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學 吉林省大安市 131300
野豬圈舍最好選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容易排水,便于采光和通風。原有的家豬圈舍稍加改造也可進行飼養。新建圈舍外窩室要求水泥鋪地,里窩室與外窩室配套。里窩室供野豬睡覺、產子,長約3m、寬約2.8m,加上棚,建成一般豬舍樣式。外窩室供野豬大小便、飲食、運動和曬太陽,長約3m,寬約2.8m,圍墻用水泥抹面,建筑高度為1.7~1.8m??稍诒阌谂潘膲Ω幱么u石水泥砌一個飲水池,長1m、寬0.5m、深230㎝。應注意的是,飲水池不宜過深或窄,否則當夏季天氣炎熱時,豬趴在水池中涼快,會造成懷孕母豬窒息死胎現象。在內窩室與外窩室中間應留一條1m寬的通道,以利于野豬自由出入,欄門一般留在內窩室的前面。
特種野豬買來后,要將公野豬母野豬放入圈舍內人工馴養。野豬膽小,初時怕人。為了改變它的這一弱點,一般采用購買小型野豬進行馴養,其體重大都在10~20kg,因這種野豬月齡不大,容易馴化,可塑性極強。在馴養過程中,最好將一多半野豬和一少半家豬混群飼養,比例為8∶2。在這樣的環境下,幼野豬與同等月齡的家豬會很快合群,讓家豬帶著幼野豬活動和采食。野豬是一種雜食性動物,一般仿照家豬日喂2次。因其野性習慣,善于采吃生食,嫩玉米、紅高粱、冬瓜、土豆、地瓜、花生秧、地瓜秧、谷穗、南瓜、茄子等都是它喜歡吃的食物。剛開始家養時,應配合主食飼喂。一個月后,喂一半生食,另一半喂家豬的飼料,如玉米面、麩皮、豆腐渣、粉渣,加入適量食鹽,待野豬基本適應了圈養環境后,用飼喂家豬的配合飼料喂野豬即成。但也應適當添喂一些根類植物。
野豬被毛粗而稀,一般為灰色或灰黃色。成年母豬體重在90~130kg,對外部環境反應靈敏,乳頭一般為6~7對。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母野豬年產2胎,每胎平均產子6~10頭。適宜的配種時間為出生后5~6月齡,體重在40~60kg。野豬發情時,外生殖器明顯紅腫,當外生殖器由紅色變為暗紫色時,再由腫脹變為稍皺縮,或用手摁住母豬后腚,其站立不動時為最好的配種時間。公母野豬配種時間約需40分鐘,比家豬略長。根據經驗,最好采取復配方式,即間隔6~8小時后再重復交配1次,這樣,可明顯提高母豬的受胎率。母野豬發情適合交配時,也可采取將公野豬趕入母豬圈內1~2d,此時公野豬夜間可多次爬跨、交配。待確認交配成功后,將公野豬趕出,過20d后再觀察母野豬是否發情。一般母野豬發情周期為18d,如不發情,證明母野豬已交配成功。
野豬養殖場必須擁有1~2頭純種野公豬。常言說得好:母豬好,好一窩;公豬好,好一坡。由此可見種豬的重要性。選擇好的種用野公豬,對于后代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一般將具有身長、腿高、嘴尖等符合野豬特征的純種野公豬留種。將野豬與家豬雜交所產的后代作為種用,培育出來的后代有返祖現象,即生產出來的豬只,外觀有部分不像野豬,而像家豬。所以,二元雜交的特種野公豬不宜留作種用。在血緣關系上還要防止近親交配,以利于其后代抗病力強,生長迅速。
特種野豬是一種雜食性獸類,合群性強,耐粗食,抗病能力比家豬強。年產仔2~2.5胎,每胎7~12只。一般仿照家豬日喂2次。因其野性習慣,善于采吃生食,在農家中常見的嫩玉米、高粱、冬瓜、馬鈴薯、地瓜、牗甘薯牘、花生秧、地瓜秧、谷穗、南瓜、茄子、胡蘿卜、白蘿卜、白菜、落地蘋果、梨、柿子等都是它喜歡吃的食物。剛開始家養時,應配合生食飼喂,一個月后,兌一半生食、一半喂家豬的飼料,如玉米面、麩皮、豆腐渣、粉渣,加入適量食鹽,混合飼喂,使其慢慢改變囫圇生食的習性。待野豬基本適應了圈養環境后,按飼喂家豬飼料,配合好喂野豬即可。
利用野豬與家豬雜交,用純種野豬作父本,用杜洛克、長白作母本而雜交產生的特種野豬,具有基因穩定、生長發育快等特點,在市場上呈現出極好的發展勢頭。
據專家測定,野豬肉質鮮嫩、營養豐富、瘦肉率高,其胴體瘦肉率比家豬高6~8%,肌肉中亞油酸含量比家豬高出1.5~2倍(亞油酸目前被認為是對人體最重要的一種脂肪酸)。野豬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不飽合酸,并含有17種氨基酸。用野豬肉加工成的野豬火腿腸、野豬臘肉暢銷海內外市場。在南京、上海、廣州等地市場每500g野豬肉售價15~30元,備受人們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