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平 山東省棗莊市 277100
(1)科學投食。小蝎出生后約5d(25~28℃時)在母蝎背上蛻下第一次皮,成為2 齡幼蝎,再經5-7d離開母背。剛離開母體的小蝎,食欲大振,投食必須保質保量,否則會互相殘食。離母小蝎在48 小時內便可吃掉約20mg 的小蟲,以后吃的次數減少;大約1 個月內可吃小蟲6 只(每只蟲按8~10mg 計),小蝎的體重可增加24mg。在投喂前,最好在頭一天晚上投放少量的食物,統計一下吃食物的小蝎占總數的百分比,據此計算出應投放食物的數量,避免過多或過少。如果管理不當,2 齡蝎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因為2 齡蝎體弱幼小,活動范圍小,捕食能力差,往往處于饑餓狀態。所以,提供2 齡蝎的飼料既要營養豐富,又要注意適口性,可采食性。一般投喂小黃粉蟲、小地鱉蟲或家蠅幼蟲、蠅類和夜蛾等。如果一切條件都很正常,1 個月左右,小蝎便可吃肥,離母蝎40d 左右可進行第2 次蛻皮(在9月)。當蛻皮恢復活動能力后,食欲很旺盛,如不喂足,也會產生自相殘殺現象,已蛻皮的吃掉尚未蛻皮的,未蛻皮的吃掉正在蛻皮的或尚未恢復活動能力的。在這個階段將蝎喂飽,是提高越冬成活率的一個關鍵。
(2)蛻皮成體。約在4月上旬起蟄,到谷雨前后又開始進食,6月中旬前后,陸續蛻第3 次皮,8-9月份又蛻第4 次皮,第3年又蛻2 次皮,即變為成體。
(1)供足飼料。鉗蝎經過6 次蛻皮,便進入成蝎階段,由于生長和產仔的需要,成蝎對飼料的質和量,要求都比較高,這時供料不但應以肉食為主,而且要增加供料次數。
(2)科學交尾。母蝎產仔多少,不但與生產年份有關,也與食料有密切關系。成蝎要雄、雌混養便于交尾。母蝎產仔時,環境要清靜,交配后的公蝎,要分開喂養。
(3)安全產仔。母蝎在產仔前不要受到驚擾,如果產前遇驚,容易引起流產。7-8月母蝎陸續產仔。母蝎產仔,要有適宜的溫度,一般在33~38℃之間。在這樣的溫度范圍內,不但產仔快,產后幼蝎的成活率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