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孝南區農機局 楊中秋
全省農機工作會議召開后,孝南區農機局迅速行動,及時召開了會議,傳達了全省農機工作會議精神,確定了2010年農機化工作目標:爭取中央和省級購機補貼資金800萬元以上,力爭1000萬元,推廣各類新機具1100臺套;農機總動力達到31萬kW,增長2個百分點;完成機械耕整2.8萬 hm2;機械播栽1.6萬hm2,其中機播小麥0.27萬hm2、機播油菜1萬 hm2,機插水稻0.33萬hm2;機械收獲2.4萬 hm2;糧食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比2008年增長一個百分點。圍繞上述目標任務,孝南區農機局將在6個方面著力,加快推進孝南區農機化發展。
重點做好農機購置補貼和“以機代牛”項目工作,提升孝南形象。一是繼續爭取現有農機化項目。著力抓好“以機代牛”和農機購機補貼資金的落實,力爭農機實用培訓技術項目2010年入籠;二是加快發展無耕牛村建設步伐。充分發揮政府引導性投入的作用,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農機投入,建立起以農民投入為主體、政府引導、項目支持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農機投入新機制,使機械化不斷發展,形成以鐵牛代耕牛的局面,力爭2010年再建2~3個無耕牛村。
緊緊圍繞農時季節和重要農事活動,大規模組織農機田間作業和跨區作業。一方面重點抓好機械耕整、機械插秧、機械收割3項農機作業,大力增加這3種機械的擁有量;另一方面,認真組織農機跨區作業服務,既要大力組織本地機械赴外作業,又要搞好外地來我區作業機械的接待管理服務工作,并與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緊密配合、相互聯動,維護正常作業秩序。
繼續抓好新鋪徐山村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陡崗袁湖村農業核心板塊機械化發展、水稻機械化插秧示范工程和三汊、祝站66.67hm2農業生產核心示范工程建設。一是抓好機械化插秧推廣工作。加大示范和推廣力度,在核心農業板塊實現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力爭機械化插秧在2010年的基礎上有一個大的突破;二是適時推廣適用的新型機械。特別是油菜機械化收獲和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在近年陡崗成功試驗的基礎上,力爭2010年在全區大面積推廣。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茶葉機械、設施農業機械、魚塘養殖機械、畜牧喂養機械、農田水利工程機械;三是大力推廣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秸稈焚燒嚴重影響大氣環境和民用航空,也是資源的嚴重浪費。實現農作物秸稈還田,既可以實現資源再次利用,又可以促進農業節本增效。為此,我們一方面對農民做好宣傳工作,另一方面大力推進半喂入聯合收割機直接把秸稈切碎還田,對于全喂入聯合收割機作業的田塊,積極使用機械翻耕,實現秸稈深埋。2010年計劃機械插秧0.33萬 hm2,收割油菜0.33萬hm2,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力爭在三汊、祝站等鄉鎮示范推廣0.33萬hm2左右。
重點抓好中小泵站、運輸拖拉機和田間作業機械的安全生產管理,保證創建平安農機活動取得良好效果。繼續廣泛深入地開展法律法規學習、宣傳、教育活動,大力營造依法治機、依法興機的社會氛圍;積極開展部門聯動,依法檢查監督和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機產品及零配件的行為,規范經營秩序,凈化農機市場;協調處理來信來訪和投訴案件,切實維護農民機手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健全和落實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狠抓農機年檢年審,大力開展創建“平安農機”活動;繼續開展“警監聯合,隊站聯勤”專項整治活動,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保障農機安全生產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010年計劃創建1個平安鄉鎮、10個平安村、100個平安戶。
重點培育已成立的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和農機維修中心。一是切實加強對農機合作社的扶持指導力度。對已成立的8家農機合作社進行規范管理,健全制度和服務功能;二是鼓勵農機戶發展成農機大戶。通過農機大戶的增加,有效地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從事二三產業,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的速度;三是扶持壯大農機維修組織。在已成立的孝南區順業農機維修服務中心、孝南區興達維修服務中心、孝南區小型機械維修服務中心“三家”農機維修中心的基礎上,進一步扶持其發展,規范其行為,健全好制度,使農機維修中心真正成為推動農機化發展的保證力量。
深入扎實地抓好干部職工理論、政策、法規、業務學習,不斷強化農機系統干部職工的責任意識、自勵意識、干事意識。切實做到用黨的十七屆三、四中全會精神武裝干部頭腦,指導工作。堅持集體領導與分工負責相結合的領導制度,注重做到配合默契、相互協作、團結戰斗、共事共心,緊緊擰成一股繩,不斷增加局總支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牢固樹立各項工作爭先進、創一流的思想,圍繞“創學習型、服務型機關,當技術型干部”,不斷加大工作力度,上下形成合力,使局黨組織建設、紀律建設、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再上一個新臺階,為構建農機系統和諧穩定,保持一方平安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