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嘉梁,廖芳玲
(1.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杭州 310018;2.浙江科技學院社科部,杭州 310023)
江澤民執政思想的研究
謝嘉梁1,廖芳玲2
(1.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杭州 310018;2.浙江科技學院社科部,杭州 310023)
江澤民執政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執政理論中國化的重大創新成果,也是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執政實踐的科學行動指南,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江澤民執政思想科學體系的豐富內蘊和精神實質,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近年來,隨著國內學術界對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研究的不斷拓展和持續深入,江澤民執政思想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也取得了大量階段性的前期研究成果;就相關重要研究成果做一簡單回顧及粗略概括,以期初步梳理出研究線索及脈絡并對該領域的繼續深入研究提出若干意見與建議。
江澤民;執政思想;研究回顧;展望
DO I:10.3969/j.issn.1671-4733.2010.02.01
中國共產黨作為有著豐富執政經驗和卓越執政智慧的執政大黨和老黨,自其二十世紀初誕生以來就始終十分注重對自身執政理論的理性思考和不懈探索,從而逐漸形成了豐富精深、系統獨特、精致縝密的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科學體系。江澤民執政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執政理論中國化的重大創新成果,也是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展具體執政實踐活動的科學行動指南。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江澤民執政思想科學體系的豐富內蘊和精神實質,無疑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和重大的實踐價值。新形勢下繼續加強對江澤民執政思想的多維理論研究,對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拓展和深化對黨的十七大和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的理論創新研究,持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深度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更好地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富于中國特色和現代氣息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學理價值和現實意義。
近年來,隨著國內學術界對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研究的不斷拓展和持續深入,江澤民執政思想研究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也取得了大量階段性的前期研究成果。據筆者對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的粗略統計,截止2010年5月1日,有關這方面研究的論文就有120篇之多。其特點是大量研究成果都形成于黨的十六大召開之后,十七大前后更是出現高潮,大量優秀研究成果見諸報端,且呈日益深化之勢。據筆者視野所及和初步梳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著作共五部,分別是:肖光榮教授所著的《執政之脈——毛澤東 鄧小平江澤民執政思想比較研究》(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劉起軍博士所著的《江澤民執政安全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楊德山教授所著的《江澤民執政黨建設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版),王敏主編的《江澤民執政黨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李艷所著的《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執政黨建設思想研究》(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期刊論文若干篇,分別是:胡祖鳳、謝嘉梁的《十六大以來江澤民執政思想若干理論問題研究進展》(載于《高校社科動態》2009年第5期),黃祐的《江澤民黨的執政憂患意識觀及現實意義》(載于《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08年第2期),魏銀立、武文肖的《江澤民執政黨倫理建設思想探析》(載于《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第5期),徐斌、涂序堂的《論江澤民執政黨建設的理論》(載于《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其中,卜紅雙副教授撰寫的《論江澤民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思想》一文還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系列刊之《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006年第12期全文轉載,產生了廣泛而積極的社會影響。
