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沼
(江蘇省淮安市楚州第五中學)
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李 沼
(江蘇省淮安市楚州第五中學)
針對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活動效率偏低、學生掌握新單詞難等諸多問題,本文提出了英語教學應從多個渠道獲取資源,尋求最佳施教的教材;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了解,組織更適合于學生的教學內容;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以提高學習效率,形成高效英語課堂,真正在課堂中做到以學習為主,學生為主。
初中英語 情境教學 教材組織 教學氛圍 高效課堂
英語學習不同于母語學習,母語中的很多語言知識可以直接從生活中獲得,但是英語學習多數依賴于教師的傳授和書本,初中是英語的起始階段,尤其如此。目前初中英語教學面臨著諸多困難,從教學實踐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目前中學英語教材雖然設計了多種課堂活動,但是對于擁有人數過多的課堂而言,每個學生參與活動的機會相對而言太少。教師能否做到全面監控學生的活動,關注個體差異?如果教師的關注不到位,那么很容易導致活動僅流于形式,沒有實質的效果。
如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語教材,共有6冊,單詞 2285個,其中重點單詞和短語 1393個,389個固定搭配。考試往往涉及到非重點詞匯,所以學生要掌握所有詞匯,其中有些拼寫復雜的單詞讓學生難以應付,學習起來困難,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現行初中英語教學中,有不少教師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但是為了讓學生取得好成績,又要盡可能多地補充語法知識。教師既要安排課堂活動,還要講解語法知識,在“任務”與“應試”之間掙扎,以至于教師與學生都累。
面對以上種種問題的制約,作為教師應把握住問題的實質,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的授課合理結合,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讓學生學會、學好英語,提高其綜合素質。那么如何實現教學課堂的高效率呢?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新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了教材、教學觀念、教學情境、教學策略等的重組,增強了新的課程因素并改變教學環境,使教學框架發生了改變,讓教學情境在整個教學中起到積極作用。所以,教師要極力營造和諧、融洽、適宜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和諧的教學情景里自由地徜徉。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對所學知識本身的興趣,并激發他們潛在的求知欲望,增加學習信心與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己找規律,做總結的習慣,通過開發智力、獨立思考,從發現問題到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真正以“主人翁”的精神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英語是一門應用類學科,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是我們的教學目的,長期以來,我國英語教學始終走不出“啞巴英語”和“聾子英語”的誤區,究其原因,部分是因為缺乏活動實踐與情境創設。
培養學習興趣,創設問題情境,目的不僅在于引導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努力學習,更要創造機會讓學生多表現,使其體會獲得成功的喜悅,這對于增加學生的積極性尤為重要。教師要充分利用情感這種非智力因素,積極引導學生在解疑、質疑、釋疑的過程中增加自信心,增強學習意志,進一步提高自己。
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整合與調整,以優化教學內容。上課之前,根據現有教材和學生的情況,搜集并組織網絡資源、圖片資料、報紙雜志以及圖書館藏書中教學內容。保留能有效達成教學目標,適合學生實際的教材內容;刪除一些繁難的、不合實際的內容;適當增補符合需要和貼近實際的內容。對教材中個別缺乏真實性或者過難與不規范的內容和練習進行有針對性的改編。最后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興趣愛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方法與順序上的調整。
教師必須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擁有良好的對教材的分析能力和使用能力,能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
部分教師與學生交談時往往比較注重學生的性格與學習態度,卻很少去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偏好。因此,教師總是給布置同樣的作業,讓全體學生回答同樣的問題,并且滿足于得到相同的答案。
教師多數欣賞循規蹈矩的學生,排斥那些與眾不同、思維奇怪的孩子,擔心他們會破壞井然有序的課堂。其實,每個學生都具有可觀察、可評價、可測量的特點,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會有難易不同的學習目標。教師完全可以通過多接觸與了解學生,擬定適合每位學生的教學方案:讓善于言辭的學生朗讀的,讓文筆出眾的學生寫作的,讓善于表演的學生出演“主角“……這樣,學生會因為得到教師的賞識而對學習產生強烈的動力和熱情。同時,教師應注意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多觀察學生的面部表情,避免出現尷尬的場面,盡可能多給學生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
課堂上,我們應盡量讓整個教學環節都充滿樂趣,盡可能多地設計一些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學習,而不是讓他們感到枯燥乏味,以致于對學習了無興趣。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習慣以端莊和嚴肅的形象出現,希望更好地控制課堂。認為學生對自己敬畏有加,才不會導致課堂中紀律混亂。可是多數時候,往往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甚至一個充滿善意的小動作都要比大嗓門的訓斥更加有效。以自身的魅力吸引學生而不是加以控制,對教師而言尤其重要。
師生關系具有一定能動性,包含著強大的認知、情感和智能潛力。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前提下,這種能動性才能得以發揮,各種潛力才會被充分的發現和挖掘,最終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只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師生雙方都享受整個教學過程,并產生成就感。讓學生對自己、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對英語學習的動力,以取得好的成績。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的目的是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其排除學習的障礙,形成語言能力。應廢棄以往保姆式的哺育,去除正步走式的課堂活動,注重因材施教,給學生提供個別幫助,讓學生展現個性和自我。教師是教育的實踐者和實施者,因此,教師應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加強文化修養與跨文化交際知識,提高對教材的處理能力,給學生創造生活化的語言環境和充滿激情活力的學習氛圍,使我們的初中英語課堂能更加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構建英語高效課堂。
[1]楊獻忠.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寧夏教育科研, 2009,(02).
[2]趙武慶.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提問[J].教育革新.
[3]吳丹.如何進行初中英語的起始段教學[J].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3).
[4]陳力,苗青.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基本素養[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7,(05).
[5]賀楚炎.中學英語教學競賽指南 [S].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