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晶
(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學院,重慶400067)
公允價值計量研究是近十年來國際會計研究中最前沿的問題。所謂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在公平交易中,交易雙方應當是持續經營企業,不打算或不需要進行清算、重大縮減經營規模,或在不利條件下仍可進行交易。
在新的會計準則出臺之前,國際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的投資資產進行了分類,主要有三類,即交易性投資、可供出售投資和持有到期投資。針對這三類投資則采用不同的會計準則。按照規定,其中,交易性投資需要按照市價計算,即以公允價值計量并將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表??晒┏鍪垲愅顿Y是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投資,其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都是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只有在賣掉之后,才計入損益表。資產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這類投資采用的會計準則是實際利率法,按攤余成本計量。
金融危機爆發后,歐美許多國家幾乎決定要放棄按市值計價的公允價值會計準則。2009年10月15日,歐盟正式決定,第三季度歐盟金融機構將停止按市價計算的會計準則,而改用成本估值計算。但是有些會計學者則表示,這種做法是一種倒退,用成本法可能會出現更大的問題。
實際上,因金融危機而備受詬病的按市價計算法,并沒有完全得到實行,而只是部分地采用了按市價計算的會計準則。
在現實情況中,對投資資產的認定主要是靠管理層的判斷。對公司來說,有些投資可以分成交易類,也可以分成可供出售類。如果公司分成第一類,股價跌公司就要體現虧損。而分成第二類,公司在做賬時,如投資虧損,公司可把虧損的股票繼續留在賬上,而把賺錢的股票賣掉,這樣賬上就可以看出投資賺的錢,但虧損就顯示不出來,因為直接入了股東權益,而不是記入損益表。簡單地說,交易性投資,是要用市價計算直接入賬,而可出售類投資,除非賣掉,否則就當期不入賬,變化直接體現在股東權益中,表上看不出有虧損。而美國現在的做法就是要把第一種交易性的投資變成第二種,虧損不在賬上體現,銀行可以把賺錢的投資賣掉,把虧損的留下。從這個意義上說,最好的會計方法就是按市值計價,這樣公司就沒有空子可鉆。
因此,停用市價計算方法,投資者將面臨更大的風險。成本計價是假定公司會持續經營,如果公司不能持續經營了,成本計價就根本不能反映公司的經營狀況,也不能體現對債權人、股東的保護,公司的報表就沒有實效性。
最近,香港的恒生銀行因持有華盛頓互惠銀行股票而遭遇股價大跌。但是,恒生銀行至今沒有公布其持有華盛頓互換銀行的倉位究竟有多少,影響有多大。2007年年報列出恒生“持作交易用途之資產”,當中不計庫券、存款證,恒生在期內的“其它債務證券”金額達40.58億港元;以發行機構計算,恒生持有由同業及其它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務證券金額為5.62億港元。至2008年6月底的中期年報,恒生“持作交易用途之資產”中,不計庫券、存款證及其它債務證券金額增至54.13億港元;債務證券中由“同業及其它金融機構”發行的金額則降為4.01億港元。而這其中除了作交易用途的資產外,還要看另一筆資產,就是“指定以公平價值列賬之金融資產”。在這類資產中,截至2007年底,恒生持有由“同業及其它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務證券金額達46.82億港元;2009年6月底,恒生持有的“同業及其它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務證券金額則增至55.89億港元。計算上述數字,便會發現恒生在2009年中持有“同業及其它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務證券金額約達60億港元;當中有多少是美國互惠銀行的,自然是不為人所知的。
隨著此次金融危機的蔓延,有些學者試圖從會計角度研究如何應對金融危機的惡化和蔓延。2009年10月9日,FASB發布建議書,要求公司加強對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方面的披露,并評估其對報表產生的影響。此外,公司管理層在評估未來、至少但不限于12個月內能否持續經營時,要考慮所有可能的影響因素。如果說上述兩項改變更能反映金融機構的潛在風險,那么有關公允價值計量方式的改變將影響金融機構的表內業績。
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后,我們看到很多關于改變原先的公司會計政策而轉變為以公允價值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的實例。例1:2009年一季報顯示,金融街營業收入為2.9億元,同比下降62%,不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6億元,同比增長127%。營業收入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金融街一季度重點在售項目未達到結算條件,收入主要來自物業出租和物業經營。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開始成為其利潤增長的主要部分。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利潤出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德勝國際中心項目用于出租的約3.4萬平方米物業計入投資性房地產,按公允價值計量后取得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6億。從2008年1月1日起,金融街開始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公司在未來兩年可結算項目利潤率大多較低,業績貢獻很大一部分將是靠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的變動。