另外,有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還撰寫了與此有關的一些優秀學位論文。據我們的初步檢索和大致了解,主要有以下五篇:一是中國人民大學宋安明博士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應對執政挑戰的若干戰略思考與對策研究》(2001年度),二是湖南師范大學劉起軍博士的《江澤民執政安全思想研究》(2006年度),三是山東師范大學霍海波碩士的《江澤民執政經驗研究》(2008年度),四是安徽師范大學閆東碩士的《江澤民執政方式思想的歷史考察》(2004年度),五是吉林大學伊中瑩碩士的《江澤民執政理論探析》(2009年度)。文章擬就相關重要研究成果做一簡單回顧及粗略概括,以期初步梳理出研究脈絡、把握其研究動向和找出其研究缺失,并對該領域的繼續深入研究提出若干意見與建議。
江澤民執政思想,是指自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在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長期執政實踐探索過程之中,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科學靈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指導方法,站在新的時代和戰略高度突破陳規,在因應執政環境、執政使命和黨的歷史方位深刻變化的前提下,在集中總結全黨寶貴執政經驗和全國各族人民豐富政治智慧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執政黨、怎樣建設這樣的執政黨”這一黨建根本主題,在“執政理念”、“執政基礎”、“執政方式”、“執政成本”、“執政規律”、“執政風險”、“執政體制”、“執政機制”、“執政道德”、“執政資源”、“執政效率”、“執政文化”、“執政方略”、“執政環境”、“執政形象”、“執政能力”、“執政文明”、“執政價值”、“執政意識”、“執政安全”、“執政經驗”、“執政有效性”、“執政合法性”等方面長期進行思考探索和深刻總結而提出來的一系列有機關聯的執政觀點和執政策略的總和。她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執政理論發展序列中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是具有時代性、開放性、發展性、創新性、真理性、結構嚴謹性、實踐性和戰略性等理論特質的不斷發展、開放包容、與時俱進的繁雜科學理論體系。江澤民執政思想作為江澤民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整部《江澤民文選》(共3卷)之中,屬于思想史的范疇。從不同學科、不同視角、不同維度、不同層次全方位開展對江澤民執政思想的科學系統探究,是拓展和深化相關學術探討和學理研究的重要路徑和必然選擇,有助于理論研究的縱橫立體化展開。對此,學者們以認真、嚴肅、負責、務實的科學態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探索與研究,也提出了一些頗具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的創新性觀點和卓有見地、啟人深思的看法,對于整體把握江澤民執政思想的豐富內蘊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而言,學術理論界主要圍繞如下十一個方面的重要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和學術爭鳴,形成了相應的創新性研究成果。
1 執政文化
執政文化是政黨執政能力和執政資源的重要內容和綜合表征,是規導和影響執政實踐行為的精神要素,從根本上反映了執政黨治國理政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新形勢下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深度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建立、豐富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質的馬克思主義執政理論體系,必須始終關注和高度重視先進執政文化的培育和建設,進一步有效整合和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長期治國理政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認同。執政文化作為一種亞文化從屬于政治文化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一種主導文化。它是指執掌國家政權的階級或政黨成員在執政實踐過程中遵循執政規律,認識和改造客觀執政過程的反映,是在一定歷史條件和特定環境中傳承和長期形成的反映執政活動的執政理念、執政心理、執政制度等,是執政思想理論綱領目標和法律制度的凝聚。學者劉燮輝、張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為,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江澤民同志提出了中國共產黨要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思想,即執政文化思想。其主要內容包括:發展先進文化是我黨執政文化的基礎;堅持以人為本是我黨執政文化的理念;提倡求真務實是我黨執政文化的作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我黨執政文化的目標。[1]劉燮輝、張穎、張振華在《試論江澤民的執政文化建設思想》一文中深刻指出,在50多年的執政實踐中,江澤民同志第一次從執政規律的高度提出了處于執政地位的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形成了江澤民執政文化建設思想。加強黨的執政文化建設即執政思想文化建設、執政制度文化建設、執政法制文化建設和執政作風文化建設等,對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發揮黨的執政優勢,增強黨的創造力和凝聚力,推進中國政治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2]
2 執政理論
