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鋒
更年期綜合癥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癥狀。更年期婦女,由于卵巢功能減退,垂體功能亢進,分泌過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從而出現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癥狀,如月經變化、面色潮紅、心悸、失眠、乏力、抑郁、多慮、情緒不穩定,易激動,注意力難于集中等,稱為“更年期綜合癥[1]。”大多數婦女由于卵巢功能減退比較緩慢,機體自身調節和代償足以適應這種變化,或僅有輕微癥狀。中醫認為更年期綜合征是腎氣不足,天癸衰少,以至陰陽平衡失調造成。因此在治療時,以補腎氣、調整陰陽為主要方法[1]。
西醫認為,更年期的直接原因是卵巢中沒有成熟卵泡的排放。卵巢是女性的性腺,主要功能是排卵和分泌雌激素、維持月經周期、生育能力以及體現女性各種性征[2]。因為卵巢功能減退,垂體功能亢進,會導致分泌過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經中樞的功能紊亂和乳房、皮膚、心肌、冠狀動脈、主動脈、肝、腎、骨骼、脂肪組織、泌尿系統等各臟器的功能,最終導致絕經,進入更年期。
中醫認為,更年期綜合癥稱之為“經斷前后諸癥”或“絕經前后諸癥”。《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就記述了“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致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3]。”從古文記載指出了49歲左右的婦女,他們的腎氣逐漸衰弱,生殖能力降低甚至消失,陰陽失去平衡,從而出現經期紊亂、頭暈耳鳴、心悸失眠、煩躁易怒、烘熱汗出、浮腫或便溏、腰膝酸楚、倦怠乏力,甚至情志異常等癥狀。
更年期抑郁癥的臨床表現可分為生理異常和精神異常。生理異常表現為頭痛、頭昏、心悸、胸痛、胸悶、失眠、多汗、面部陣陣潮紅、四肢麻木、腳手掌心潮熱出汗、寒熱兼作、食欲減退、胃腸功能紊亂、便秘、月經紊亂和性功能減退等。精神異常早期表現為敏感、多疑、煩躁、易怒、脆弱易哭、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歸納癥狀如下:
2.1 月經紊亂 更年期最早表現在臨床上的特征即為月經紊亂。
2.2 血壓改變 更年期血壓變化多以收縮壓上升,舒張壓改變較少或沒有為主要表現,眼底、心臟和腎臟沒有受累表現[4]。血壓升高時可出現頭昏、頭痛、情緒不穩定、睡眠不好、煩躁不安、胸悶、心慌等現象。
2.3 潮紅出汗 是由植物神經系功能紊亂造成血管舒縮功能障礙引起的。
2.4 心慌氣急 表現為胸前區不適,心慌氣急,喉頭發急,出現嘆氣樣呼吸,有時也可出現心律不齊、心動過速或過緩。
2.5 神經精神癥狀 精神異常早期表現為敏感、多疑、煩躁、易怒、脆弱易哭、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隨著病程延長,病情逐漸加重,會出現情緒抑郁、坐臥不寧、搓手頓足、惶惶不可終日、有大禍臨頭之感。
2.6 感覺異常 皮膚會感覺走蟻感或瘙癢感,有些人還可能有嗅覺、味覺、聽覺等感覺器官的異常。
近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更年期綜合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采取中醫調理,解決內在問題。中醫分腎陰虛和腎陽虛二種癥型[5]。通常把中醫的調理放到首位,是一個慢而長久的過程,但是此過程可以逐漸緩解病人的生理病變,從而達到預期效果。西醫的治療主要是為了控制癥狀,并通過治療使雌激素濃度漸漸下降,讓病人平穩過渡到雌激素缺乏的老年期。通常,我們通過中醫的調理外加西醫的控制,讓患者能夠以最輕微的癥狀,度過這個煎熬的3~5年。更年期綜合癥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堪稱最理想、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方法。
中藥治療與西藥治療各有千秋。中醫治療更年期綜合征以益腎為主,腎陰虛擬滋腎養陰法,代表方劑為左歸丸加減等;腎陽虛溫腎扶陽,予右歸丸加減等;陰陽俱虛,予二仙湯合二至丸加熟地等;辨證分型仍為治療常法,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和整體觀念的原則,分為肝腎陰虛、脾腎兩虛、腎陰陽俱虛、心腎不交、肝郁氣滯、心肝火旺、心脾兩虛、痰瘀互結等,根據不同的證型予以相應的治療,考慮更為全面。中醫藥對更年期綜合征的治療效果不如西藥明顯和迅速,但是對人體沒有副作用,并且能夠很好地緩解臨床癥狀、防治骨質疏松,調整神經、內分泌、免疫及循環系統的綜合作用,解除更年期綜合征出現的一系列不調的征象,達到和諧的平衡狀態。西醫的治療主要以緩解癥狀為主,以解釋、安慰、消除顧慮;激素替代療法,一般選用雌激素替代治療,應掌握適應癥。西藥治療雖然療效很快,但是副作用很大。為了揚長避短,更多學者關注中西醫結合治療更年期綜合癥的方法,近年來已經被廣泛采用。通過各方的臨床療效觀察和對比,更多的患者信賴中西醫的結合治療。盡管此種方法還不是大面積普及和應用,但是隨著現代醫學得進步,相信我們會把兩者結合研究得更好,雙管齊下,為本病的治療提供更妥善地臨床治療依據和方法。
[1]邢小陽,邢文宇,中西醫結合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征45例.新中醫,2001,23(10):41-42.
[2]吳金花,中西醫結合治療更年期綜合征46例.實用中醫雜志,2001,17(2):28.
[3]朱明,中西醫結合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征60例.福建中醫藥,2007(2):8.
[4]熊磊,張例,陳林興.中西醫結合治療更年期綜合征31例.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3,18(1):16-17.
[5]徐元政,張紅衛.中西醫結合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征52例.陜西中醫,2004,22,(1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