例2:2008年一季報顯示,昆百大A資產負債率為90.56%,短期借款與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為4.14億元,長期借款為1.9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9252萬元,未分配利潤為-5411萬元。2008年6月6日,昆百大A決定對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由成本計量模式變更為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納入變更范圍的有百大新天地項目等四個項目。截至2008年3月31日,這四個項目的賬面價值分別為1.28億元、3100萬元、604萬元和354萬元,賬面價值合計1.68億元。經評估,上述資產的公允價值為6.71億元,公允價值大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為5.02億元。這樣一來,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如果公允價值高于成本,那么對資產負債率以及凈利潤都會有較好的影響。計量模式轉換后,昆百大A的資產負債率將降低為77.66%。同時,未分配利潤將增加3.17億元,變更后的未分配利潤大增至2.63億元,影響比例為585.43%。一舉改變了連續三年未分配利潤為負的尷尬局面。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也增加至4.68億元,影響比例為406.30%。會計政策變更,報表統計辦法也隨之改變。
2008年,財政部會計司曾對上市公司2007年執行新會計準則的情況做了分析報告。該報告顯示,在1570家上市公司中,存在投資性房地產的有630家上市公司,占1570家的40.13%。但是,這些公司絕大多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了成本計量模式。
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新準則其實是雙刃劍,倘若市場價格下跌,對利潤增長也會有負面影響。因為采取公允價值模式后,如果行情出現波動,公司方面有時也難以判斷業績的情況。另外,在新準則實施初期,市場對投資性房地產較多的公司有很高的期待,但實際上,很多公司都不愿意去推動。其中原因除了價格波動導致難以判斷業績外,倘若采取公允價值計量,則每年都要對相應的項目進行審計,會增加不少費用。此外,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上市公司不用對投資性房地產提取折舊或攤銷,通過逐年計提折舊達到抵稅的做法不再適用。
但是由于目前普遍使用的公允價值計量方法是建立在市場活躍而有秩序的基礎上,而在市場不活躍和無秩序時,如何計算公允價值并計提減值準備,卻沒有詳細介紹。如,一個原始價值1元錢的金融產品,在市場恐慌、持有者普遍拋售的情況下,出手價格可能只有0.1元,但如果持有者選擇暫不出售,將如何在編制報表的時點確認應計提的減值損失,如果按照此前以市場價格為主要參照物的方式來計量,將計提近九成的損失,但如果在未來的某個時點出售,或許實際損失并沒有這么多。在這個問題上有關學者的意見分為兩類。以銀行家為首的一派認為,公允價值,尤其是以市值為基礎的計量方式,無法客觀反映資產價值,使得公司報表過于復雜,影響公司業績表現和投資者信心,在這次全球的金融危機中,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為此,應將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改回成本計價的方法,穩定人心。而以準則制定機構和會計師事務所為首的一派則認為,在日新月異的社會,公允價值才是最能體現公司財務狀況的計量方法,尤其適用于金融衍生產品。
由此看來,更應該考慮如何完善公允價值的規定,使其更好地體現在特殊情況下的資產價值,而不是全盤否定這一計量方法。在2009年10月3日眾議院通過的救市方案中,專門授予SEC對金融產品進行重分類的權利。即允許其在極端情況下,將金融產品的分類從公允價值計價、影響損益表的方法,轉變到持有至到期、用攤余成本計價,并做減值測試的方法。政府所做的這一嘗試,正是在基于對國際經濟環境和金融市場環境的認真考慮之下作出的對會計政策的科學調整。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6.
[1]徐蘊頡.次貸危機與公允價值計量[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33).
[2]俄召娣.公允價值與美國次貸危機[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8(359).
[3]柯于珍.淺議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運用及其財務影響[J].技術探索,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