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 蒙,趙 斌
(中國礦業大學文學與法政學院,江蘇徐州221008)
政府在“人肉搜索”中的行政職能分析
亓 蒙,趙 斌
(中國礦業大學文學與法政學院,江蘇徐州221008)
“人肉搜索”是一種特殊的信息共享方式,其產生的社會根源涉及互聯網、焦點社會問題和網民等多種社會因素,它是一把雙刃劍,具有維護社會正義和異化為“網絡暴政”的雙重社會功能。文章認為“人肉搜索”需要規范和引導,因此,行政機關應該行使好自己的行政職能,對“人肉搜索”加以規范和管制,促使“人肉搜索”走上更加規范化、合理化的軌道,在實現社會正義、輿論監督、防治腐敗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成為社會的“道德法庭”、人民反腐敗的有力武器。
人肉搜索;行政職能;規范
2009年1月18日,《徐州市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獲得江蘇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生效。根據《徐州市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今后未經允許,擅自在網上散布他人隱私,在網上提供或公開他人的信息資料,對發布者、傳播者等違法行為人,最多可罰款5000元;情節嚴重的,半年內禁止計算機上網或停機。該條例經過新聞媒體公布后,立即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人民網做了一項調查:“徐州立法禁止人肉搜索,你怎么看?”有6成多的網友認為“沒有必要完全禁止”;有網友認為,《徐州市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實質上是對他人言論自由的剝奪,表現了徐州市“法治建設”的倒退;在立法精神上,體現了對公民權利的限制,同時也傾向對地方官員劣行的保護。從人肉搜索的現狀來看,它需要的只是規范,而不是“一棒子打死式”地予以禁止。因為人肉搜索只是一種工具,本身無所謂好壞和對錯,關鍵看使用者是否使用得當。如果使用者心懷不軌,人肉搜索自然極有可能陷入侵犯隱私的泥沼中;但如果使用者心懷正義,人肉搜索則有可能成為助推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成為輿論監督的利器和尖刀。因此,對待人肉搜索,應該積極引導它發揮積極的作用,規避其消極的影響,在這過程中,政府應該發揮關鍵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人肉搜索呢?對待人肉搜索,政府應該怎樣行使職能,才能使這個飽受爭議的事物發揮應有的作用呢?
人肉搜索現象目前正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所謂“人肉搜索”,就是指利用現代信息科技,變傳統的網絡信息搜索為人找人、人問人、人碰人、人擠人、人挨人的關系型網絡社區活動,變枯燥乏味的查詢過程為“一人提問、八方回應,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聲呼喚驚醒萬顆真心”的人性化搜索體驗。
事物都有兩面性,人肉搜索作為非政府的個人化行為,是一種新的民眾意見的表達方式,它也有著利弊兩個方面的影響。對待這個新事物的好壞,我們不應當過早地下結論,如果單純地因為它的負面因素而否定了其正面的作用,是得不償失的。正如中國人民大學喻國明教授在接受中國青年報關于人肉搜索的采訪時所說:“現在我國網民發展還處于孩童時期,是一個成長過程的必經之路。面對突發性事件,自律和文明規則會慢慢產生?!比巳馑阉黧w現了一種信息的民主,在網上人人平等,人人參與,信息共享,它不僅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維護社會道德秩序,還可以延伸到網絡無法觸及的地方,拓寬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充分發動人際網絡的力量,將互聯網“互助、分享”的精神發揚光大。但我們也應該看到,肆意公開他人資料是對隱私權赤裸裸地侵犯,而人肉搜索的參與者們有成長為網絡暴民的趨勢。由此看來,人肉搜索是把雙刃劍,政府應該發揮關鍵性的作用,使之能夠趨利避害。
行政職能是指政府為實現國家利益和滿足社會發展需要而負有的職責和所應發揮的功能,是國家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政職能的的實施狀況不僅體現了政府管理能力的高低,同時也將影響到人們對國家政治生活的認同感,對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具有關鍵性的意義。人肉搜索是一把雙刃劍,具有維護社會正義良知和異化為“網絡暴政”的雙重社會功能,但從客觀效果而言,人肉搜索在網絡反腐方面的積極作用,遠遠大于它在侵犯隱私方面的瑕疵,對人肉搜索進行合理的監管和引導,對于大力發展和傳播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充分發揮互聯網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此,作為社會權力的行使者,行政機關更應該擔負起應有的責任,行使好自己的行政職能,對人肉搜索加以規范和管制,促使人肉搜索走上更加規范化、合理化的軌道,在輿論監督、實現社會正義、防治腐敗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社會的道德審判官、人民反腐敗的有力武器。
