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華主流文化與文化軟實力的提升

2010-08-15 00:54:39曾長秋
湖北工程學院學報 2010年4期
關鍵詞:文化

譚 覃,曾長秋

(中南大學政治學院,湖南長沙410083)

中華主流文化與文化軟實力的提升

譚 覃,曾長秋

(中南大學政治學院,湖南長沙410083)

要使我國從文化大國成為文化強國,從經濟大國成為經濟強國,必須著力構建中華主流文化,提升文化軟實力。其途徑一是要正確認識中華主流文化在軟實力建設中的核心地位,二是要發揮好文化軟實力的積極作用。

主流文化;文化軟實力;發展路徑

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強調:“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為此,必須“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1]。要使我國在21世紀從文化古國、文化大國成為文化強國,并且由此成為經濟強國,就要著力構建中華主流文化,提升文化軟實力。

一、正確認識中華主流文化在文化軟實力建設中的核心地位

所謂文化軟實力,是指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精神財富的總和,并展現出獨特的魅力以及深厚的吸引力和國際影響力。這種吸引力和影響力來源于人們社會實踐中的創造力,創造出來的精神財富具有的高尚與優雅的品質。它既包括政治體制、外交政策、意識形態、價值體系,又包括哲學、道德、法律、宗教、語言、文學藝術、文化遺產、名勝古跡等的感知力和號召力。這些領域所產生的綜合影響力,就構成了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它相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人均收入水平、科學技術成果及轉化率、軍事力量等硬實力而言,體現了文化教育與其他社會科學的發展水平,屬于一個國家的意識形態上層建筑的范疇。[2]

在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核心內容必須是中華主流文化。我們所要構建的中華主流文化大體涵蓋了三個方面: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就是“從孔夫子到孫中山的這筆珍貴遺產”[3];二是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我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取得的偉大成就及其經驗,這是對中華文化寶庫的豐富和發展,也值得總結與弘揚;三是充分吸收與合理借鑒外國先進文化的精華,人類文明成果是豐富多彩的,不但發達國家有,而且發展中國家也有,其中只要符合中國優秀民族傳統,符合倫理道德界限、法律規章制度的先進成果,都可以匯合成為中華主流文化。以上三個方面,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

我們在界定了中華主流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以下幾個辯證關系。

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文化多樣性之間的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我國各族人民應該具備的共同思想基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并且“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來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群眾,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1]文化有沒有吸引力和感召力,除了看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的各種創意之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種文化展現出來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規定著文化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性具有統一性,增強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應當在突顯主流意識形態先進性的同時,包容豐富多彩的其他文化。

二是文化的世界性與民族性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文化建設要有世界眼光,注重文化的世界性或全人類性,尊重各國人民的傳統,對于國外優秀并且不違反中國倫理道德的各種優秀文化,不要存在排斥心理。世界上存在著多種不同的文化,各國文化都有其獨特性與合理性,這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應當在清楚地認識本土文化的同時,主動認識異域文化,同時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兼容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又不具有鮮明意識形態色彩的西方大眾文化。無論國家的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平等相待,充分合理地借鑒,做到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友好合作。另一方面,我們要創造和發展的文化是具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中國優秀民族精神的中華文化,其民族特性、民族精神是主體,是根本。我們不能只講人類共同性,不講民族特性,尤其不能迎合西方某些偏見而糟踐自己的民族傳統。“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具有同一性。

三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創新文化之間的關系。我國是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中華文化歷經五千年而長盛不衰,積累了極為豐富的優良文化傳統。我們作為華夏子孫,必須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精神,深入學習與研究我國豐厚的歷史傳統文化,增進對民族優秀傳統特色與品質的了解,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及其文化事業而努力奮斗,并通過提升文化軟實力來增強我國文化的國際吸引力和感召力。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創新文化具有互補性,我們必須以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時代精神與理論品質,不斷地吐故納新,緊跟時代步伐,努力推進文化創新,不斷發揮出中華文化強大的生命力和無限創造力,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新貢獻。