理論是一種結構嚴謹的有序知識系統,是人類進行理性思維的載體和工具,也是開展具體實踐活動的基礎和先導。江澤民同志曾經指出:“我們的黨是執政的黨,黨的領導要通過執政來體現,我們必須強化執政意識,提高執政本領?!秉h的十七大政治報告鄭重指出,“必須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一個偉大的政黨,需要偉大的理論武裝和堅實的理論支撐。黨的執政理論建設是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央全面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重要任務。深入探索和深刻把握黨的執政理論,是中國共產黨開展生動活潑的執政實踐的內在訴求。有學者指出,執政理論是執政黨向民眾推崇的社會主流價值觀,也即意識形態。[3]學者居繼清、湯小華撰文認為,江澤民關于政黨執政的大量深刻闡述,形成了由一個靈魂、一根主線和四個理論支柱構成的復雜理論體系。其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靈魂,執政為民思想是主線,改進執政方式、增強執政基礎、認識執政規律和提高執政能力的思想是四個理論支柱。[4]學者王格芳在《江澤民關于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述要》一文中強調指出,江澤民把不斷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作為突出關注的重大課題,創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主要包括:共產黨執政的本質在于靠民執政、為民執政;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執政之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關鍵是要不斷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的領導人才;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5]
3 執政方式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執政黨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不斷夯實自己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必須要建立起適應執政環境和黨的歷史方位深刻變化的、科學合理的執政體制和執政方式作為可靠支撐和強力保證。同時,不斷改進與優化完善黨的執政方式,也是發展和落實中國特色執政文明的必然要求和路徑選擇。黨的執政方式,是黨的執政理念在執政行為中的具體化和表現樣式,是指執政黨掌握、運用國家政權實現黨的特定奮斗目標的方法、形式的總稱,它包括權力的取得、運作和制約等方面。[6]學者閆東撰文認為,執政方式是黨如何執政的中心問題。作為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江澤民同志站在歷史和時代發展的高度,明晰了黨的執政方式問題的一些重要方面,為黨的執政方式創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導。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通過重大問題以及路線方針政策的決策,發揮執政作用;通過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把黨的主張變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黨管干部原則;通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保證黨的主張的實現;通過法律體現和實現黨的主張。[7]
4 執政建黨
中國共產黨通過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奪取政權以后,始終高度重視加強執政黨的自身建設。在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持續發展的長期歷史中,不同的歷史條件和現實需要使得黨的建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呈現出自身的建黨特點和發展的側重點。知名學者劉曉鐘教授在《江澤民“執政建黨”思想研究》一文中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經過了以思想建黨、制度建黨和執政建黨為建黨重點的不同發展階段。執政建黨思想是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的新創造和新貢獻,它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核心的、包括“本”理論、“基”理論、“源”理論三個部分的嚴密完整的理論體系。“本”理論即關于立黨之本的理論,主要回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立”什么樣的黨、怎樣“立”黨的問題;“基”理論即關于黨的執政之基的理論,主要回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靠什么執政、執政到底干什么的問題;“源”理論即關于黨的力量之源的理論,主要回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應該怎樣保持先進性和生命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問題。[8]
5 執政風險
規避執政風險、構筑和維護執政安全是任何一個政黨執政以后必須高度重視和妥善解決的核心問題?!靶滦蝿菹录訌婞h的執政能力建設,深化和拓展黨的執政理論研究,必須清醒認識和努力克服黨的執政風險,強化和構筑黨的執政安全,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大力提升黨的執政活力和執政競爭力,這已成為人們的普遍共識與共同心聲?!眻陶L險是指執政黨在執政過程中發生的可能動搖其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危險。[9]江澤民同志在十三年執政期間始終有著強烈的憂患觀念和風險意識。知名黨建問題研究專家、中共江西省委黨校陳小林教授撰文指出,江澤民同志忠實地繼承了鄧小平同志防范執政風險的思想,提出了防范執政風險的基本對策。這就是: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大力發展生產力,為防范執政風險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繼續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為防范執政風險奠定政治基礎;繼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防范執政風險提供深厚的思想基礎。[10]
6 執政理念