2.1 完善法律法規,規范網民行為
互聯網作為一種工具,需要在法律的管理之下方可更健康地發展。建立在這一平臺之上的人肉搜索同樣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制約。人肉搜索過程中出現的侵犯公民隱私權和名譽權的情況反映了目前我國互聯網發展中存在的兩個問題:有關互聯網的法律不夠完善以及公民法律意識不強。以隱私權來說,雖然目前我國法律中對互聯網這一虛擬空間的隱私權保護作了一些規定,例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中指出,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以及非法截獲、篡改、刪除他人電子郵件或者其他數據資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但這些規定都沒有突破傳統法律被動保護隱私權的模式,未賦予權利人積極保護個人權利的方法。同時,由于受社會傳統和文化習慣影響,我國網民現階段法律知識匱乏、法律意識不強,許多網絡侵權行為均為無意識表現。人肉搜索的健康發展倚賴于法制的進一步完善和全民法律意識的增強。因此,在大力發展互聯網的同時,應完善相關法律,積極出臺一整套針對互聯網的行之有效的保護公民隱私權和名譽權的方案,并利用各種方式在全國普及與互聯網有關的法律知識,加強網民的法律素養,并通過法律的實施,以及相關條例、決議的發布施行,規范網民行為。
2.2 提高網民媒介素養,加強社會道德教育
人肉搜索強大的影響力得益于它生存的載體——互聯網。然而,作為一種技術,互聯網本身并不包含任何價值觀念,真正主宰人肉搜索的是其使用者——網民。網民的媒介素養直接影響著人肉搜索的性質。網民媒介素養指的是網民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時所具有的正確選擇、準確理解、合理評價和理性批判等方面的能力。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8年7月公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提供的數字,當今中國網民的主體是30歲及以下的年輕群體,所占比重超過網民總數的2/3。年輕人思想尚未成熟,對信息的選擇和理解往往不夠客觀、公正;同時受群體環境影響,對信息和事件的評價顯得過于情緒化和盲目化。網民主體的媒介素養缺乏直接導致人肉搜索過程中用語不文明、法律意識淡漠以及泄私憤等問題的出現。人肉搜索的健康發展需要提高網民的媒介素養,加強社會道德教育。具體而言,應通過各種公共信息平臺向公眾普及和推廣媒介知識,加強在校學生認識、利用和使用媒介、正確看待各種媒介內容的能力。只有從社會層面上提高網民的媒介素養,使其理性地利用網絡資源,才能從根本上保證人肉搜索的健康發展。
2.3 發揮主流媒體作用,引導社會輿論健康
作為一種群體性的搜索方式,人肉搜索因網民的積極參與而具有信息搜集的廣泛性和豐富性。然而,紛繁復雜的信息也使其權威性和真實性大打折扣。一方面,人肉搜索的信息來源往往不明,參與其中的網民責任感也不強,人肉搜索得到的信息往往伴隨著流言的傳播,真實性難以保證。另一方面,作為一種非常態的群體傳播,人肉搜索在其傳播過程中,個人往往因對多數意見的信任感以及希望與群體中多數意見保持一致的心理而對信息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與評價。根據美國心理學家G.W.奧爾波特的觀點,在一個社會中,流言的發生與兩個因素有關:問題的重要性和正式渠道的信息不足。因此,規避上述風險,主流媒體的介入成了一條有效途徑。人肉搜索的目的或是為了滿足提問者對信息的需求,或是為了完成對不道德或違法行為的揭露。不管出于哪種目的,主流媒體獲取信息的便捷性以及信息提供的權威性和準確性都將優于網民自發的人肉搜索。因此,對于引起網民廣泛關注和討論的問題,主流媒體應為公眾提供客觀、真實和權威的信息,保證正式渠道的信息供給;同時,應積極組織討論,承擔起輿論引導的職責,而不能僅僅停留在將人肉搜索事件當作新聞予以報道。
2.4 完善監督機制,使人肉搜索成為反腐敗的有效渠道
人肉搜索是集中、直接反映民意有效渠道,應該成為反腐敗的有效渠道和正常機制。隨著網絡、論壇、博客技術的發展和人肉搜索的蓬勃興起,網絡表達的自由、直接和方便,為民眾表達民意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渠道。雖然個人的申訴聲音比較微弱和分散,但是成千上萬網民表達同一個聲音就說明這是民眾十分關注的問題。政府和地方紀檢部門應該重視和關注網絡搜索所反映的實際腐敗問題,把網絡檢舉和監督作為重要的檢舉渠道和監督機制。
