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彩琴
(廣西玉林師范學院)
由“成果教學”走向“交際互動”
——英語寫作教學范式的一種轉變
◆吳彩琴
(廣西玉林師范學院)
信息時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要決定了英語寫作教學的范式轉換?!敖浑H互動”取代“成果教學”,顯示了寫作功能理解的轉變,活躍了課堂,使寫作充滿樂趣并提高了教學質量?!敖浑H互動”教學蘊含人本精神,以基于內容的第二語言教學理論為基礎,是一種整合型的教學范式。
英語寫作 教學范式 成果教學 交際互動
在信息時代,信息的交流非常普遍和重要,寫作過程中分享信息既是學生的需要,也是時代的要求。僅僅要求學生在寫作課上完成作文,注重結果的“成果教學”已難以滿足時代的要求和學生的需要,關照過程、強化信息交流和師生互動成為作文教學改革的大趨勢。正如 Brown所說,互動對于外語教師非常重要,在交際教學法中,互動是交際的核心,是交際的全部。注重互動、過程成了信息時代寫作教學的關鍵點。
教學范式(teaching paradigm)是指人們對教學這一特殊的社會現象和復雜的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理解或基本看法。由于教學聚焦點的不同,典型的寫作教學范式有:成果教學 (Product-oriented Teaching)、過程教學(Process-oriented Teaching)、體裁教學 (Genre-oriented Teaching)、任務教學 (Task-oriented Teaching)?!俺晒虒W”是我國英語寫作教學的傳統范式,其框架一般是:范文講解——模仿作文——作文批改與講評。隨著這種教學范式暴露出種種不足,同時也伴隨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生信息來源的多樣化,教學范式發生了與信息時代相一致的轉向變化。
“成果教學”容易導致寫作教學的枯燥無味和模式僵化。在這種教學范式下,學生對寫作課堂失去了興趣,視寫作課為畏途,課堂變得沉悶,學生不愿上寫作課。教師也感到寫作課很難上,無法突破僵化的教學程式。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僅僅把寫作當作一項作品任務,這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交流、協作的學習需要不相符。因而,傳統的“講授 +任務型”英語寫作課面臨挑戰。為了營造積極參與、信息分享的英語課堂氣氛,帶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樂趣,克服“成果教學”的不足,進行“講授 +任務 +互動”、“過程 +結果”的立體式教學范式的嘗試成了改進教學的可行路徑。Hyland指出,第二語言寫作課堂教學一般是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體,教師可以富有創造力地、有效地把各種方法結合起來運用。
不僅如此,長期以來,僅僅依賴“成果教學”導致了寫作教學的“費時低效”。桂詩春認為,目前的很多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氣氛沉悶,教學“費時低效”的現象大量存在?!俺晒虒W”很容易出現這種現象。傳統上,人們從語言的信息傳輸功能來界定寫作,認為它是一種產出性技能 (productive skill),而不是一種接受性技能 (receptive skill)。教師們通常認為寫作僅僅是信息的產出或語言的運用。實際上,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寫作不僅是信息的產出或語言的運用,更是信息的獲得和語言的學習。教師布置一項寫作任務,讓學生個人獨立在課堂上完成,然后交上給教師評改,這種寫作教學方法在教學改革過程中顯然正在受到摒棄。寫作教學是離不開交際互動的,沒有交流互動的寫作脫離了教學環境,也偏離了寫作的意義。缺少互動的寫作教學不符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與當代教學趨勢背道而馳,難以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由于教學目的的不同或者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師們常常得在聚焦于寫作成果或寫作過程之間作出抉擇。如果聚焦于寫作成果,我們感興趣的是寫作任務的目的和最終結果;而如果聚焦于寫作過程,我們更重視的是寫作過程的各個階段。前者被稱之為“成果教學”,而后者被稱之為“過程教學”。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們注重寫作技巧的講授,布置寫作任務并讓學生獨立自主完成,提交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這就是一種“成果教學”。它能較好地適應大規模班級教學,不受班級人數、教學時限、學生差異的影響,適應面較廣。但是,它忽視了教師的指導,忽視了學生對寫作過程的體驗,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沒有得到發揮,難以達到訓練和能力培養的目的。近年來興起“過程教學”,教師重視寫提綱、初稿、修改到形成定稿的寫作全過程。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是學生得到了充分的寫作體驗,并得到全程的指導;缺點是費時多,受課時限制,也對學生獨立寫作能力培養不利。
“交際互動”教學是一種吸取交際教學優點的“過程教學”,它不僅強調寫作過程的重點環節,更強調寫作教學的方式。它使傳統的“成果教學”從重視“物”——作為“成果”的作文,轉向重視“人”——作為“過程”參與者的學生,開拓了寫作教學的視野,形成了新的教學方式:“交際互動”。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在寫作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敖浑H互動”英語寫作教學重視分享和體驗,重視寫作過程關鍵環節,重視鮮活、和諧課堂氣氛的營造。它體現著英語寫作教學改革的新思路,推動著傳統的“成果教學”范式的轉變,提高了英語寫作教學質量和效果。
“交際互動”教學范式以基于內容的第二語言教學理論為基礎。Littlewood認為,作為社會學習形式,二語學習中的創造性建構(creative construction)僅僅受制于學習者希望傳遞的意義和可自行支配的語言資源,它在沒有人為限制的交際情境下最能成功地實現。語言具有社會屬性,信息交流是語言的社會功能,也是學習的途徑。他對語言學習中的交際作了充分肯定?;趦热莸牡诙Z言教學理論認為,交互的內容學習機會和課堂合作為學生運用更為復雜的語言提供了一種方式。綜合語言和內容的教學,即內容為本的學習(content-based learning)來源于 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而 Krashen強調二語習得的內容而非形式,強調稍微高于學習者熟練水平的語言輸入和大量有意義的互動的語言環境。作為語言運用較高技能的寫作,在進行教學時應當采用“內容為本的學習”,綜合語言和內容,加大主題內容信息輸入,使學生想表達、有話可表達、能組織表達。課堂是師生教學交際的小社區,在這個小社區中師生通過交流互動,獲得了學習機會和合作分享,加深了對寫作意義的理解,形成了寫作的思路和框架。