執政理念是政黨執政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和核心概念,屬于社會意識的范疇。從本質上講,執政理念就是關于執政黨治國理政的政治哲學。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降低黨的執政成本與提升黨的執政效能,維護黨的執政基礎地位與執政合法性,必須樹立科學合理的執政理念。執政理念是執政理論的核心與靈魂。所謂執政理念,是指主導和支配執政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11]學者吳學凡、陳志在《改革發展與穩定:江澤民的執政理念》一文中指出,江澤民的改革發展穩定理念是對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具有豐富的內涵。其基本點是: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發展是社會主義的目標,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三者具有內在的緊密的聯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我們要在社會政治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在改革、發展中實現社會政治穩定,促進改革、發展與穩定相協調。[12]學者鄧淑霞撰文《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的執政理念》指出,改革開放20余年后,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回應新時代、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成功完成了從革命黨向執政黨的深刻轉型,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其實質是用經濟手段解決經濟問題,增強執政的有效性,用政治手段解決政治問題,鞏固黨執政的合法性。[13]
7 執政基礎
夯實的執政基礎是執政黨實現長期有效執政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礎,直接關涉到執政黨的前途和命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鞏固和拓展黨的執政基礎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所謂黨的執政基礎,是指政黨在執政時從中獲得支持和擁護,并借以維持執政地位的力量。[14]知名學者武漢大學宋儉教授、唐禎熹指出,作為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江澤民同志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群眾觀,對新時期密切黨群關系的重要地位、根本要求、制度保證作出了深刻精辟的論述,尤其是他創造性地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時期全面加強黨群關系建設、密切黨群關系、鞏固執政基礎的根本指南。[15]學者王太廣、李唐認為,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理論指導。要明確促進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根本著眼點;要明確推進中國先進文化的建設,是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直接出發點;要明確實現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最終落腳點。[16]學者溫敬元博士指出,江澤民同志繼承歷史,立足現實,站在世紀之交的歷史高度,創造性地發展了黨的執政基礎理論。具體表現在:把黨的性質從“一個先鋒隊”發展為“兩個先鋒隊”;提出要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提出“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17]
8 執政方略
科學的執政方略的建立與完善,是任何執政黨都要始終面對和著力解決的十分重要的戰略課題。執政方略是執政黨執政治國的基本藍圖與戰略策略,是執政理念在治國理政實踐中的生動展開與具體化,它承載著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的執政理念、執政使命和執政理想,包括執政治國的目標、道路、方針、戰略和策略。學者劉起軍、王紹平撰文指出,江澤民既繼承了毛澤東、鄧小平的執政治國方略,又有所創新,表現在其執政治國方略更具有系統性、全面性、清晰性、準確性、現實性、可行性。在執政治國的目標上,使社會主義理想與現實目標有機統一起來;在執政治國的道路上,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在執政治國的戰略方針上,提出了可持續全面發展的戰略、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18]
9 執政為民
歷史經驗反復啟示我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從根本上講就是要解決好“為誰執政、靠誰執政與怎樣執政”這一黨建根本問題。中國共產黨的無產階級政黨性質決定了我們黨掌權執政和治國理政的根本宗旨和價值目標就是“執政為民”。江澤民“執政為民”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作出的新的創造性闡釋與新的發展,為黨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指明了正確的行動方向,從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的新的歷史性發展。[19]論者錢燕指出,執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如一的政治理念,也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江澤民不僅繼承了鄧小平關于人民是歷史發展的主體的思想,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以及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內核等思想,而且在關于人民的內涵、人民根本利益的內涵以及如何實現人民根本利益的途徑等方面有了新的發展。[20]學者王力民指出,江澤民“執政為民”觀閃爍著理論創新的耀眼光芒,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矢志不渝的奮斗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民利益觀在新時期的集中體現,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堅持馬克思主義人民利益觀,執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堅持執政為民,必須始終堅持為最大多數人謀利益;不斷探索執政為民、實現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徑。[21]學者高慎淦認為,江澤民的“執政為民”思想是對中國傳統民本主義的揚棄,包含著豐富的科學內容。它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價值取向,以勤政為民為核心,以謀取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基點,以人民民主為保證。[22]