隨著網絡反腐的方興未艾,在第四屆全球反腐敗論壇上,有一些國家的代表和專家建議將互聯網作為一種控制和預防犯罪的工具,建議各國政府建立一種便于各企業和公民關注和評估政府的服務質量的電子系統,以避免出現腐敗問題。基于對網絡反腐正反兩方面作用的認識以及我國的現實情況,我們必須對網絡反腐寄予理性期待。應該認識到,雖然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普通公民對反腐敗的參與推動著我國的廉政建設進程,但網絡輿論監督要與其他監督形式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發揮監督作用。網絡人肉搜索和舉報只是發現腐敗現象,還需要其他機關調查核實,并對腐敗現象作出處理。政府和相關監察部門應該重視網絡檢舉,并形成機制,使人肉搜索成為防止腐敗的有效手段。對于國家機關來說,如何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尊重民意表達,并更好地汲納和整合民間智慧來推進反腐敗向縱深發展,已是一個現實而緊迫的課題。
網絡是柄雙刃劍,人肉搜索也具有兩面性,濫用必然導致公民隱私蕩然無存,合理的引導則可能推動公共參與,我們應該理性地去看待它。作為傳統的人工調查和現代的網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應該看到人肉搜索在很多時候的確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它整合了網民的知識和能力,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規范和監管,而且也沒有適用的法律對人肉搜索作出規范,才造成侵犯他人隱私權、名譽權的問題。因此,我們在使人肉搜索發揮其功用的同時,也必須要規范利用網絡進行惡意造謠、誹謗、曝光隱私等一些非理性的泄憤行為。對于人肉搜索在反腐敗方面所做的努力,應該肯定,同時加以引導,使之發揮更大的作用。總之,我們應發揮人肉搜索的社會正向功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所帶來的社會負向功能得到有效抑制或降到最低。
[1] 羅序文,李興明.“人肉搜索”帶來的網絡道德及監管[J].新聞前哨,2008(9):91-93.
[2] 楊孟堯.網絡社區“人肉搜索”初探[J].東南傳播,2008(7):79-80.
[3] 張永桃.行政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2-59.
責任編輯:沈宏梅
An analysis on the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in“cyber manhunt”
QI Meng,ZHAO Bin
(College of Literature,Law and Politic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
“Cyber manhunt”is a special information sharing way,its social root involves many social factors such as the Internet,the social focus problems,users and so on,it is a“double-edged sword”and it has the dual social functions of maintaining social justice and alienation of“the network tyranny”.The article considers that“cyber manhunt”needs regulating and guiding.Therefore,th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should exert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standardize and control“cyber manhunt”and make it step onto standardized and rationalized track,play its role in achieving society justice,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corruption and become the powerful weapon for social“moral court”and anti-corruption.
cyber manhunt;administrative function;norm
D630.1
A
1009-3907(2010)07-0082-03
2010-03-19
亓蒙(1986-),男,山東萊蕪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