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燦
基層單位推行企業文化理念的方法和途徑
□李明燦
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是一個“走”不遠的企業。河南省煤田地質局自2006年起,用三年時間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打造強勢企業形象。但是,由于地勘行業點多、面廣、線長等特點,給企業文化理念在基層的貫徹落實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何讓企業文化在基層盡人皆知、落地生根,進而轉化為職工的自覺行動?本文結合實際,談一點個人的粗淺看法。
三年來,河南省煤田地質局采取多種措施,在干部職工中進行了企業文化理念的學習和灌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廣大干部職工對企業文化理念的認同感進一步提高,企業責任感和榮譽感進一步增強。
在基層推行企業文化理念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職工甚至一些基層干部對企業文化理念的認識存在一些誤解,認為企業文化是虛的,搞得再好也不會產生經濟效益。作為基層干部,帶領職工把活干好才是最重要的。真的是這樣嗎?有人曾經給領導下過這樣一個定義:領導就是善于把自己的思想裝入別人腦袋里的人。這什么意思呢?說明白了,就是領導要考慮如何把大家的心凝聚起來,把大家的勁鼓起來,而宣傳教育、灌輸理念就是最常用的凝心聚力的辦法。
在基層推行企業文化理念的過程中,基層干部要身先士卒,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真學、真用上下工夫。真學就是要學懂弄通,掌握精神實質;真用就是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提出落實文化理念的具體要求,并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在此基礎上,要通過職工大會、集中學習、知識競賽、問卷調查等形式,使職工了解企業文化理念及落實這些理念的要求,促進企業文化理念落地生根,成為職工的自覺行動。
制度與文化的關系如同法律和道德的關系一樣。沒有文化支撐,制度的執行就會打折扣;而沒有制度僅靠文化,又會使管理缺乏強制性。經營管理是這樣,推行企業文化理念也是這樣。通過制度強化文化理念,一是規定要明確,二是獎罰要分明。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的文化理念都比較宏觀,基層要結合自身實際,提出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規定和要求。如:河南局的煤田理念是“河南煤田,誠信永遠”。作為基層單位,就要結合實際,把這個宏觀的理念進一步的細化、量化,制定出每個崗位、每位職工落實這一理念的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把煤田理念體現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在職工的工作崗位上。在提出一些落實理念的要求時,能形成文字的一定要形成文字,使其更管用、更有效。在執行這些要求時,要做到獎罰分明,從制度上保證文化理念落實到職工的行動上。
在學習企業文化理念的過程中,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要么感到文化理念空洞、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不愿意學習;要么感到文化理念離我們太遠,要求太高,難以做到;要么是花了好大力氣學會了,實際工作的時候又忘了。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找一個詮釋企業文化理念的載體和平臺。
首先,可以搜集能夠解釋企業文化理念的哲理小故事,通過漫畫、宣傳欄、刊物等平臺展示給職工,使職工明白理念的含義。
其次,可以抓住踐行企業文化理念的正面典型或違背理念的反面事例,以期引起震動,使職工高度重視企業文化理念。比如去年9月,一隊物資經銷公司正在上夜班的郭文奎師傅接到兗礦集團地勘處打來的電話,說施工的一臺鉆機急需1噸膨潤涂粉及其他泥漿材料。當時已經是晚上8點多了,郭文奎師傅在請示過經理并核實客戶的確切情況后,連夜找車裝運材料,于午夜前把材料送到了施工鉆機所在地。一隊及時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宣傳報道,用身邊鮮活的事例使廣大干部職工對“為您服務、讓您滿意”的服務理念有了深切的體會。
先進的企業文化理念通過典型人物來反映,就會傳播得更快,更容易被人接受。如鐵人王進喜身上集中體現了“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雷鋒身上集中體現了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等。隨著人物的家喻戶曉,其精神也迅速傳開并被人們接受和認可。
在這方面,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總結提煉的“葛店精神”和“陜北精神”等,就是一個很好的明證,對推動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的企業文化建設發揮了重要的導向作用。基層單位也是一樣,選準并叫響一個典型,對本單位的形象、風氣影響是非常大的。這就要求基層單位在推行企業文化理念的過程中,要重視發現、培養踐行企業文化理念的先進人物,并進行廣泛宣傳,以此推動企業文化理念為廣大職工所接受。
通過各種活動滲透企業文化理念,達到凝聚人、鼓舞人的目的,這種方法已經被實踐證明是有效的。近年來,河南省煤田地質局一隊通過文藝晚會、演講比賽和慶“五一”、慶“十一”聯歡活動等,凝聚了職工隊伍,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取得了明顯效果。基層單位人員少,開展活動更靈活、更方便。在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的基礎上,搞一些學習興趣小組、拓展訓練、互動培訓等,都是滲透學習理念、團隊理念、服務理念的好方法。通過這些活動,能夠使職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企業文化理念。
總之,在基層單位推行企業文化理念,要結合自身實際,不斷創新,使企業文化理念真正落實到每個崗位、每位職工,成為干部職工的行動指南。
(作者單位:河南省煤田地質局一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