10 執政合法性
眾所周知,政黨是現代政治生活的中心,執掌國家政權是各類政黨活動的根本目標。任何政黨要想長期執政,所掌握的政治系統結構要得以有效運行,都必須具備相應的執政合法性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講,它直接關乎執政黨政治統治的權威與績效,也是判斷一個政黨現代性程度的重要指標。執政合法性就是指民眾對現存執政秩序的認同、接受、擁護。[23]簡言之,執政合法性屬于公眾價值評價系統。[24]江澤民同志在執政期間始終高度關注和重視黨的執政合法性問題,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學者陳亞杰指出,江澤民從“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的邏輯出發,深刻總結了世界各執政黨治國理政的經驗教訓,繼承和發展了鄧小平“中國的問題關鍵在黨”的思想,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有力地回應了來自各個方面對執政合法性基礎提出的新要求,對中共執政合法性問題進行了新的理論詮釋。江澤民深刻認識到:增強黨的執政合法性基礎,核心在于保持黨的先進性。[25]
11 執政規律
六十年成功執政的實踐歷程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非常善于探索總結和深刻把握政黨執政規律而又善于合理運用執政規律的偉大政黨。“執政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在政治生活領域的集中表現和特殊化、具體化,是任何階級或政黨掌權執政都必須嚴格遵循的客觀規律。[26]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深刻總結和科學汲取黨執政的寶貴經驗教訓,深入探索黨的執政規律,從而達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目的。江澤民同志對共產黨的執政規律進行了長期的系統思考和大膽探索,作出了巨大的歷史性貢獻。一些論者對這個問題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見地、有價值的觀點。學者楊忠虎指出,江澤民同志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命題的指出,把“三個代表”和“三大文明”相統一,從理論上完成了黨的建設目標和黨的奮斗目標的有機結合;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相統一,找到了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發展道路;把政治文明與政治體制改革相統一,抓住了現階段民主政治建設的關鍵,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升華。[27]學者肖和平、羅昭義撰文認為,江澤民同志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理論創新集中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提高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水平;始終代表、切實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總攬全局,協調各方,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力量凝聚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上來;堅持德法兼治的治國方略,維護社會穩定與國家的長治久安;科學分析國際形勢新特點,開創外交工作新局面,為現代化建設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28]這里需要特別強調指出的是,江澤民同志對執政規律的不懈探索和卓越貢獻,充分彰顯了江澤民同志的非凡政治膽略和巨大理論勇氣,凝聚和浸透著江澤民同志嚴謹深邃的理論思維和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學界理應在此基礎上做出更大的實質性努力,進一步延展和拓寬研究視域和研究范圍,挖掘更深的思想內蘊,取得更大的理論創獲與深度進展。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币耘c時俱進的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是全黨的重大政治責任”。為此,我們必須不斷地推動和促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建設是新時期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基礎性環節和重要方式,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江澤民執政思想從整體上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執政理論的思想寶庫。江澤民執政思想研究是一個非常宏大和艱巨繁難的戰略課題,涉及的范圍和領域非常廣闊和深遠。深入研究和全面解讀江澤民執政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重大的實踐意義。全面檢視和回顧總結學術界、理論界所取得的大量前期成果,不難發現,上述方面都是學術研究中的新興領域與薄弱環節,也都為深入解讀博大精深的江澤民執政思想提供了一種重要的嶄新視角與思路,為進一步從整體上深刻揭示江澤民執政思想的豐富內蘊作了必要的理論準備,凝聚和晶結著廣大研究人員的大量智慧和心血,也基本上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出該領域目前的研究現狀、研究水平、研究特點和研究態勢。