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云
(臨沂市沂水中心醫院,山東 臨沂 276400)
腦卒中、腦外傷所引起的腦損傷均可造成病人偏癱、記憶和語言障礙,使病人殘疾并喪失工作能力,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并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關于腦損傷病人的康復,一直是困擾廣大醫務人員的難題。神經干細胞(Neural Stemcells,NSCs)移植是目前研究的熱點,自 20世紀90年代成功培養出人 NSCs,NSCs移植為中樞神經系統性疾病的治療帶來了希望,開拓了治療的新途徑[1],NSCs移植的臨床治療已應用于成人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老年性癡呆、顱腦創傷和骨髓損傷等方面。我院 2007年 5月至 2010年 1月為 60例腦損傷患者進行 NSCs移植術,臨床治療效果顯著,現將護理內容報道如下:
60例腦損傷患者,男 38例,女 22例,年齡 46-83歲,平均(52.4±6.3)歲,均為我院住院治療并確診腦損傷的病人,其中帕金森病人 24例,多發性硬化患者 8例,老年性癡呆患者 12例,腦卒中恢復期患者 16例。30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覺、運動、語言、肌張力、植物神經功能障礙。30例患者家屬均了解 NSCs移植的治療方法及手術相關意外,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2.1 神經干細胞的培養 取健康孕婦 6-12周孕齡流產的胎兒,在中心實驗室無菌條件下,分離胚胎腦組織,去除硬腦膜,將腦組織培養,分化成NSCs。
2.2 NSCs移植主要有三種途徑 (1)通過腰椎穿刺行腦脊液置換把 NSCs注入蛛網膜下腔,通過腦積液循環進入病變部位;(2)靜脈注射神經干細胞;(3)采用立體定向技術把神經干細胞行微創手術直接推注到病變部位(靶點)。本組 60例患者中,有24例采用靜脈注射法,28例采用靜脈注射加腰穿腦脊液置換法,8例患者采用立體定向移植法。前兩種方法每半個月為一個療程,每個療程 4次,每周 2次??筛鶕颊卟∏楹徒洕闆r采用一個至多個療程治療。第 3種方法根據病情采用一次手術或二次手術完成對靶點的注射。本組 60例患者中,有 6例患者行二療程 8次移植,46例患者行一療程 4次移植,8例行立體定向移植的患者均行一次手術。
3.1 術前護理
3.1.1 對家屬和患者的術前宣教 腦損傷患者家屬行 NSCs,移植前顧慮此技術的成熟度、手術方式的選擇、術后效果及手術費用,因而感到焦慮,因此術前恰當的心理護理非常重要。針對焦慮原因,醫護配合共同做好患者及家屬的思想工作,詳細介紹與疾病有關的治療知識和手術方法、效果好的病例資料,使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發生、治療、護理、預后有所了解,并積極配合治療,特別是對焦慮的患者及家屬,我們請已經做過 NSCs移植的患者及家屬與其交流,幫助并鼓勵他們盡可能放松,消除緊張、焦慮情緒,積極配合手術。
3.1.2 對神志清醒的腦損傷患者的心理指導患者有腦損傷對家庭是一種負性事件,也是一種較強的心理應激源,他們最初質疑、隨之接受,產生失望、可憐、羞愧等心理,會有被家庭和社會歧視之感,對他人不信任等[2],這些心理障礙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和身心健康,及時有效的干預是取得移植療效的關鍵:首先要幫助患者積極面對現實,鼓勵他們適應社會交往,養成自我比較、自我提高、自我評價的習慣,以平和的心態接受治療,積極配合使手術順利進行。
3.1.3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在互相信任與尊重的基礎上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使患者家屬積極參與到手術中來。
3.1.4 完善各種檢查 如血尿常規、血生化、肝腎功能、心電圖、肌電圖等,立體定向 NSCs者行顱腦 CT及 MRI檢查。
3.1.5 根據手術方法進行術前準備 行腰穿及腦脊液置換者準備好腰穿包及麻醉藥品,幫助患者取合適的腰穿體位;行靜脈穿刺者于手術當日早晨建立靜脈通道,盡量選擇較粗直的靜脈作為穿刺部位。行立體定向神經干細胞移植者,于手術室在無菌、局部麻醉下手術。3種手術方式均在術前 2 h給予氯苯那敏 8 mg口服,術前 30 min給予地塞米松5 mg靜脈推注,以防止 NSCs在體內產生過敏反應,術前 10 min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并記錄。
