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冰
(吉林省東北亞研究中心,吉林長春130033)
日本建設低碳社會的舉措對吉林省發展低碳經濟的啟示
邵冰
(吉林省東北亞研究中心,吉林長春130033)
自去年12月哥本哈根全球氣候會議結束后,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并成為大國角力的重要領域。日本率先提出建設低碳社會,將發展低碳經濟作為日本經濟發展的增長點。日本建設低碳社會的舉措對長吉圖開發開放及吉林省發展低碳經濟、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日本;低碳社會;低碳經濟;啟示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從全球來看,歐洲是低碳概念的發源地,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而資源貧乏的經濟大國日本更是高度重視低碳經濟發展,在全球率先提出建設低碳社會,聲稱要引領世界低碳革命。日本建設低碳社會的舉措,對長吉圖開發開放及吉林省發展低碳經濟、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日本作為全球氣候變暖特征最顯著的國家之一,一直注重地球環境保護,在發展循環經濟、節能減排領域具有領先優勢,并成為《京都議定書》的誕生地。近年來全球范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恐慌的出現,使低碳經濟成為全球應對危機的新的熱點和新的增長點。日本不斷出臺重大經濟政策,逐步提出和明確了建設低碳社會的構想,將重點放在發展低碳經濟上,目的就是希望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以搶占未來產業和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日本歷屆政府都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發展低碳經濟,從戰略的高度制定了建設低碳社會的步驟。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以內閣總理大臣為首的“全球變暖對策本部”;2007年6月,制定了《21世紀環境立國戰略》;2008年7月,出臺了具體的《低碳社會行動計劃》;2009年4月,公布了《綠色經濟與社會變革》政策草案;2009年6月,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舉措,大力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創建低碳社會。日本中央環境審議會地球環境部會還對“建設低碳社會”提出了3個基本理念:一是實現碳的最低排放;二是實現富足而簡樸的生活;三是實現與自然和諧共生。
日本將發展低碳經濟定位為建設低碳社會,并采取了多項措施推進該戰略:
2.1 制定長遠的規劃和目標
在《低碳社會行動計劃》中,日本明確將低碳社會作為未來發展方向和政府的長遠目標。該計劃提出,重點發展太陽能和核能等低碳能源,即到2020年日本太陽能發電量是目前的10倍,到2030年是目前的40倍;在2020年之前,將二氧化碳封存地下技術推向實用化,將目前每噸約4200日元的二氧化碳回收成本降低到2000日元以下;力爭在2020年-2030年間,將燃料電池系統的價格降至目前的約1/10;到2020年,實現半數新車轉換成電動汽車等新一代汽車的目標,配備約30分鐘即可完成充電的快速充電設備等。
2.2 重視能源多元化,注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009年5月,日本公布《2008財年能源白皮書》,提出將日本的能源消費結構從以石油為主向以太陽能和核能等非化石燃料為主轉變。日本還注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主要措施包括:在所有住宅推廣太陽能電池;最大限度使用風力、地熱和生物質等能源;積極利用木材建造房屋和制作家具等;選擇食用應季蔬菜;城市交通方式轉變為以徒步、騎自行車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為主。
2.3 加大科研投入,致力于低碳技術研發和創新
日本政府不斷加大科研經費投入,以“綠色創新”為目標,不斷開發有利于環境的新技術。2008年日本政府科技預算為35708億日元,比2007年增加595億日元,增幅為1.7%。在2008年1月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日本宣布今后5年將投入300億美元來推進“環境能源革新技術開發計劃”,目的就是為了率先開發出減少碳排放的革新技術。2008年5月19日,日本內閣“綜合科學技術會議”公布了“低碳技術計劃”,提出了實現低碳社會的技術戰略以及環境和能源技術創新的促進措施,內容涉及到超燃燒系統技術、超時空能源利用技術、節能型信息生活空間創生技術、低碳型交通社會構建技術和新一代節能半導體元器件技術等五大重點技術領域的創新。
2.4 出臺激勵性財稅政策,鼓勵和扶持低碳產業發展
為促進節能減排政策的落實,日本政府出臺了特別折舊制度、補助金制度、特別會計制度等多項財稅優惠措施,引導、鼓勵企業開發節能技術、使用節能設備。在2009年3月27日國會通過的總額達88.5萬億日元的2009財年預算案中,涉及多項鼓勵低碳產業發展的財稅措施:第一,對環保車減免稅達2100億日元;第二,對節能環保投資減稅規模達1900億日元;第三,對中小企業減稅2400億日元,促進其向低碳經濟轉型。這3項減稅金額約占該財年預算減稅規模的60%。
2.5 普及節能知識,進行節能宣傳教育
在不斷完善能源立法和出臺政策保障的同時,日本政府和相關團體還通過電視、網絡、發行刊物、舉辦講座等形式向日本國民普及節能知識,進行節能宣傳教育,節能措施已經細化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府的倡導下,建設低碳社會已深入人心,調查顯示,有90.1%的日本人認為應該實現低碳社會。
2.6 利用環境外交和科技外交,積極擴大國際合作
戰后日本在邁向政治大國的進程中,把地球環境保護作為拓展大國外交的重要領域,積極推進環境外交。近年來,日本更是利用主辦八國集團峰會、第四屆非洲發展東京會議和有關國家科技部部長會議等重要國際會議機會,發揮日本在環境和能源等領域的技術優勢,謀求日本在解決環境問題上的國際領導權,并宣傳、推介本國的相關技術和產品。日本無論是在節能技術和發展新能源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這是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掌握話語權和主導權的領域。
3.1 研究制定低碳發展戰略規劃,建立發展低碳經濟的長效機制
在去年哥本哈根會議之前,我國政府已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為實現這一目標,政府必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控制碳排放。發展低碳經濟為吉林省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跨越發展的機遇,吉林省也需要在履行國家承諾中做出應有的貢獻,應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低碳經濟長期發展計劃,明確各個階段的發展目標、途徑以及重點支持領域,構建多樣、安全、清潔、高效的能源供應和消費體系等。