然而,令人感到遺憾和惋惜的是,該領域有些課題的研究還處于艱難的起步和探索階段,研究還有明顯不足,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研究還存在極大的不平衡性、分散性、浮泛性、簡單重復性甚至主觀隨意性和庸俗性,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單調劃一,缺乏不同觀點之間的理性爭鳴與對話磋商,研究水平和研究質量也亟待提高。因此,對于這些問題的研究尚有較大的學術拓展余地和理論思維空間,需要我們不斷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今后應在精讀相關原著和深刻領會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要旨的基礎上作更進一步的多維研究和系統闡發。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對江澤民執政思想進行科學梳理與系統闡發,將會是當前和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學術理論界的“重頭戲”。深入研究江澤民執政思想可謂“任重而道遠”。筆者呼吁并始終堅信,在社會各界尤其是廣大黨建理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還會有更多更好的深透研究成果陸續涌現出來,呈現在廣大讀者面前。江澤民執政思想也必將在指導執政實踐的生動過程中、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雙向建構和雙重變奏中,煥發出無窮的理論魅力和璀璨的真理光輝,這是毫無疑問的。為了推進此一研究向立體縱深方向拓展,并取得更多的理論創獲和理論共識,筆者不揣淺陋和冒昧,特建言如下,希冀能夠對此探討有所裨益:
第一,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從馬克思主義執政思想發展史的理論視角深入探究江澤民執政思想的歷史地位與理論價值,深入發掘和科學把握其更加豐富深厚的理論蘊涵,并從理論延續的縱向角度對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江澤民執政思想的豐富和創造性發展進行深入研討,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問題提供更有效的理論供給和更堅實的理論支撐,在此基礎上大力加強和深度促進江澤民執政思想的理論學科建設和教材體系建設;第二,要始終堅持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實踐視角深入探究新時期江澤民執政思想的現實價值與指導功能,深刻把握江澤民執政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從而在現實中進一步增強始終高舉江澤民執政思想偉大旗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第三,從歷史的寬廣視野拓展和加強對江澤民執政思想的橫向考察和整體研究,準確理解和深刻把握其繁雜理論體系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系,構筑更加具有理論解釋力與說服力的、具有內在嚴整邏輯關聯性的科學思想體系,并爭取早日推出若干部系統研究江澤民執政思想的學術力作。我們認為,《江澤民文選》(共3卷)與黨和國家相關文獻匯編是開展江澤民執政思想研究的文獻基礎。學術理論界今后應在深刻洞悉和理性把握江澤民執政思想的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上下功夫,應完整準確地理解和認知江澤民執政思想,防止對她進行任何形式的、有意無意的曲解、割裂甚至否棄。在此基礎上,可考慮編輯出版多卷本的《江澤民執政思想研究叢書》和通俗普及理論讀物《江澤民執政思想學習綱要》等;第四,從哲學的高度不斷發展和強化對江澤民執政思想的基本特征、文化底蘊和形成條件的學理討論和理性研究,深入探究江澤民執政哲學思想,進一步深化對江澤民執政思想的科學理解及理性認識,準確洞悉和完整揭示江澤民執政思想中所蘊涵的理論精華及其深刻方法論啟示,深入探索和準確把握黨的執政經驗和政黨執政規律;第五,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應特別注意更新研究觀念,凝練研究主題,拓寬研究視野,加大研究力度,細化研究領域,拓展研究維度,把握研究重點,突破研究困境,破解研究難題,提倡研究爭鳴,消弭研究分歧,掃除研究盲區,梳理研究文獻,整合研究力量,提高研究效率,形成研究合力,規范研究成果,提升研究水平、研究質量和層次,加強系統研究、歷史研究、創新研究、實證研究、整合研究、專題性研究、綜合性研究、應用性研究、多維度研究、跨學科研究和比較性研究,堅持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對接、整體研究與專題研究相結合的基本原則;第六,我們強烈呼吁并建議由相關單位、組織和部門譬如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或中共黨史研究室或全國黨建研究會或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或中共中央宣傳部等牽頭、負責,圍繞“江澤民執政思想與當代實踐”這一重大主題于近期組織召開一次全國性的、高規格、高水平的學術理論研討會,為廣大研究人員和專家學者創造直接交流、平等對話、有效溝通、取長補短、相互學習的機會和平臺。另外,在有關雜志和有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譬如《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或《毛澤東思想研究》或《鄧小平理論研究》或《黨的文獻》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或《理論前沿》或《探索》等開辟研究專欄盛情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深入研究江澤民執政思想也是理想的選擇。江澤民執政思想是一個開放包容的理論體系?!氨M管江澤民執政思想已是比較完備的科學體系,但仍是一個需要從各方面進一步豐富與發展的科學體系?!弊詈?,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經過全國廣大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江澤民執政思想研究必將開出新的學術視野和理論空間,獲得更好更快的跨越式發展。
[1]劉燮輝,張穎.試論江澤民的執政文化思想[J].現代企業教育,2006,(11):47-48.