二、要發揮好文化軟實力的積極作用

文化軟實力現已成為衡量各國綜合國力的重要范疇,并且具有提升國際地位的戰略意義。文化競爭與經濟競爭一樣,也已成為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內容。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對推動中國的和諧穩定、繁榮昌盛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文化軟實力是文化競爭力的主要來源,提升文化軟實力才能使文化本身具有競爭力。在當今全球經濟市場一體化的格局中,文化內容本身的競爭力和文化產業的競爭力是文化競爭力的重要源泉。人們通過經濟消費,購買各種文化產品和獲得文化服務來進行心理和身體上的“充電”,以得到精神上的各種滿足,確保自身各項能力的提升。在這個過程當中,誰的企業管理得體,經營有方,誰生產出來的產品能夠占領市場,誰提供的服務能夠合法合理并且得到消費者的肯定,誰就有實力或競爭力,從而在文化行業立于不敗之地。有了文化競爭力,我們不僅可以維護國家的文化安全,鞏固文化的主導地位,還可以借此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提升國際影響力,建立和諧友好的外交環境。國家打造以文化競爭力為基本形態的軟實力,就能促進中華文化走出國門,在國際舞臺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對文化交流也能夠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3]

2.文化軟實力是增強文化產業競爭力的重要平臺,只有充分發展文化軟實力才能充分發展文化產業。人類社會進入新世紀以來,很多國家尤其是經濟發達國家利用本國經濟上的優勢與在國際上的地位,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并且把這項措施作為增強文化軟實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各國領導人深知,通過發展文化產業,對獲得豐厚的利潤進而促進經濟發展和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在文化產業所生產的產品中,不管是電影、電視、音樂、動畫、娛樂,還是帶有民族色彩的戲曲、小說、故事和網絡信息等等,甚至某些飲食文化和服飾文化,都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甚至影響著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再加上文化本身具有的各種優勢,襯托出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強大滲透力和輻射力。現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在有些國家,文化產業甚至成了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也必須順應時代進步的潮流,利用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大力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在實踐中,我們要通過各種交往,學習和吸收各國先進文化,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制作技術,充分挖掘本國的文化資源,創造先進的文化產品,提供高品位的文化服務,讓文化產業有雄厚的“實際資本力量”,以此推動國家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3.文化軟實力是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文化軟實力才能確保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提升。當前,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國際之間的各項交流與合作越來越密切。在這種情況下,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不能簡單地以經濟、軍事和科技等等硬實力為標準,必須把文化作為一個衡量要素。鑒于我國在1949年以前大量的文化珍品慘遭掠奪和戰爭破壞的歷史原因,鑒于解放以后又走過了曲折道路的現實原因,我國在世界上已經由文化古國變為文化弱國。文化的國內凝聚力、國際吸引力和影響力都不能與發達國家的文化實力相比,更不能與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成就相提并論。在經濟領域,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總量是一年一個飛躍,所生產出來的各種物質產品都打上“中國制造”或者“made in China”的烙印,所占國際市場份額越來越多。但是,在對外文化貿易領域我國卻出現了巨大的反差。相對于國外大量文化產品的不斷涌現,我國的文化產品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落后于他們。當前,各大媒體在描述我國文化產品對外交流情況時,有幾個詞非常刺眼,那就是“逆差”、“入超”、“文化赤字”……這說明國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產品已充斥我國市場,而我國的文化產品海外推廣滯后,市場占有份額非常有限,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所以,我們要把提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作為中國發展戰略的一個重點加以落實,用豐富、新穎、精美的文化產品覆蓋國內市場、拓展國外市場,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同時,增強我國文化產品的國際影響力。

三、對提升文化軟實力路徑的思考

很多人都片面地認為文化等同于知識與文明,發展文化也只是靠教育來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水平,而不知道文化的內涵到底是什么。同時,對一些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也只是單純地通過展覽和觀賞的方式來進行推廣。文化內容過于簡單重復,已經不能及時地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當前,我國正處于和諧穩定、繁榮發展的時期;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際形勢極其復雜,尤其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到處宣揚“中國威脅論”、“中國統計摻水論”,嚴重地影響了中國的形象。在這些背景下,我們要努力繼承和發揚我國悠久歷史文化,借鑒當今世界上一切有價值的文化成果,高度重視和加快發展我國的文化軟實力,為此必須選準發展路徑。

