼吸,血壓,脈搏,瞳孔。
2.1.1 生命體征檢測 急性期應嚴密觀察,意識狀態和瞳孔的變化是判斷腦出血病情預后的重要指標,每0.5~2 h觀察評估1次GCS評分值的下降和兩側瞳孔大小不等,光反射靈敏情況,時刻警惕再出血的發生。腦出血后6~7 h出現腦水腫,48 h腦水腫達到高峰,保護大腦頭置冰帽或冰袋以降低腦細胞代謝,減輕腦水腫,體溫超過38.5℃物理降溫。急性期常用脫水劑甘露醇、甘油氯化鈉或甘油果糖,要按時間、劑量交替輸入以達到持續平衡,降低顱內壓的效果。
2.1.2 治療中護理 絕對安靜臥床腦出血的患者頭部稍墊起15°~30°,有利于腦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腦缺血的患者,應立即平臥,頭向后仰,以保證腦血流的灌注。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口腔和鼻腔的分泌物和嘔吐物,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昏迷患者頭偏向一側,以防誤吸。指導臥床患者進行深呼吸,鼓勵恢復期患者多活動,定時為患者翻身并由下向上,由外向內叩背,鼓勵咳痰。昏迷程度較深的患者,咳嗽及吞咽反射均減弱或消失,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沉積于肺,易發生肺炎,故應及時吸痰,如有舌后墜的患者可將其下頜托起,防止發生窒息。
2.2 心理護理 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大多數對疾病缺乏正確認識,并且伴隨有不同程度的自理缺陷,易產生急燥、憂慮、恐懼心理、護士應提高度責任感和同情心安慰、鼓勵患者,做好解釋工作,穩定患者情緒,消除緊張和恐懼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遇到情緒低落和絕望的患者,應反復多次耐心地向患者說明病情好轉的一面,交代家屬多給患者精心照顧,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如遇到患者病情加重時應及時將患者分開,以免加重恐懼和憂慮。
2.3 并發癥的護理 患者出現高熱時,采取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相結合的方法,使體溫降至正常。肺部感染患者定時霧化吸人稀釋痰液,以利吸出,保持呼吸道通暢,以防窒息[4]。便秘是腦出血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因此需注意飲食結構,多給患者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飲食及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等,并給予足夠的水分。定時定點給便器排便,必要時應用通便藥物或灌腸,保持大便通暢。長期臥床的患者按時翻身,每2~3 h翻身一次,按摩受壓部位,增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應用軟枕或海綿墊保護骨隆突處,床鋪經常保持平整、干燥、清潔。防止發生褥瘡而引起皮膚感染。做好口腔護理,2次/d,保持口腔護理衛生、預防口腔感染。病情穩定后,經常變換體位,保持肢體功能位置[5]。
2.4 康復期護理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在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診療過程中,康復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功能鍛煉,大部分患者都想知道自己是否能痊愈,想到今后的生活能否自理,或者不能正常的工作而給家庭帶來的負擔等想法。有個別患者產生輕生的思想,這時護士就應對患者講解康復的重要性,制定切實可行的康復計劃,對偏癱較重的患者制定長期鍛煉的計劃,1~3年內可得到明顯改善。要制定補齊計劃,一定要保持情緒穩定,不要操之過急,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鍛煉的越早越好,宜先做被動運動,先坐后站,再進行行走、登高等,制定具體的方法和內容,不能半途而廢,對高血壓患者應有效控制血壓,保持大使通暢,以及充足的睡眠,定期監測血壓。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腦血管病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人們對疾病康復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所以醫護人員在搶救患者生命的同時,也應加強患者的心理素質的提高,營養供給與康復鍛煉等方面的護理,以適應現代醫學模式改變的需要。
[1]李香蓮,閏莉.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心理護理.臨床合理用藥,2009,10(20):128-129.
[2]黃擁軍.最終單元.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195-197.
[3]郭炎.“三級康復”治療可提高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中國醫藥報,2007,10(20):102.
[4]白毅.有卒中史者行CC術易蔣發急性腦血管意外.中國醫藥報,2007,9:75.
[5]鄧漢娣.老年人腦血管意外住院繼發抑郁癥的護理.實用醫學雜志,2006,(22)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