[2]劉燮輝,張穎,張振華.試論江澤民的執政文化建設思想[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6,(10):216,239.
[3]劉宗洪.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4.
[4]居繼清,湯小華.江澤民的政黨執政理論體系之探討[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5):7-9.
[5]王格芳.江澤民關于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述要[J].山東社會科學,2006,(12):28-30.
[6]詹福滿.論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閆東.江澤民黨的執政方式思想述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6):627-630.
[8]劉曉鐘.江澤民“執政建黨”思想研究[J].理論學刊,2003,(2):74-78.
[9]陸傳照.執政風險與民主執政[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6,(3):48-51.
[10]陳小林.江澤民防范執政風險思想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4):1-8.
[11]本刊評論員.實現黨的執政理念、執政基礎與執政方式的歷史性轉變[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4,(5):4-6.
[12]吳學凡,陳志.改革發展與穩定:江澤民的執政理念[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6,(4):28-30.
[13]鄧淑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的執政理念[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4,(3):51-55.
[14]李忠杰,金釗.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新體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宋儉,唐禎熹.密切黨群關系鞏固執政基礎——論江澤民對鄧小平群眾觀的豐富和發展[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5,(1):67-70.
[16]王太廣,李唐.從原蘇共喪失政權的教訓看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性——學習江澤民“七一”講話[J].天中學刊,2001,(4):40-41.
[17]溫敬元.中國共產黨執政基礎建設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18]劉起軍,王紹平.簡論江澤民的執政思想[J].滄桑,2005,(2-3):40-42.
[19]高慎淦.論江澤民“執政為民”思想的科學內涵[J].湖湘論壇,2003,(2):12-13.
[20]錢燕.江澤民對鄧小平執政為民思想的繼承和發展[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6,(12):4-6.
[21]王力民.論江澤民的“執政為民”觀[J].云南社會科學,2003,(4):9-11.
[22]高慎淦.論江澤民“執政為民”思想的科學內涵[J].湖湘論壇,2003,(2):12-13.
[23]唐海君.執政黨道德與執政合法性關聯問題[J].求索,2004,(12):140-141.
[24]李英田.執政合法性與執政能力建設[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04,(9):7-10.
[25]陳亞杰.論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對中共執政合法性基礎的認識[J].理論月刊,2004,(2):23-25.
[26]詹福滿.論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7]楊忠虎.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升華——學習江澤民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論述[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2,(5):5-8.
[28]肖和平,羅昭義.共產黨執政規律的理論創新——學習江澤民《論黨的建設》[J].求是,2006,(2):25-27.
Study of Jiang Zemin’s Reigning Thought in Recent Years
XIE Jia-liang1,LIAO Fang-ling2
(1.Departm ent of Social Science,Hangzhou Electronic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2.Departm ent of Social Science,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Zhejiang310023)
Comrade Jiang Zemin’s thought is one of the major innovations of the Marxism reigning theory.Jiang Zemin’s reigning thought is one part of Jiang Zemin Thought.Deep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Jiang Zemin’s reigning thoughtwill undoubtedly have a profou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significant practical value.In recent years,especially 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been studying it deeply and systematically from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and have gained some excellent achievements.In order to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this issue better and put for ward the future research,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outlines and evaluates all the recent researches on it.We think there still existmany problems and further research is still needed.At last,the authors give some pieces of constructive advice on it for next step.We believe the studies of Jiang Zemin’s reigning thoughtwill become a focus in the academic field gradually.
Jiang Zemin;reigning thought;summary;outlook
A85
A
1671-4733(2010)02-0001-07
2010-05-01
2007年度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引進人才科研啟動基金項目《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研究》(項目編號:KYS111507035)
謝嘉梁(1979-),男,湖南華容縣人,法學博士,講師,從事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研究,電話:1306799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