3.2 利用資源優勢,著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和核電等新能源產業
吉林省作為我國老工業基地之一,傳統能源資源比較缺乏,但作為重要農業省份,吉林省每年都產生大量玉米秸稈可用于生物質能源開發。同時,西部的風力資源非常豐富,是全國風能富聚區之一。因此,在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同時,還應在全省推行包括推進太陽能示范工程,推廣秸稈發電、秸稈制氣技術應用,結合小城鎮建設,建設一批秸稈制氣裝置,在水泥、鋼鐵、冶金等行業推廣余熱、余氣再利用發電等一系列新能源利用工程。
3.3 提高低碳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
在全球發展低碳經濟浪潮下,新一輪的競爭將是以低碳技術產品為核心的技術競爭。經過多年的發展,吉林省在諸多新興產業上形成了一定的發展基礎,如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等已有產品問世,成為國內清潔能源汽車的領導者;基因重組人胰島素等一批生物醫藥產品開發成功并具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此外,長春擁有國家級光電子產業基礎。吉林省應繼續發揮在光電子、生物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同時加強鋼鐵、能源等產業的低碳技術創新。
3.4 出臺低碳經濟扶持政策,鼓勵低碳經濟發展
可以參考日本的做法,制定有利于低碳經濟發展的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政策。如對生產高效、低碳、低污染產品的企業實施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綠色信貸和綠色保險政策;研究針對企業和公眾的環境補貼政策等。
3.5 加強低碳經濟宣傳,使節能環保深入人心
低碳經濟是一場正在我們身邊發生的產業革命,它不僅能改變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還能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白城市發起的“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模式,倡導低碳生活”大型公益活動,要求全市每個家庭和市民,保護環境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全力實施“家庭低碳計劃”。號召市民建立家庭低碳檔案,核算每月家庭減少的碳排放量,并養成經常使用節能燈、少用空調多開窗、每周少開兩天車、循環使用生活用水、隨手關燈和上班后拔掉電源插頭等有利于人類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15種良好的生活習慣。這種宣傳低碳生活的活動非常值得推廣,因為通過推廣低碳生活方式可以發掘我省服務業和消費生活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
3.6 多渠道加強國際合作,加快低碳經濟的發展
為加快低碳經濟的發展,吉林省應與東北亞的日本和韓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開展信息與經驗交流、技術引進與合作、人員培訓與能力建設等國際交流與合作。
日本擁有發展低碳經濟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吉林省也具備發展低碳經濟的較好基礎,雙方在能源領域具有共同的利益和合作優勢,應拓展以下幾個領域的合作,加快吉林省低碳經濟的發展:
(1)節能環保領域的合作。日本在污水處理、環保住宅、環保汽車、可再生資源等方面擁有世界領先技術,對吉林省有著重要的合作意義。
(2)生態環保工業園區的合作建設。吉林省可以借鑒日本生態城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強生態環保工業園區的合作建設,在促進循環經濟、推動環保產業技術發展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
(3)服務外包領域。我國企業與日本在汽車、電信、金融、保險等領域,特別是在對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外包領域合作前景廣闊,吉林省應拓展和加強與日本在該領域的合作。
[1] 唐丁丁.日本發展低碳經濟的啟示[J].世界環境,2009(5):62 -64.
[2] 趙剛.日本力推多項戰略全力建設低碳社會[J].中國科技財富,2009(12):50-53.
[3] 嚴圣禾.日本多管齊下建設低碳社會[N].光明日報,2009-12 -17(12).
責任編輯:沈 玲
The enlightenments of measures of Japan’s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socie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n Jilin Province
SHAO Bing
(Northeast Asia Research Center of Jilin Province,Changchun 130033,China)
After the global climate conference in Copenhagen in last December,“low-carbon economy”based 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population became a worldwide hot issue and it became an important field in competition among powerful countries.Japan first proposed the idea of building a low carbon society,and took it as a growth poi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measures of lowcarbon society in Japan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s and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ang-ji-tu and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in Jilin Province.
Japan;low carbon society;low-carbon economy;enlightment
F133.13
A
1009-3907(2010)07-0001-03
2010-05-21
邵冰(1978-),女,吉林長春人,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東北亞國際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