在指導思想上,必須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以其作為提升文化軟實力的理論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思想保證,也是指導中國先進文化建設和引領前進方向的理論基礎。首先,要堅持與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和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創造中國文化的深刻內涵,必須大力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統特色和優秀品質。其次,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實踐中要做到中國文化的高尚性、民族傳統性和時代創新性緊密結合。再次,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文化創造與文化創新所必須遵循的規范準則,用高風尚、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產品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嚴格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產品引領各種文化思潮和文化形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在發展戰略上,要注重塑造國家的綜合文化形象,把塑造良好的國家文化形象作為“國家行為”。近些年來,為了向各國宣傳中華文化,有關單位或宣傳機構邀請了一些重點大學的留學生用漢語朗誦、唱歌和跳中華民族的舞蹈,或者參加各個電視臺的文藝節目和武術比賽。通過這些活動,他們對中國文化越來越有興致,甚至很多人說因為有中國淵博的文化,他們愛上了中國。同時,我們在很多國家舉行了“中國文化年”活動,用各種各樣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品使外國人能夠充分地了解中國。這些都是國家推廣中國文化、塑造文化形象的重要舉措,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例如:從孔子學院到“中法文化年”,從《茉莉花》、《云南映象》走出國門到動畫片《中華小子》熱播法國并摘得大獎,從解讀中國傳統文化典籍的《品三國》、《于丹〈論語〉心得》版權被韓國人搶購到上海城市舞蹈公司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卷起強勁的“中國風”等等。但是,進一步推進國家文化形象的塑造,我們不僅要大力傳承優秀民族文化,更應不斷增強中國文化形象的現代元素。2006年5月,美國《新聞周刊》評選出人類進入新世紀以來最具有文化影響力的一些國家文化及其形象符號,外國人對中國文化內容和形象的了解基本上限于中國傳統文化,長城、故宮、兵馬俑、絲綢、瓷器、京劇、少林寺等成了中華文化的代名詞,現代中國開拓進取、和善友好、敢于擔當的精神很少被國外民眾知曉。因此,加強國與國之間的文明對話,為中國文化形象增添更多的時代性和創新性內容,是我國文化界的當務之急。我們必須運用自身的社會歷史實踐,緊跟時代步伐,努力地貼近人民群眾的心理需求,放眼世界上一切具有先進特色的文化藝術形式,借助高科技手段和現代文化傳播的方式,創造出更多的文化形態和文化品牌,在不斷的創新和超越中實現中國文化形象的先進性與現代性重構,使各國產生“中國不僅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文明古國,更是現代意義上的文化強國”這樣一種觀念。

在發展重點上,國家的繁榮興衰與人們的素質高低有直接關系,因此要大力提升國民的文化素質。國民的文化素質問題,從根本上說是一個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成敗的重要問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關鍵,不能不首先定位于國民文化素質的普遍提升。這里講的文化素質,既包括文化創造者和接收者的思想道德素質,也包括各種科學文化素質。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有關研究認為,國民素質與國家競爭力的相關系數要在0.9以上。[4]雖然我們始終不懈地推動著國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普遍提升,并且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客觀地說,還是與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其工作任務仍然很重。2003年我國民眾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僅占所調查人群的2%左右,而其他國家和實體的公眾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分別為:美國25%(2005年)、歐盟24%(2005年)、加拿大4%(1989年)、日本3%(1991年)。顯而易見,我國公眾基本科學素養明顯偏低。[5]另外,國民受教育的層次和實踐的效率,國民閱讀率等關乎國民文化素質的關鍵性指標,我們都處于相對靠后的位置。從現實來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歷史非常悠久,在世界文明體系中獨辟蹊徑。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傳統文化能夠在世界上影響巨大、聲名遠播,受到很多外國人的尊重,不僅是因為這些文化作品的特色和內容吸引人,而更重要的是因為在這些傳統文化上充分地灌輸了我們祖先高尚的素質和無窮的智慧。我們必須向前人學習這種精神,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自己,用優秀傳統美德教育自己,用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全面發展的有用之才,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綜合構建國民文化素質的各種體系,確保國民文化素質的全面提升,是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關鍵所在。