“成果教學”向“交際互動”教學轉變的關鍵是教學中學生對教學活動的“主體融入”。也就是,在寫作活動過程中,師生通過話題資料呈現和交流互動實現信息融匯,教師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開闊學生寫作思路,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主題語匯。在教學中重新定位課堂教學中的師生角色,改革教學方法和模式,就可以實現英語寫作教學的范式轉變。
在“結果教學”中,教師是任務布置者和寫作評價者,學生是寫作任務獨立完成者。而在“交際互動”的寫作課堂中,教師的重要角色是:促進者(motivator),資源提供者(resource provider)和反饋者 (feedback provider),學生是交際互動者、寫作任務合作完成者。作為促進者,教師創設情境,啟動寫作任務,激發學生交流和寫作的動機,使學生認識到完成寫作任務的意義,保持交流和寫作的熱情。作為資源提供者,教師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內容信息和語言運用方面的信息,給學生提供建議和幫助。作為反饋者,教師應按照寫作訓練的重點和要求對學生的寫作活動和作品作出判斷和回應,通過信息反饋指導學生。
教師可以嘗試運用互動性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組織形式是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圍繞一定的教育內容或學習經驗,在一定的時空環境中,通過一定的媒體,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作用的方法、結構和程序。它是一種特殊的師生互動、特殊的時空安排和教學因素的特殊組合。
在班級中可以進行分組分話題(topic)寫作教學任務設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寫作訓練。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在合作小組中,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彼此相互配合,加深理解特定主題。他們一起配合活動得越好,就獲益越多。
在課堂教學中,不同的小組可以布置相同的寫作任務,不同的寫作任務也可以靈活分配給不同的小組。以這種“學習共同體”(learning community)為載體,促使學生在寫作學習過程中經常溝通、交流,分享各種學習資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寫作學習任務,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同步發展。
教師應設計交際互動的課堂程序。在教學設計和實施中,教師應注重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活動,通過任務驅動,使活動程序合理化。在準備、形成思路、擬提綱、起草稿、修改等關鍵環節,有目的地讓學生討論,解決難點問題,引導寫作過程,保證教學有序進行。另外,設計真實的寫作任務對學生順利進行寫作具有重要意義,因而,設計教學時,所確定的寫作任務應來源于學生真實生活,使學生有討論的興趣。
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信息交流和寫作學習的動機。教師是通過協調課堂內的各種教學因素,從而有效地實現預定教學目標的。課堂教學組織是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到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這要求教師把握好組織教學,設計和組織好每一項寫作學習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之間良好的人際情感,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進行信息交流和寫作。例如,教師常常使用頭腦風暴法 (brainstorming),組織合作學習和圖式激發,使學生在寫作構思(prewriting)階段激活了思維,獲得了更多的寫作信息,形成了初步的寫作構架。
“交際互動”也可以延伸到課外,寫作合作學習小組也能在課外發揮積極作用。小組成員通過電子郵件、QQ群、博客等互相聯系,互相交流寫作信息和修改作文。
教師建立寫作教學網站、寫作教學博客,鼓勵學生進行網絡探究學習(web quest),可以使學生獲得更豐富的寫作資料,拓寬寫作教學的空間。此外,學生之間還可以通過計算機進行作品交流。
總之,英語寫作教學由傳統的“成果教學”走向“交際互動”,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改進了師生參與教學的方式,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寫作課堂因而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在新的教學范式中,教師因為互動而達到教學的新境界,學生因為互動而建構了寫作的真實意義。
[1]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33.
[2]陳曉端.當代教學范式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5):113 -118.
[3]何明珠.高師英語專業寫作教學模式初探[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10(4):83-87.
[4]Hyland,K.Second Language W riting[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23.
[5]桂詩春.談當前的外語教學[J].中國外語,2005,(1):2.
本文為廣西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泛北部灣經濟發展下地方高校英語教學新思維”(項目編號:桂教科 2008C55)以及玉林師范學院教改項目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