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艷,楊彩先,劉新華,謝 靜
(1.新疆八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職工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2;2.昌吉州衛生學校,新疆 昌吉 831100)
對教材中留置導尿管氣囊內注入生理鹽水量的探討
楊彩艷1,楊彩先2,劉新華2,謝 靜2
(1.新疆八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職工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2;2.昌吉州衛生學校,新疆 昌吉 831100)
留置導尿管氣囊;生理鹽水;注入量
目前醫院在為病人留置導尿管時,已用一次性雙腔氣囊導尿管代替了普通導尿管。一次性雙腔氣囊導尿管具有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刺激性小、固定牢固等優點。但在臨床應用時因插管方法不正確、深度不夠、注入生理鹽水量不當等,常致漏尿,病人疼痛、不適及血尿等?,F就留置導尿管插入深度及注入生理鹽水量與同行進行再探討,以期教會護生更科學地進行留置導尿管操作。
該教材寫道:“將導尿管插入膀胱后,向氣囊內注入無菌生理鹽水5 ml,輕拉導尿管以證實導尿管已固定?!?/p>
該教材寫道:“導尿管插入膀胱后,如為雙腔導尿管,應根據導尿管上注明的氣囊容量注水或注入固定量的生理鹽水?!?/p>
該教材寫道:“雙腔導尿管插入膀胱見尿后再插入4~6 cm,根據導尿管上注明的氣囊容量向氣囊內注入等量的生理鹽水,輕拉有阻力感,即證實導尿管已固定于膀胱內?!?/p>
該教材寫道:“雙腔導尿管插入膀胱見尿后再插入5~7 cm,根據導尿管上注明的氣囊容量向氣囊內注入等量的生理鹽水,輕拉有阻力感,即證實導尿管已固定于膀胱內。”
該教材寫道:“待氣囊導尿管插入膀胱后,見尿流出再插入5~7 cm,根據導尿管上注明的氣囊容量向氣囊注入等量的生理鹽水,輕拉有阻力感,即證實導尿管已固定于膀胱內。”
該教材寫道:“導尿管的固定應根據導尿管上注明的氣囊容量向氣囊注入等量的生理鹽水,輕拉有阻力感,即證實導尿管已固定。”
該教材寫道:“插入導尿管見尿后再插入7~10 cm。根據導尿管上注明的氣囊容量向氣囊內注入等量的生理鹽水,輕拉有阻力感,即可證實導尿管已固定?!?/p>
注水多,導致病人不舒適,膀胱痙攣,疼痛,想排尿。臨床觀察顯示,男性注入生理鹽水量10~12 ml較為合適,前列腺增生者注入8~10 ml較為合適,女性注入12~15 ml較為合適。
《氣囊導尿管氣囊注水量的臨床觀察》中述“氣囊內注水5~8 ml為宜,這樣可有效地防止尿道口溢尿,又不會增加尿管脫出機會?!?/p>
《留置氣囊導尿管有效注入水量效果觀察》中述:“氣囊內注水8~15 ml,血尿、膀胱刺激癥狀有顯著減輕?!?/p>
《尿管囊內注水氣量的比較與護理》中述:“向氣囊內注入生理鹽水10~12 ml,再向氣囊內注入5 ml空氣。氣囊導尿管問世給臨床帶來方便,其不需要膠布固定的優點,有利于會陰部的護理,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降低感染發生率。但是,如向氣囊內注水過少,當膀胱積有一定尿液而未及時放尿時,氣囊因浮力作用,容易漂移至尿道內口產生溢尿。如氣囊內注水過多,一則可使氣囊破裂,導尿失??;二則可對尿道內口局部產生壓迫刺激、增加膀胱刺激癥狀,增加病人痛苦,病人在床上翻來覆去,更容易掙脫導尿管,增加感染和尿道損傷的機會。注水10~12 ml使氣囊重量增加,再注入5 ml空氣,使氣囊體積增大,使之剛好卡在尿道內口處,再加上空氣的漂浮性,減少對膀胱的刺激癥狀,降低尿液溢出發生率及尿管脫出率?!?/p>
《雙腔氣囊導尿管臨床應用500例總結》中述:“注水適量,輕拉導尿管使氣囊貼于尿道內口上方,防尿溢出,國產或進口的雙腔氣囊導尿管上都標有注水量,一般根據其規定注水10~30 ml即可。我們常用的雙腔氣囊導尿管的注水量為15~25 ml。注水后輕拉尿管使氣囊部分貼于尿道內口,防止尿失禁病人的漏尿情況。”
《護理學基礎》教材的讀者是難以計數的本科、中職及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后者往往依照教科書上所述要求進行學習、考試及操作。護理專業教師也更多地以教材所述作為考核的標準。不同版本的教材所述標準不一勢必會影響學生的認知。
編者在編寫教材時應當運用循證思維,用恰當的語言表述操作程序,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護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評判性思維能力,使其今后在臨床護理實踐中面對問題能夠進行最優決策,提高臨床護理決策的有效性,使服務對象得到最佳護理。
G40-03
B
1671-1246(2010)22-0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