從突破口上看,要通過發展文化產業和文化產品來提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文化產業是軟實力的有力載體,它具有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的特點,具有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巨大的發展空間,被稱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積極發展文化產業,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一項基本任務。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大力發展經營性文化產業,推動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和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場格局,是滿足不同層次人們文化消費需求的有效途徑。要堅持以市場為主導,通過積極的產業政策和有序的市場化運作,充分發揮國有文化企業的骨干作用,保護好、引導好民營企業投資文化產業的積極性,迅速壯大我國文化產業的規模,使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比重明顯提高,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要把培育合格市場主體作為發展文化產業的緊迫任務,加快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做大做強一批有實力、有活力的國有文化企業,建立一批多媒體經營、跨地區發展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和集約化經營水平。要抓住我國資本市場迅速發展的有利契機,拓展投融資渠道,培育文化領域戰略投資者,鼓勵有條件的文化企業直接上市融資。要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品牌。要建立健全各類文化市場,健全文化行業組織和文化中介機構,培育全國或區域性的大型現代流通組織和物流中心,發展現代文化產品連鎖經營和電子商務,促進文化產品和生產要素合理流動。[1]

在保障條件上,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確保文化軟實力的順利提升。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指出,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原則要求是: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確保國家文化安全;堅持勇于實踐、大膽創新,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堅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堅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循序漸進、逐步展開。在文化體制的改革中,我們應注意兩個關鍵性的問題:一是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體現在文化體制改革上,就是逐步擴大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范圍,逐步從以行政手段為主,轉變為在國家文化政策指導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特別是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上更是如此;二是要發展多種所有制的文化主體,改變單一的公有制,實現多種所有制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真正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6]

總之,我們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突出戰略重點,并從政策體系上給予有力保障。同時要大力提高國民文化素質,注重文化創新,不斷推進民族主流文化和優勢文化產業的發展,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進一步吸收外來文化的精髓,做到海納百川,兼容并蓄。如此,必能促進中華主流文化引領的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從而做到從文化大國向文化強國,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轉變。

[1]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N].人民日報,2007-10-24(1).

[2] 唐代興.文化軟實力戰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郭振峰.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十大舉措[N].中國改革報,2008-04-02(3).

[4] 沈壯海,張發林.中國文化軟實力提升之路[N].中國教育報,2008-02-05(4).

[5] 潘希.我國啟動第七次中國公眾科學素質調查[N].科學時報,2007-06-27(2).

[6]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N].人民日報,2006-01-12(1).

Abstract:To make our country becoming a cultural power from a cultural big country,becoming an economic power from an economic big country,China must focus on building a mainstream culture,improving cultural soft power.First,we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China mainstream culture’s position of its core in the soft power building;second,we should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soft power.

Key Words:mainstream culture;cultural soft power;development path

Chinese Mainstrean and the Cultural Soft Power’s Promotion

Tan Qin,Zeng Changqiu
(Politics Schoo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3,China)

G05

A

1671-2544(2010)04-0060-05

2010-03-03

譚 覃(1982— ),男,湖南株洲人,中南大學政治學院博士研究生。

曾長秋(1950— ),男,湖南瀏陽人,中南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祝春娥)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2
構建文化自信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0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热爆在线|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色综合狠狠操| 无码'专区第一页|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亚洲浓毛av|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视频免费|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激情网址|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色婷婷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香蕉|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国产亚洲精| 国产久操视频|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xxx|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网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91精品人妻互换| 美女国产在线|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福利视频| 99er这里只有精品| 一级片一区| 69视频国产| www.91中文字幕| 久久a级片|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婷婷色丁香综合激情| 久久国产香蕉|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导航在线| 欧美在线网| 国产高清无码第一十页在线观看| a级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色综合天天操|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免费高清毛片|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大香伊人久久| 香蕉伊思人视频|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欧美日韩福利|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第一页|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色噜噜综合网| 欧美啪啪网| 久久国产香蕉|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人在线|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