3.2 術中護理 將胚胎來源的人 NSCs溶于30 ml生理鹽水中并充分搖勻至 NSCs完全溶解(以肉眼完全看不到 NSCs有形成分)。行腰穿腦脊液置換者根據患者腦積液壓力的高低不同遵醫囑抽取置換所需 NSCs,并配合醫生在無菌技術下將 NSCs注入蛛網膜下腔,余 NSCs緩慢推注于靜脈通道。單純行靜脈穿刺者將所有 NSCs緩慢推注于靜脈通道口,注意邊推注邊輕輕拍打注射器,以防 NSCs微粒附于注射器壁上,影響進入體內的 NSCs量,整個推注過程大約 6-8 min。推注過程中做好心理護理,指導病人配合,安慰病人保持情緒穩定,以防損傷脊髓或折斷針頭,注意觀察,防止注射液在注射部位外滲。行立體定向移植者術中常規行心電監護,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及時向醫師匯報,以便及時處理。詳細記錄顱內壓值、放出的腦脊液量、注入的 NSCs量,移植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神志、瞳孔、生命體征變化,如有異常,及時配合醫生進行處理。
3.3 術后護理
3.3.1 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變化 NSCs注射完畢后觀察患者神志,詢問意識清醒患者的感受并告訴其一旦有不適感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每 15-20 min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一次并認真記錄,實踐證明行 NSCs移植術后患者易在 40-80 min內出現體溫升高、寒戰及一過性血壓升高等癥狀。當體溫不超過 38°時,原則上不需要處理,囑患者多飲水即可;當體溫超過 38°時,可遵醫囑給予地塞米松 5 mg靜推或非那根 25 mg肌肉注射。當患者血壓升高時,囑患者及家屬不要緊張,可告訴其血壓升高是一過性的,可完全自行緩解,收縮壓較術前升高 4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并持續半小時以上時,可通知醫生遵醫囑給予消心痛 10 mg舌下含化,并密切監測血壓下降情況。
3.3.2 術后觀察 行腰椎穿刺腦脊液置換術者將患者去枕平臥 6 h,觀察患者有無頭痛、惡心、眩暈等低顱壓癥狀,若出現以上癥狀,應指導患者多飲水,必要時遵醫囑靜脈滴注生理鹽水。
3.3.3 預防過敏 遵醫囑給予 0.9%NS 500 ml加入維生素 C 3 g靜脈滴注,預防過敏反應發生。
3.3.4 觀察穿刺部位皮膚,注意有無靜脈炎發生 在 60例行 NSCs移植患者中,有 1例患者移植術后出現靜脈炎,表現為沿穿刺點以上靜脈走向的條索狀紅線,患者自述局部皮膚發熱、稍痛,考慮為神經干細胞刺激靜脈血管壁產生的靜脈炎,此患者行硫酸鎂濕敷后靜脈炎癥狀消失。
3.3.5 心理護理與康復指導 NSCs移植術雖然是目前修復神經的一項新技術,但顯效較慢,有時需半年以上時間來證明效果,因此要做好移植術后心理護理,以防止患者渴求顯效出現焦慮心理。為使患者盡快康復,還要進行長期的康復訓練,因此要對患者加強肢體及語言功能的康復指導。
3.3.6 其他方面 術后遵醫囑靜脈滴注營養神經及改善腦部血液循環藥物,并注意觀察治療效果。
3.3.7 評價療效 評價治療效果以患者感覺、運動、語言、肌張力、植物神經功能改善情況為判定標準,以上五項中有一項改善稱為“有效”,兩項以上改善稱為“顯效”。
神經干細胞是一種多功能的干細胞,在一定條件下能分裂生成神經系統的各種細胞,而且由于這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細胞,其免疫性很低,因此在移植前不需要進行配型,移植后也不需要服用抗免疫排斥的藥物。一般在移植治療后半個月,患者各項功能開始恢復,3個月至半年內持續恢復,NSCs移植術為腦損傷病人神經功能的康復提供了良好的治療方法。
[1] 欒 佐.新生動物及其缺血性腦損傷神經干細胞移植的研究現狀[J].中華兒科雜志,2004,42(4)∶305-307.
[2] 李潤潔.腦癱患兒家長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3,9(5)∶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